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小语文教学设计表(3).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长安三小语文教学设计表(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安三小语文教学设计表(3).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长安三小语文教学设计表四年级语文组 教师主备:周美容 成员:艾美瑛 杨娟娟阶段新课标 略单元解读 略教学内容3、古诗两首教材解读课文包括两首描写秋夜景色的古诗。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隅锡在秋天转任和州,行径洞庭所作。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将月夜的洞庭美景描绘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峨眉山月歌是唐代诗人李白年轻时初离四川时所作。描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抒发了作者秋夜行船时思念故乡和友人的感情。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题望洞的美景。有谁知道洞庭湖的? 4、结
2、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的一诗所描绘的景色。5、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难点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教学准备课件及电子白板学情分析本课的两首古诗都是描写秋夜景色的古诗,所以教材才把这两首放在了一起学习。望洞庭 是刘禹锡在看了洞庭湖的美景有感而发。古诗峨眉山月歌描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抒发了作者秋夜行船时思念故乡和友人的感情。通过让学生边读边对照课文插图去理解,然后把不理解的提出来,也可以把理解的说一说。教学流程教学内容及活动设计二次备课第一课时(望洞庭)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2、学会本首诗的生字和要求认的字。3、理解诗意,体
3、会诗的意境,背诵课文。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1、同学们,我们祖国的山河秀丽,风景如画。今天,带大家去洞庭湖领略一下洞庭。2、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3、出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 。 4、引题:师: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 二、精读会意1、自读全诗,明确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2、检查自学效果,正音:洞dng、潭tn、螺lu、磨m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长安 语文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