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上导学案《第5课》.doc
《5上导学案《第5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上导学案《第5课》.doc(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五年级上学期语文导学案学校:樊城区磁器街小学 班级:_ _年_月_日课题5古诗三首蹲点领导签字备课组长签字本周行为训练重点小组名称学生姓名学习目标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并默写古诗。2、我会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重点字、词及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3、我会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短文。重、难点想象古诗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知识链接王安石,字介甫,北宋抚州临川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青少年时代是在父亲身边度过,因此他视南京为他的第二故乡。他年轻时,中进士。写这首诗时,正是宋神宗第二次让他任宰相,推行新法。所以他前往上任
2、,公务非常繁忙,经常东奔西走实行变革。这首诗是他有一回坐着船沿着长江向西行驶的旅途中写的。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满洲正白旗人。清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官一等侍卫。生平避谈世事,故词也主要写离别相思及怨夏悲秋等个人生活感受。词的风格直抒胸怀,婉约清新;但过多哀思,情调消沉。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播放故乡的云导入,明确学习目标。二、反复吟诵,独立探究1、轻声朗读三首古诗,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节奏。2、默读古诗,结合注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思考:诗中描述诗人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你觉得诗人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写的?3、体会用词的巧妙(1)据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
3、绿”字,诗人在作诗过程中曾改过多次,最后定稿时才用了“绿”字。试想象,作者可能用过哪些字呢?你觉得用哪个字最好?为什么? (2)“意万重“颇值得玩味,它表达了诗人铺纸执笔之际的千愁万绪,你能说说吗? (3)“复恐”二字,对诗人的心理刻画入微,能谈谈你的看法吗?三、同伴互助,理解诗意(一)质疑求证。提出独学的疑惑,寻求学习对子的帮助。 (二)对子间分享独学收获(轮流朗读古诗词、描述画面、讲解诗意、带着自己的体会诵读古诗等) (三)提出对学后仍不能解决的疑惑问题。 四、精彩纷呈,诗情飞扬1、组长认领任务,合理分工,准备展示。任务预设:(1)多种方式诵读诗词;(2)对重点词句的理解;(3)对诗歌意境的描述;(4)对经典诗句的赏析;(5)课堂生成的新问题、新知识等。 2、大展示。各组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大展示,让诗情在课堂上飞扬。 展示形式举例:表演读古诗、配乐吟诵、组间赛读、运用双色笔板书重点字词含义,并派代表讲解、表演课本剧、改编成小故事等。 3、师生总结学法。(1)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2)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入诗境,悟诗情五、当堂测评,诗意延伸1、我能有感情地背诵这首古诗。2、我会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优美的短文。3、我能和同学交流积累的有关思乡情怀的古诗词。六、整理导学案(红笔批改、完善)师生笔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5课 上导学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