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案例及反思.doc
《语文教学案例及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学案例及反思.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语文教学案例及反思 邵原镇花园小学 秦战胜【教学片断】师:遇到困难詹天佑是怎样想的? 生:(读句子)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师:(出示生读的句子)“总是”在这里是什么意思?生:是说詹天佑每次遇到困难都是这么想的。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读时有意识地把“中国人自己”、“第一条”“一定”“惹”“中国工程师”重读。)师:“否则”是什么意思?生:不这样,也就是说:如果铁路修不好的话。师:修不好会怎样?生:(读)不但还(关联词重读)。师:“惹”是什么意思?生:招惹、引起。师:把“惹”换成“让”、“被”,效
2、果还一样吗?生:这两个字的效果没有“惹”的效果好,因为当时詹天佑是在帝国主义的要挟、阻挠和嘲笑下主持修铁路的,假如铁路修不成的话,就是承认自己无能,用“惹”字,仿佛让人看到了帝国主义那种嘲笑的嘴脸,也更能激发詹天佑修铁路的信心。师:说得真好,那帝国主义是怎样嘲笑的呢?生:(用“嘲笑”的口气齐读)“能在南山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师:詹天佑真是“奉命于危难之际呀”!如果他真得修不好铁路,帝国主义者又会怎样嘲笑?生:(得意洋洋)真如我们所料,能在南山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出世呢!生:(嘲笑)中国人真是自不量力师:是呀,詹天佑为了早日修好铁路,时刻不忘自己是一个中国工程师,他处
3、处想着要为中国人争气,这是多么伟大的爱国情感呀!让我们读出这种爱国情感。生读句子。【案例反思】、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第三学段的阅读有这样一个要求“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在这则教学案例中,我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总是”“否则”“惹”等字的意思,学生在理解这些词句的同时,体会到了詹天佑在接受任务时所面临的压力,进一步体会到了他的爱国精神。、把朗读训练贯穿于教学始终。以读代讲,以读激情,读中悟情,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帝国主义丑恶的嘴脸和言行以及詹天佑修好铁路的决心都铭记于心,通过两者的比较,更能激发学生对詹天佑的钦佩这情,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感,真正做到了与文本对话。、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在这则案例中,我并没有过多的讲解,只是起了引导和推波助澜的作用,帮助学生从字词入手深刻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教学 案例 反思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