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讲逻辑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讲逻辑性.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语文课堂教学要讲逻辑性笔者听过许多教师上的公开课,老师们把课堂搞得热热闹闹,又是小组合作,又是即兴表演;一会儿大屏幕展示图片,一会儿学生抢答问题,学生们辩论时捶胸顿足,声嘶力竭不少听课者不遗余力地给这些课堂唱赞歌,美其名曰:快乐学习,快乐课堂,有效课堂!笔者并不这样认为,真正快乐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逻辑性很强的课堂,只有在逻辑思维的引领下,学生才能静静的思考,默默地写作,暗暗地记诵,他们有时会会心微笑,有时会激烈讨论。无哗众取宠之热闹,有缜密有效之快乐。什么是教学逻辑呢? 黄厚江先生认为,逻辑就是有道理。教学逻辑就是教师的教学行为要有道理。对于语文教学来说,这个“道理”有着丰富的内涵,如教育的
2、基本规律、学生认知的基本规律、语言习得的基本规律、学习行为的基本规律、文学欣赏的基本规律、阅读的基本规律、写作的基本规律、交际的基本规律等等。怎样才能让课堂教学充满逻辑性呢?首先,课堂教学的导入语要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好的课堂导入语为快乐有效的课堂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课堂导入语就是在语文课程的共性目标和具体教学内容的个性特点之间寻找它们的契合点。“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语文课堂教学亦是如此。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好导入语,以求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先声夺人、一举成功的奇效。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这篇课文时,一开始便设置了悬念。她说,凡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凡是读过孔乙己这篇
3、小说的,几乎没有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苦人儿”的形象的。孔乙已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我们仔细读这篇文章之后,就可以得到回答。于漪老师针对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巧设问题,造成悬念,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往下讲述效果自然会好。除了设置悬念法以外,还有讲故事法、情境法,解题法,新旧知识联系法等导入新课的方法,这些方法都必须有道理,要紧扣教学的目标来展开。其次,教师要研读课文,找出教学的重难点,特别是要设计好主要问题。如一位教师云南的歌会一文时,是这样设置问题的:师:同学们刚才读课文,得了怎样的印象,谁说说自己的整体感知?生:本文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
4、。生:本文以老练而富有表现力的文字描绘了云南歌会的三种形式:山野对歌;山路漫歌;金满斗会。学生从文章的主题和文章的结构两个方面说出了自己的感受,教师觉得意犹未尽。师:很好!还有吗?生:全文共五个自然段,可以分成四部分。第1自然段是第一部分,总起全文,点出云南是诗歌的家乡,为下文描写云南的歌会作了铺垫。第23自然段是第二部分,写山野对歌,手法是以人衬景;第4自然段是第三部分,写山路漫歌,手法是以环境衬人;第5自然段是第四部分,写村寨传歌,手法是点面结合。师:说得很到位啊!这样,我们对文章的大致内容及其特点就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轮廓了。纵观全文,作者对云南的歌会十分感兴趣,这是为什么呢? 教师的提问
5、不多,但每个问题都有引领作用,而且问题还有梯度,渐渐深入。课堂教学是由许多问题组成的,问题的答案可以不是一个。但都得在理,都得合乎逻辑,只要要言之有据,言之在理就行了。再次,教学流程的安排要合乎逻辑。教学流程是由一个个教学环节组成的,这些环节之间,这个流程的发展,应该是一个合乎逻辑的运行,谁在前谁在后,为什么要先安排这样一个环节,它的教学价值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后面要安排这样的环节。它和前面的环节是什么样的关系,都应该有道理可讲,这就是教学程序合乎教学逻辑的体现。又如端午的鸭蛋的教学过程 值得借鉴。 一、导入。二、自由诵读,感知课文内容。三、研读课文,品味本文的语言。四、合作探究,拓展延伸。 人的认知规律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自由诵读一边研边读一合作探究。从安排来看。是合乎逻辑的,先让学生自由诵读,自由感受,获得体验。在自由诵读中发现学生的问题,通过研读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再通过探究体现研读的效果,提升读的质量。这样三个大的教学环节的连接点是什么搞清楚了,这样安排是有道理的,教学逻辑在教学程序中的体现就出来了。语文教学不仅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语文课堂教学应该追求诗意,更遵循教学逻辑。追求诗意让课堂教学有灵性;追求课堂教学的逻辑性让语文课程回归基本价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