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心(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父母的心(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父母的心【作者:川端康成】授课教师:李廷梅 2012年4月23日星期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本文“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写法;品味朴实而饱含深情的语言。过程与方法:在反复阅读中理解小说表现的深刻主题,即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至爱亲情,并让学生联系实际学会理解父母和珍视亲情。教学重点:1、理解用故事情节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 2、理解小说表现的深刻主题,即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 教学难点:透过语言感悟、揣测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了解川端康成的写作风格“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怨”预习要求:(一)通过工具书解决生字词。(二)查资料了解作者川端康成教学时
2、数:一课时一、1、导入:以一首被拐卖孩子的母亲写得诗导入。此诗表达的是父母对孩子的一种牵肠挂肚的,撕心裂肺的爱。而有的父母却要把自己的孩子送给别人,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父母的心。 2、请同学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川端康成。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听录音朗读完成问题】(一)划出你认为难读、难写字和需要理解的重要词语。1、给下列字注音:濑(li) 佣(yng) 酬(chu) 舱(cng) 褴褛(lnl)2、解释:失魂落魄:形容心神不定,非常惊慌的样子如数奉还:按照原数还给人家,如:依照、按照(二)复述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你用课文里的句子或者是你自己的语言复述】这是发生
3、在日本一艘轮船上的故事描写了在这艘轮船上一对贫困夫妇把子女送给贵夫人,又索回来的至亲至爱的故事,说明了优越的条件,也割不断父母对子女的情愫,表达了天下父母对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三、再读课文,梳理情节【学生跳读课文解决学案上表格1】1、故事是通过哪些具体的情节来表现主题的?故事中的父母换了几次孩子?找出父母换孩子在不同情况下的神态变化的词语?以及每次要回孩子时的理由。完成表格 情节表情理由送走大儿子时眼含热泪 难割难舍过好日子 继承家业 一百元用次子换回长子时无精打采接班人用女儿换回次子时失魂落魄和去世婆婆一模一样要回女儿时不好意思 痛哭失声太小 太冷酷无情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四、三读课文,感悟
4、真情在这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之中作者又是怎样来表现父母那浓浓的爱。1、每一次送出孩子时这对贫穷的父母的心理又是怎样的呢?请你仔细品味课文中“当爹妈的心”,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用一两句话概括出“那位父亲”和他妻子的心理活动。情境心理活动财主夫人要求送一个孩子给她时犹豫不决,要求商量送走长子时条件优越,减轻负担用次子换长子时难舍长子,想法换回用女儿换回次子时难舍次子,设法换回要回女儿时难舍女儿,决意不送一波三折故事情节背后反映的是“那位父亲”和他妻子的心理活动的“一波三折”从而体现了父母对子女一片浓浓的爱心2、故事的结尾写“那一家六口终于又团聚了”,团聚以后的命运会如何呢?使读者为这一家六口担心,他
5、们能否度过这艰难的岁月呢?他们是不是真的会“一家六口饿死在一起”?总觉得有一缕哀怨的情调,产生一种伤感的情绪。川端康成无论是泼墨描写浓浓的亲情,还是轻点丹青流露淡淡的哀怨,总能扣动读者的情弦,引起强烈的共鸣,展示其大手笔的魅力。五、合作探究文章一开始就写父母一个孩子也不送,是否更能表现父母的爱子之心,现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不能。因为父母总是为自己的孩子着想的,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过上好日子。当有人开出优越的条件时,贫穷父母是不能不为自己的孩子着想的。如果一开始就加以拒绝,就显得不真实,不自然,也不能充分表达父母爱子之心。现在这样的好处是:符合生活的真实;能把贫穷父母曲折复杂的内心活动表现出来;惟其如此,才能使作品产生感染力,打动读者的心。六、拓展延伸设想一下,这一家人在团聚以后遭遇如何?请你为这篇课文续写一个故事。【附】板书设计父母的心首先送大儿子 眼含热泪,难舍难分用二儿子换大儿子 无精打采用三岁的女儿换二儿子 失魂落魄最后请求归还女儿 痛哭失声父母对子女浓浓的爱七、作业 1、拟一条感恩父母的短信。 (一方面是对本节课情感教育的检验,另一方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课后收集一些反映父母关爱子女的谚语、格言、民谣、诗歌。(目的在积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