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润物无声”的教育境界.doc
《追求“润物无声”的教育境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追求“润物无声”的教育境界.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追求“润物无声”的教育境界澧县澧澹乡中学 蒋训科内容提要:如何追求“润物无声”的教育境界呢?一、德育活动是土壤。二、平等沟通是桥梁。三、生活空间是关键。“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艺术,但愿它们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种追求。关键词:追求 教育境界长期以来,学校德育一直是一个单向的过程,说教、灌输传授等是德育的主要方法。因而,德育的痕迹十分明显,德育的实效大打折扣。与此相对的,是我们一直提倡的“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方式,它要求教育不能居高临下,不可师道尊严,不要枯燥说教,不宜呆板灌输。要的是民主平等,要的是自主渗透,要的是走进学生心灵。那么,如何去追求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境界呢?一
2、、德育活动是土壤。人的德性必须在自然的活动中形成,这是德育形成的一个基本规律。抽象空洞的道德说教是不能深入人心、内化为人的内在品质的,让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获得体验,获得规则,这比多少话语都管用。有一所学校的教师发现学生中存在歧视残疾人的现象,便开展了“体验残疾”的活动。有的学生蒙上眼睛,体验盲人的黑暗生活,感受盲人内心深处的希望之灯,以前总嫌妈妈唠叨的学生选择了体验盲哑人的生活,顿觉妈妈的唠叨是那么亲切;爱取笑别人残疾的同学绑上自己一条腿,拿起拐杖时,才体验到残疾人心灵的痛苦与创伤。在活动时,大家虽然模仿的角色各不相同,但都获得了一个共同感受:残疾人生活不容易。在体验交流会上,大
3、家争先恐后地讲述残疾人自强不息的故事:自学成才的张海迪、乐观进取的桑兰、身残志坚的戴碧容,这些榜样深深地打动了每名学生的心,从此以后,歧视、取笑残疾人的现象没有了。大家都自觉行动起来,与学校的智残、体残儿童结成手拉手伙伴,帮助他们料理日常生活和学习。就是一个简单易行的活动,让每个参与者感受到了身体健全的幸福,也感受到了人间的真爱。这样的教育,把教育者的意图蕴藏在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教育。当然,德育活动是没有模式可循的,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聪明才智,只要我们积极参与其中,德育活动这片土壤,就会永远鲜活,永远年轻。二、平等沟通是桥梁。教育是什么?教育是人与人心灵的相互沟通,人格与人格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追求 无声 教育 境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