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气温的变化和分布.doc
《32气温的变化和分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2气温的变化和分布.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教材分析本节为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是气候部分的基础知识,内容包括气温的变化和气温的分布两大部分。前者涉及气温的测量、气温的日变化、年变化、温度变化曲线图;后者包括等温线图、气温空间分布规律等。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初中地理学习中,不仅容量大,而且难点多,但内在脉络清晰明了:观测气温,可以获取到一定量的气温数据,可以对气温数据进行一定的计算和整理。比如可以绘制出不同时间尺度的气温变化曲线图与不同空间尺度的等温线分布图。通过对气温日变化、年变化曲线图的判读,可以总结出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通过对等温线的判读,可以总结出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二、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 了解气温观测的相
2、关知识,能计算某地的日平均气温。2 掌握阅读等温线分布图的方法。3 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过程与方法1 运用气温日变化曲线,说出某地一天之内最高气温、最低气温,能计算气温的日较差。2 运用气温年变化曲线图,说出最热月均温、最冷月均温,能计算气温的年较差。3 运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并归纳某地气温的年变化特点。4 阅读北半球1月、7月气温分布图,说出不同地区气温的季节差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气温观测,培养气象观测兴趣和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2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及时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三、教学重难点1阅读气温日变化曲线和年变化曲线,说出最
3、高(低)气温及气温日较差、年较差。2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的分布特点;阅读北半球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不同地区气温的季节差异。四、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导入播放课件,创设问题:秋季来临,你感受到了气温的哪些变化?同学们看过今天的天气预报了吗?最低气温是多少?最高气温是多少?大家议一议,一天之中,最低气温与最高气温分别会出现在什么时间?引领学生进入气温基础知识的学习。一、感受一天中、一年中的气温变化1现在的气温大概是多少度? ,今天一直保持着这个温度吗?2说一下你对今天气温变化的感受。3根据生活经验:一天中中午较 ,早晨 ;一年中 季炎热, 季寒冷。设置
4、中学生放学路上的对话这一情境导入新课,情境自然真切,贴近生活,贯彻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课程基本理念。新授过程互动探究展示课件,提供图像资料1气温的测量通过两位中学生的衣着,感知气温对生活的影响,进而认识气温的概念,了解观测手段。2气温的求算计算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3学会表述理解概念,引导学生据图说出该地最高气温及其出现时间、最低气温及其出现时间;一年内的气温变化特点。二、学会气温的观测1测量温度的仪器是 ,距地面 米,通常放到 里。2一天中气温的观测通常进行 次,一般选在北京时间 时、 时、 时、 时。3图中温度计在这四个时刻温度分别为 、 、 、 。算一下这一天的日
5、平均气温是 。4气温时刻在变化,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 ,一年为周期的变化为 ,常用 表示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联系生活实例,加深对气温影响的了解。增强学生对气象科学的兴趣,感受当代科学技术对气象观测的影响。4绘制气温曲线图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说出最冷月均温、最热月均温、多年平均的气温年较差,归纳济南市气温的年变化特点。建议老师在指导绘图中应注意以下三个细节:(1)把握图幅大小及纵坐标温度差值的大小,横坐标12个月份的间隔要适当。(2)对照相应月份和气温值,在坐标线之间的对应处描点。(3)注意使用平滑的曲线,而不是折线,把各点连接起来。5阅读气温曲线图(1)提供南北半球的温度变化曲线图,根据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32 气温 变化 分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