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学科整合初探.doc
《地理教学中学科整合初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教学中学科整合初探.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育部“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课题 成果申报地理教学中学科整合初探几何知识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学科,他和中学其他学科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单用文字难以讲述、学生也难以理解的问题,但如果将这些问题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分析,问题就变得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学生容易理解,老师讲起来也很轻松。这也正是新课改中强调“学科整合”理念的具体体现,既扩展了学生的视野,又扩大化学生思维的广度。下面就几何知识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为例进行简单分析:1、将地理问题中抽象的文字信息变为直观的图象信息。例1:从北半球的夏至日到秋分日,南极圈内极夜范围的变化是:A、 由大到
2、小 B、 由小到大C、 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 D、 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解析:这是一道考查地球公转过程中阳光照射变化的选择题,如果单从口头文字上来解释,学生很难理解,而把它画成下面(图1)(图2)(图3)来解答,学生便一目了然,变得很简单了。在图1中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晨婚线AB与南、北极圈相切,南极圈及其以内为极夜现象。随着地球绕日的继续公转,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晨婚线AB也向两极靠拢,南极圈内出现极夜范围逐渐缩小(如图2所示)。当太阳光直射点南移至赤道时,晨婚线AB与经线重合(如图3所示),全球昼夜平分(两极点除外)。所以本题答案是(A)。利用同样的办法还可让学生推出地球公转从秋分至冬至、从冬
3、至到春分以及春分到夏至时南、北极圈内极昼、极夜的变化情况。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极圈南极圈ABAB北极圈南极圈北回归线南回归线AB图3图2图1 2、图象转换,将直观图形转变为平面图形。请看下面的例子:例2: 北回归线以北某学校操场上O处有一垂直于地面的旗杆高h,当北京时间某日18点时,该旗杆正午影子为一年中最长,且为hcot30。(图4)中OP表示正午旗杆在地面的影子,请求出旗杆的地理坐标为 。hpo图4023262326012h0p图5A北回归线南回归线 解析:这是一道考查利用时间计算经度,利用光照计算纬度的一道题,对于此题中旗杆经度的计算只要抓住题目中“北京时间18时”时“旗杆当地时间为正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理 教学 学科 整合 初探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