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教育的智者就要先做教育的知者.docx
《要做教育的智者就要先做教育的知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要做教育的智者就要先做教育的知者.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要做教育的智者,就要先做教育的知者 朱玉宾(天津市静海县实验小学 特级教师) 做一名智慧名师,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育者,是我们每位教师的美丽追求! 在追逐教育梦想的征途中,我和大家一样一路走来,边思考边实践,有了一点点感悟,那就是在课堂里,要想做教育的智者,就要先做教育的知者。一名教育的智者,必然知晓教育之道,必然是一个知道并善于运用教育规律的人。因此,要做教育的智者,必须要先做教育的知者。这个“知”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 我认为,相对于学生来说,我们教师就是知识的“先知者”,我们在走进课堂之前,要努力做到“知己知彼”,或者说“不知不妄动”,对于课堂里的一切(包括教育规律和与教学相关的一切要件,如
2、教材、学生、教师自己以及教学环境、教学媒介等等),我们一无所知或是一知半解,就不要轻易踏进课堂,否则课堂中的我们就会显得很无为、低效,甚至难堪。一个在课堂里无为的教师只能沦为虚设。 在课堂里,要知晓的教学要件很多,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首先要知晓的是教材、学生和教师自己。 一、研究教材 (一)为什么要研究教材 1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我们教学的例子,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模本。 我们只有看懂了教材,才能对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怎么教心中有数。很多老师,课前不看教材,更不看参考书,更谈不到对教材的思考和再创造,凭着自己以往的主观经验去上课,这样对于教材资源是极大的浪费,使我们的教材沦为“习题集”。
3、2 研究教材的过程就是构建教学思路的过程(怎么教)。 我们对于教材进行细细咀嚼的过程,本身就是构建教学思路的过程。因为对于教材的理解以及新的思考必将被你不自主地融入到教学设计之中。 举例:我教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教学。 教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例 2 的“估算”时,我在教学中,先是出示题目: 18 22 ?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估算。一会儿各种估算方法就如雨后春笋般的冒了出来: lcz 的方法: 18 20 , 22 20 ,所以 18 22 400 ; syz 的估算方法: 22 20 ,所以 18 22 360 ; zxy 的估算方法: 18 20 ,所以 18 22 4
4、40 。而 wsy 则能算出精确结果: 18 22=18 20+18 2=396 。 接下来引导学生比较、思考:为什么方法一估算的结果最接近精确值?为什么方法三估算的结果距离精确值最远?什么方法二估算的结果小于精确值?通过学生们的分析研讨,他们发现:在方法一中,一个估大,一个估小,相互抵消了一部分;方法二中只把一个因数估小了,积也就小于精确值;方法三正好与之相反。简单地说,一个是双估,一个是大估,另一个是小估。在此基础上,我问学生们:“你喜欢哪种估算方法?为什么?”通过这一系列的对比分析,学生们对于估算方法有了更深的认识,特别是对于估算方法与估算结果的关系有了明了的认识。 接着,让学生完成例题
5、后面的“做一做: 23 22 ?”学生同例题一样也出现了三种估算方法,但是,其中把两个因数都估算的占了大多数。我又引导孩子们将他们“双估”的估算结果与精确结果比较,却发现“双估”的结果比精确结果小很多!这是怎么回事呢?我将例题与本题放到了一起,让孩子们对比:都是采用的“双估”,结果却与精确值的距离相去甚远呢? ( 1 ) 18 22 ?看做 20 20=400 ;( 2 ) 23 22 ?看做 20 20=400 对比分析后,学生发现:虽然都是“双估”,但是例题中一个估大,一个估小;“做一做”中则是全部估小,所以后者的估算结果距离精确结果远一些。 通过这一学习过程,学生们对于在估算乘法时,要采
6、用什么样的策略,要注意观察分析因数的特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此外,还要注意估算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尤其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显得更为突出。 在这一教学情节中,我就是照本宣科,主要是因为我发现了教材中隐含的丰富资源及其内在的联系。所以说,教材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们要细嚼慢咽,仔细分析,挖掘其内隐的东西,并通过合适的手段或方法使之外显,从而使知识的内在联系得以自然凸显。 3 研究教材使我们明确教学的着力点(教什么)。 了解了教材,我们才知道自己在课堂上该教些什么,甚至怎么教。下面我就呈现一页教材,请大家和我一起去解读,一起去领悟。 如二年级数学下册 P23 “用 2 6 的乘法口诀求商”。初看教材,即
7、使看教参,也不过寥寥数语,无外乎“在求商的多种算法的基础上,强调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但若是仔细分析,才发现简单的几句话中蕴藏着很多东西。很显然,教材基本上呈现了两种求商的方法,即从被除数里连续减去除数(我暂且称之为递减)和用乘法口诀。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学生在学习之前都已会运用乘法口诀求商,没有学生会用从被除数中连续减去除数的方法。于是,我们经常也乐得顺水推舟,点一点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就会转入训练了,特别对于那种在实际计算中几乎并不用到的递减方法,压根儿就感觉没什么用,懒得深究。 其实,学生在实际计算中用不用这种方法是次要的,更深层次的,是让学生初步感知到除法与减法的内
8、在联系除法可以看成是从被除数里连续减去相同的除数的减法。这对学生从本质上理解除法的意义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也从另一个维度向学生展示了除法产生的意义,因为前面第一节中重点强调了在“平均分”的基础上产生了除法,如果说这一种阐释角度是建立在具体的形象思维的基础之上的话,那这种从递减的角度来揭示除法产生的意义,则是一种更具理性的抽象思维,它虽然相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难于理解,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有鉴于此,我在这一页教材的教学中,并没有重点探究“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因为学生基本上都会了,不需要老师再教,教师只需引领学生提升一下认识,即乘法与除法有关系,甚至有的学生已经说出“除法与乘法是相反
9、的。”这就是学生对于这一知识点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后应该提升到的认知层次。于是,我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以下几个方面: ( 1 )挖掘知识内在联系:强化感知除法与减法以及乘法的关系 当出示题目后,学生自然都知道结果。于是问学生怎样求商?怎样想的?几乎全是用乘法口诀求商。既然学生想不到递减的方法,即使预习的孩子对这种方法也不“感冒”,那就由老师来完成。引导学生根据情境图,用减法来算, 12 个桃子,第一只猴子分走 3 个, 12 3 ,剩 9 个;第二只猴子也分走 3 个,再减 3 ;第三只猴子又分走 3 个,再减 3 ;第四只猴子也分走 3 个,再减 3 ,最后没有了,列成综合算式是: 12 3 3
10、 3 3=0 。接着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从 12 里连续减去了几个 3 ?然后再与 12 3=4 进行比较,使学生发现:从 12 里连续减 3 的次数正好是除法算式中的商 4 ,进一步说被减数做被除数,相同的减数做除数,减去减数的个数做除法里的商,从而使学生初步感知到了除法与减法是有联系的。为了巩固这一认识,又出示几个题目,如把 8 2 改成 8 2 2 2 2 等等,以加深学生的认识。接下来,再“挂脚一将”,对比 12 3=4 与 3 4=12 ,发现了什么?再次激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除法与乘法有联系。这样,就使学生感知到除法不仅与乘法有联系,与减法也有联系,帮助他们建立了初步的较完整的知识体
11、系。 ( 2 )引领学习方法:用“对比”之法凸显“用乘法口诀求商”方法的优越性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面对两种求商的方法,必须要引领学生进行比较,多中选优,以切实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于是,向学生提出问题:你喜欢那种方法?为什么?结果自不用说了。作为教师,最喜欢做的就是“画龙点睛”,此时小结:虽然求商的方法有两种(后来的练习中,我又给他们补充了一种:因为 12 4=3 ,所以 12 3=4 ),但是通过实际对比,我们发现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又准又快。其实,在数学学习中,“对比”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数学知识的方法,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用它来获取更多的知识。 ( 3 )呈现数学思想:用“已知”解决“未
12、知” 老师的作用不是重复学生已经会的知识,而是引领他们挖掘深藏于数学知识表层下的新东西数学思想。于是,在上面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不论是减法,还是乘法,这些都是我们已经学会的知识和方法,就称之为“已知”;而除法的求商知识是我们还不知道的没有学习的,我们称之为“未知”。其实刚才我们求商的过程,就是在用“已知”去解决“未知”,这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它将在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这一节课的学习中,练的计算题并不多,因为那是学生已经会的,并且是他们自己能做的,我的任务是让学生初步感知到了除法与减法以及乘法是有联系的、“对比”是一种有效的数学方法以及用已知解决未知的数学思
13、想,使他们稚嫩的思维触摸到了数学的本质与精髓。 4 研究教材的过程就是挖掘知识背景的过程。 了解教材的过程,有时会促使我们去寻找知识产生的背景和本源,这不仅促进我们对教学的把握,更能提高我们对学科专业知识的思考。 举例:我教学三年级上册加法验算的教学过程为什么要验算?为什么一般情况下,加法验算要用减法验算? (二)怎样研究教材 研究教材:要整体把握,前后贯通;对比细节,分析不同。 整体把握,就是要对整套教材以及知识编排体系有所了解,这样对于每一单元、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对比细节,就是拿到教材,先要自己分析,不要急于对照参考书,更不要打开“百度”尽搜天下,当有了自己的想
14、法之后,或是有了一些疑惑的时候,再阅读教参,再去搜索,以修正自己的原始思考或疑问,然后,争取对比新旧版本教材编排的不同,不同地域不同版本教材之间的异同,最后,在去创造性的拟定教学设计。如此循环往复,对于教材的把握能力就会不断提升。 举例:我教学二年级上册直线和线段了解教材的过程。老教材到新教材的变化,人教版与苏教版的不同,本课知识点在整套教材中的地位与中学教材的对比。二、研究学生 (一)为什么要研究学生 学生是我们的教学对象,是我们实施教学的主要受体,要想使我们的教学成功和有效,我们必须要知晓学生。这里的知晓学生,当然包括很多,如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特征、兴趣爱好、心理倾向、情感价值观和成长背
15、景等等。只有知晓了这些才能把准学生的学习脉象,合理施教。也就是说,教师的教学必须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之上。因为这是我们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共同起点,同时,这又是一种可以充分利用的教学资源。 (二)怎样研究学生 研究学生常用的方法就是教学前测、后测、调查、谈话等。这些方法简单易行,可操作性比较强。 我执教的原二年级上册的统计,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可能都在想“这样的设计思路是怎样想出来的呢?”其实,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自己课前对学生的调查了解。首先,在教一年级下册(老版本)统计时,大家还会记得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条形统计图,纵轴是 1 格表示 1 个单位。在后面的练习中有一道实
16、践题:当初学生们的表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进行了如下记录: 那是一年级的一节数学课,学习统计,在解决练习十七中第 4 题时,经过实际调查,收集数据,学生们得出了如下数据:喜欢自行车做交通工具的 10 人;喜欢小汽车做交通工具的 14 人;喜欢火车做交通工具的 13 人;喜欢飞机坐交通工具的 23 人;其它的为 5 人。可是题目中给出的条形统计图的频数范围最多到 10 人,班里的 lym 随即就提出了才 10 个格子,不够涂怎么办呢?我随即放大了他的问题,引领学生们自主探究想办法,最后学生们想出了很多新奇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新方法真的如同火山喷发,给人眼前一亮:如 scs 想出的方法是先划出
17、一列,在左侧再画出剩下的部分; zzh 想出的方法是接着现有的 10 个格子再往上面接着画; zx 和 yfs 想出的方法是改变纵轴的单位, 1 格表示 2 或 5 。这些知识将在二、三年级才会学习。在学生们发表意见以后,为了加深学生对纵轴单位的深刻认识,我借助 Excel 电子表格动态演示了由于数据大小的变化引起了纵轴单位大小的变化。这些知识的深刻领悟均是发端于学生在新旧知识处的关键质疑。 在课件展示环节,大家可能还清晰的记得“ 1 格表示 1 ”到“ 1 格表示 2 ”的演变过程,大家也许会问:“这一演变过程你是怎样想出来的呢?”实际上,这一演变过程不是我的杰作,是学生画给我的。当初,我的
18、课件展示就是直接将纵轴的数依次乘 2 ,没有更多的呈现到底这 1 格是怎样变成 2 格的,我在讲课之前就在各班进行了调查,距离我们二年级办公室最近的依次是二四班、二五班到二八班。我拿着很多张习题卡,找了学习层次各不相同的学生来问:“现在只有 10 个格子,要表示出 14 ,你打算怎么办?”学生 1 :“接着向上再画 4 个格子。”学生 2 :“在右侧或左侧再画出 4 个格子。”学生 3 :“把一个格变成两个格。”我又追问了一句:“怎样把一个格变成两个格?你能画出来吗?”这个学生就在原有的格子上由下向上画横线,将一个格子变成了两个格子。看到这一情况,我当时兴奋极了!因为这个孩子直观地告诉了我“怎
19、样将 1 格变为 2 格”,于是我将课件进一步细化,将静止的知识动态地加以呈现,展现了知识的变化过程。也正是课前对学生思维动向的了解,我在课上对于学生可能出现的即时生成资源拟定了相应的解决策略,比如在解决 10 个格子不能表示 14 这一问题时,学生首先想到的方法是“在 10 个格子上端或两侧继续画 4 个格子”,对于这一方法作为教师应给予学生展示交流的机会,并给予肯定。对于在一个格子中间加画一条横线,将 1 格变成 2 格的方法,学生有时很难想到,课上如果有学生想到这一方法,教师可以顺水推舟,如果学生没能想出这一方法,那么作为教师就要及时点拨引导:刚才大家想出的办法都是在格子的外面想办法,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智者 就要 知者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