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柯荣.doc
《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柯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柯荣.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 -小学数学“两位数减两位数”教学课例分析 将台小学 柯荣 最近我校数学教研组围绕一项课例开展了几次教研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理念在逐渐转变,教学行为在逐步改善;同时,我们也感到还有不少地方需深入反思。课例研究的教学内容是“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100以内不退位和退位)” 为什么要让学生交流?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理解,有的认为“学生的交流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有的认为“学生的交流便于教师了解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也有认为“学生的交流不仅仅是为了教师的了解,更重要的是为了学生相互间的学习、启发和取长补短”。不同观念的教师表现出不同的教学行为。在提倡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
2、教学改革中,课堂交流已经被赋予新的意义,已成为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有机组成部分,提高课堂交流的实效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让我们来看看蔡老师在课例研究中观念更新及行为跟进的过程。 “谁再来说一遍”教师独立备课下的课堂交流片段 师: 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100以内的口算减法。 (教师揭题“两位数减两位数”后,呈现春游情境图。) 师: 请小朋友回忆一下,上次秋游你花了多少钱。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边上板书86、42、36、49、28。) 师: 根据黑板上的这些数据能不能提出一些减法问题,并列出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了一些算式,比如: 8
3、6-42,49-28,86-49,42-36等,并且按退位和不退位的情况分类板书。) 师: 我们选“86-49”来算一算答案是多少。 (学生回答: 47,37。) 师: 到底是47还是37?谁来说说理由? 生: 是37。因为86减40等于46,46减9等于37,所以86减49等于37。教师露出赞许的目光,要求大家齐声拍手表扬他,然后接着问:“听懂他的意思了吗?谁再来说一遍?” 三名学生依次模仿着说了一遍,而后教师归纳小结并进行了大量的巩固练习。 课后,教研组进行了讨论。蔡老师自己也不满意: 这堂课学生学得比较被动,课堂交流也不活跃,有什么办法能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起来?其他教师直言,蔡老师教得还
4、是扎实的,但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上明显不够,并普遍感到教学实践没能体现新课程理念。 传统的计算教学,教师关注的重点是学生计算方法的掌握和计算的熟练程度,在教授计算规则后,一般就让学生反复地进行形式操练,有的还规定对100以内的加减法等简便运算要达到“脱口而出”自动化的程度。这种只注重计算结果和算法一统的教学,对培育和发展思维有多大价值值得反思。因此,以往“例题教学归纳方法模仿操练”的教学模式确实需要改一改了。 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经验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也往往是多样的。所以,教师应尊重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也就是说,计算教学的重心不能只放在结果上,教师应更关注学生主动探索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引导 学生 进行 有效 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