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草原上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的:一、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草原上,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初步感受内蒙古的民族民间音乐的民族风格。二、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草原上,并进行表演。三、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四、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草原上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重难点:1、 听音乐、编舞蹈、讲故事,锻炼学生的想象力。 2、 唱准音高,进行即兴编曲。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学习:1:导入:(谈话、多媒体出示内蒙古大草原和内蒙古人民的风土人情,并配以草原上伴奏音乐)教师介绍:
2、在这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生活着一个古老的民族蒙古族,他们以放牧为生老师唱一首给你们听吧。教师范唱,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听后回答,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2、再听音乐,学生自由随音乐表演,教师可稍做指点。3、学习歌曲(出示大歌片或投影片)1)听歌曲录音草原上(也可选看光盘影片内容);2)教师范唱,引导学生小声随唱;学生轻声跟着范唱录音唱。唱出优美 抒情的情绪。 3) 结合竖笛进行视奏练习4) 多媒体出示大草原,学生用中速、悠扬的歌声演唱,注意唱出对草原的赞美之情,开展联想与想象,投入到“草原上”的情景中去。5)边唱边即兴表演。6)教师出示打击乐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并进行编配为歌曲伴奏。三、音乐知识1、学生跟着琴边看谱边唱唱名。2、师:歌谱里出现最多的是哪三个音?mi sol la看老师用柯尔文手势边唱表示着“3 、5 、6”三个音。(学生唱)教师弹琴,开火车游戏,教师弹一组,学生按节奏唱一组,一个接着一个。(唱音高时结合柯尔文手势进行训练,让学生从立体的直觉上理解音的高低。)3、加上时值唱一唱 3 6 5 6 2 5 认识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由 节奏入) 读一读 唱一唱 边拍手边读4、 节奏游戏找妈妈将草原上的歌谱分割成卡片,将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分别贴在黑板上归类,边听音乐边贴,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看哪一组贴得快,贴得最正确。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美丽 草原 第一 课时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