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何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武汉市武昌区中山路小学 金莉数与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它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必须形成的基本技能,它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乃至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也是一个人必备的数学素养之一,所以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但是,一直以来,计算教学却得不到师生的青睐:老师不喜欢上计算教学,因为计算教学以算理为重点,比较枯燥、乏味。在公开课的教学中,很少看见计算教学的身影;学生也不喜欢上有关计算教学的课,对他们来说,计算往往就是做不完的习题。以至于到最后,计算教学就沦为“题海战”。究其
2、原由,以往的计算教学的效率不高是关键。传统的小学计算教学常常通过机械重复、大量题目的训练,只重视计算的结果,不重视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和计算方法的概括。新课改以来,在计算教学中存在一些教师过分强调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教师没有起到很好的主导作用,课堂上遍地都是“你是怎么想的”“还有其他不同的算法吗”“你喜欢怎么算就怎么算”。40分钟的课堂教学经常都是你说我说,而减少了很多必要的练习,但在进行了一个阶段时间之后,大家发现学生们的思维虽然活跃起来了,显得热热闹闹,但是学生讨论交流占据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课堂上缺乏必要的练习,有不少学生对算理并不理解,结果计算错误率偏高了,不少学生的计算速度也大大降低,这
3、显然不是新课程改革的本意。那么,计算教学应该如何做才能扎实而不失灵活,又应该如何做才能克服计算教学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从而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呢?从多年教学实践出发,我认为有五条基本途径:1、在研究中学习。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玻利亚也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在计算的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大胆放手,引导学生带着研究的态度自主探索,主动地获取知识,是学习计算方法的过程变为学生
4、自主探究、充分体验的历程,从而强化认知。如:我在执教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除法(一)分数除以整数一节课中是这样设计的。例1.把一张纸的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例1的教学比较简单,借助“”图学生很容易发现,把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在这里我加了两道练习题,这是教材上没有的。分一分、画一画、算一算:4 计算: 2 3 3其目的是故意让学生认识到分数除以整数其实很简单,就是把分子除以整数分母不变,加速研究问题的产生,激起学生思维中矛盾的冲突,引发主动探究。(果然在实际教学中就有学生提出了“如果分子不能被除数整除怎么办?”这样很有价值的问题。)例2.把一张纸的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
5、分之几?例2的教学在看似很正常,其实是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矛盾冲突下,学生很自然产生了进一步探究下去的激情和欲望,他们就要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想办法解决问题。为了让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在探究活动中有不同的发展,我为每位学生准备了活动材料,讲清了要求:“你们可以借助图来分一分、画一画、想一想,也可以直接把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实际教学中这里是一个亮点,学生出现了4种不同的解决方法:画图的方法(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先平均分成7份把其中的4份画阴影,再把它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1份画上阴影)、3=3=、3=(3)3=、3=)紧接着我安排了学生交流的环节。(在交流的环节中我就适时地安排了针对学生不同的解
6、决方法,生生之间相互质疑、补充、评价和问答等形式,效果很好)每个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找到了计算的方法,又在合作交流中,通过倾听他人意见及时调整自己的思维,并将思维引向深入,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研究性学习。2、在优化中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这种理念下,算法多样化成为了计算教学的一大亮点。算法多样化满足了课堂中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实现着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考能力的发展。但一味强调算法多样化不利于计算技能的形成,形成形式化的低价值的探究,直接降低教学效率。所以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还应进一步
7、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归纳,对算法进行适当的优化,形成较为高效的方法。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处理不好两者的关系,常常遭遇尴尬。那么,要使学习探究的过程变得顺畅,教师必须在材料的呈现和教学预设中精心选择,巧妙安排,努力寻找知识的生长点,沟通算理与算法的关系。有了充分的体验,算法多样化和算法优化才能得以顺利衔接,从而让学生在充分发挥个性潜能的基础上形成基本的计算技能。例如:一年级上册20以内进位加法的教学中,对9+4=?的算法学生有很多种想法:数小棒,把9根小棒和4根小棒放一块,一根一根地数,1、2、313:数数的方法,把9根小棒放一边,一根一根地往后数,10、11、12、13,数4个就是13;在计数
8、器上拨珠子的方法;凑十法,从4里面拿1出来和9凑成10 ,10再加3等于13;从9里面拿6出来和4凑成10,10在加3等于13; 9+1=10,4比1还要多3,所以9+4=13. 很显然在这里把9凑成10的方法是最优化的,掌握“凑十法”也是这节课的重点,因为它为后面继续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打基础。所以老师就应该在学生出现多种算法的基础上,重点让每位学生通过操作学具体验到这种方法是最优化的,让每位学生都能掌握这种方法,同时倡导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要自觉养成寻找最优方法的习惯。3、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计算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当运算意义以生活场景为背景时,可以化
9、“抽象”为“直观”,大大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感到自然、亲切、易懂,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去理解和建构知识。同时,这也为学生提供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以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的机会,从而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一般来说,教材上计算题的呈现方式都是比较单一的,大家都觉得比较枯燥乏味,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特别是在钻研教材的过程中,深刻地理解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甚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度的改编,丰富例题的呈现方式,使学生在期待中开始并进行计算的教学。例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我对教材进行了如下改编:师:同学们,老师昨天去超市购买了一些物品,总共是9.
10、6元,你们猜猜看,我会怎么付钱?生:正好付9.6元;付10元(付20元,付50元,付100元)。师:那么,营业员该找我多少钱呢?生:(计算)应该找你0.4元(10.4元,40.4元,90.4元。)。师:(先是巡视,看学生中对于109.6的计算有没有计算错误的,特别是得数的整数部分是0,学生有没有注意这个问题。)非常棒!那么,你在计算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新的情况、需要我们大家注意的呢?生:10减9.6等于0.4,得数的整数部分是0,要写0。一道简单的计算题,教师联系了学生最感兴趣的人教师联系了实际生活,使原本单调的计算变得生动起来,使原本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让人有所期待。由此可见,我们应在计算教学
11、中注重把计算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学习有用的数学,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进行教学。让学生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数学,数学来自于身边的生活,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使课内外的学习紧密结合,实现知识的内化能力的提升。4、在游戏中学习。组织比赛。孩子们总是非常要强,不论做什么,都想争个第一。教师便可对学生的这种心理善加利用,使单纯而枯燥的学习变得富有激情和活力。组织比赛的形式有很多种,如:小猴摘桃子、灌篮高手、争夺红旗、爬楼梯、小组接力、男女生对抗、书面的口算比赛等等。在比赛时,学生们为了集体、小组、个人的荣誉,个个信心百倍、干劲十足,卯足了劲参入比
12、赛,因为这样的比赛形式为每个学生提供了成功的机会,为每个学生增长了成功的体验,计算不再是一件枯燥、乏味、单调的事,在这种状态下的训练效果肯定是高效的。开火车。低年级练习口算的时候,大多会采取开火车的形式。“开火车”练习面广量多,且富有童趣,小朋友们都非常感兴趣,参与性很高。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能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既获得了玩的乐趣,又使知识得到巩固,那真是一举两得的美事,甚至在玩的过程中,更大大提升了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使他们更加喜爱数学。5、在错误中学习。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尝试与错误是学习的基本形式。”在学习的过程中,犯错是在所难免的,教师要允许学生犯错,而关键之处在于,教师要引导
13、学生在错误中吸取教训,不断尝试,努力走出错误,追求成功。在计算中,学生的错误总是层出不穷。不是抄错数字了、看错了运算符号,就是背错乘法口诀了,要么是小数点点错了,都是一些极小的错误,但却经常出现,让人忽视不得。因此,对于学生的课堂练习我坚持面批,每每批到错题,我常会多问学生一句:“来,检查一下,你这题哪里错了?”可是,却往往有学生对我说:“老师,我看不出来,你让我重新算一遍吧!”看来,有些学生还是不善于进行检验。针对这一情况,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更该注意对学生进行计算方法和检验方法的指导;碰到错题了,要追着问一句:“错在哪里了?”要求学生在原题上找出错误,找不出来,就师生一起找(把学生中出现的典型错误按原样写到黑板上);同时我要求学生将自己的错题记录下来,整理成错题集,以提醒自己和警戒自己。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改变以往例题单一的呈现方式,从教材的特点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联系现实生活,联系游戏活动,进行多媒体的整合,为学生创设一个充满童趣、富有活力,让学生乐学、爱学的学习环境,使枯燥的计算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让计算的课堂变得让学生有所期待。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