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方案(彭旭).doc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方案(彭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方案(彭旭).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课题方案古剑学校小学数学课题组一、背景与意义:新课改以来,我们看到了数学课堂内发生的喜人变化,同时也看到了另外一种情况:由于课改后对计算教学的目标进行了适当调整,降低了计算教学的要求,因此,学生进行计算练习的量少了,学生的计算能力下降了,具体表现为:1、学生的口算速度慢、准确率低、简便运算方法不够灵活。2、学生书写马虎计算责任心差,。3、学生做题时注意力不够集中,较粗心,抄错数、计错数的现象比较严重,运算粗心、不进行验算,没有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4、有部分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连运算顺序都弄不懂,特别对简算方法理解得不够透彻。5.高年级有部
2、分学生连最基本的加减法计算都没掌握等。我们在5月份在五年级学生的问卷中情况是:作业类别经常验算偶尔验算从不验算数据提示课堂作业18%45%37%需强化验算技能,培养良好的计算好习惯家庭作业20%28%52%数学知识技能,莫过于计算教学,通过研讨分析后,我们组老师达成共识,认为可能在计算教学中出问题。于是,在本学年准备开展以“计算教学”为专题的教学教研活动,发现计算教学中的机械、枯燥、重复、乏味,改变学生对上计算课学习兴趣不高,纪律散漫,计算速度慢、准确率低的状况。组织数学教研组全体教师以“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为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率,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的课题研究。经
3、研究决定,特选西师版1-6年级的内容为研修的材料。二、研究目标(一)研究目标1、培养学生口算、估算能力,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2、通过对计算中算理的理解,算法多样化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计算灵活性和多样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3、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4、促进教研组之间的交流、学习和借鉴,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二)研究方案:集体备课课例赏析再备再上总结反思(三)具体内容1、培养学生对算法和算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要使学生会算,首先必须使学生明确怎样算,也就是加强法则及算理的理解。课标明确指出:教学时,应通过
4、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因此,教学时,教师应以清晰的理论指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理清并熟练掌握计算方法、运算性质、运算定律以及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2、加强学生口算和估算的训练数感的基础是口算,口算是小学生应该具备的最起码的基本技能。在四则运算中,最常用的是口算和笔算,笔算技能的形成直接受到口算准确度和熟练度的制约。因此,课题研究要加强口算的教学和训练,克服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切实打牢计算基础。小学口算的教学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基本口算和简捷速算。作为笔算基础的基本口算,如: 20 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法及相应的除法等,优化练习促使学生作到准确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程 背景 提高 小学生 计算 能力 策略 研究 方案 彭旭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