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专题训练(含答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专题训练(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专题训练(含答案).doc(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专题训练图像提升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4小题,共34.0分)1. 有关能源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短跑前运动员常服用葡萄糖溶液,因为葡萄糖是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B. ATP、DNA和RNA中均含有含氮碱基腺嘌呤(A)C. 有氧条件下,蓝藻细胞的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都能产生ATPD. 给叶面施肥时,叶肉细胞光反应产生的ATP可用于该细胞吸收叶面上的离子2. 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用CO2测定仪测得了夏季一天中该玻璃罩内CO2的浓度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BC段较AB
2、段CO2增加减慢,是因为低温使植物细胞呼吸减弱B. CO2下降从D点开始,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从D点开始的C. FG段CO2下降不明显,是因为光照减弱,光合作用减弱D. 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对CO2的吸收量最多,光合作用最强3. 某突变型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约为野生型的一半,但固定CO2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如图显示两者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CO2吸收速率。叙述错误的是()A. 光照强度低于P时,突变型的光反应强度低于野生型B. 光照强度高于P时,突变型的暗反应强度高于野生型C. 光照强度低于P时,限制突变型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D. 光照强度高于P时,限制突变型光合速率
3、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O2浓度4. 下列有关叶绿体和线粒体代谢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叶绿体内发生CO2C3C6H12O6,线粒体内发生C6H12O6丙酮酸CO2B. ATP和H在叶绿体中随H2O的分解而产生,在线粒体中随H2O的生成而产生C. 光合作用反应阶段产生的H和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H还原的物质不同D. 两种细胞器都具有较大的膜面积和相同的酶系统,有利用代谢高效地进行5. 下列有关同位素示踪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小白鼠吸入18O2,则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H218O,呼出的CO2也可能含有18OB. 35S标记甲硫氨酸,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与游离的核糖体都可能出现放射性C.
4、将某精原细胞中的某条染色体上的DNA的一条链用15N进行标记,正常情况下,在该细胞分裂形成的精细胞中,含15N的精子所占比例为50%D. 在缺氧时给水稻提供14CO2,体内可以存在14C的转移途径14CO214C3(14CH2O)14C314C2H5OH6.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以水稻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条件下光合速率与呼吸速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哪幅图中“a”点不能表示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A. B. C. D. 7. 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图为ATP的结构和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图1中的A代表腺苷B. 图2中进
5、行过程时,图1中的c键断裂并释放能量C. 图2中的若表示某种物质,则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D. 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图2中过程可以发生在线粒体、叶绿体以及细胞质基质8. 分析如图,所代表的生理过程依次是()A.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无氧呼吸、有氧呼吸B. 化能合成作用、乳酸发酵、酒精发酵、呼吸作用C. 光合作用、无氧呼吸、酒精发酵、有氧呼吸D. 主动运输、自由扩散、无氧呼吸、有氧呼吸9. 如图表示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中的A、B两种细胞器及相关生理活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A细胞器内生理活动的强度小于B细胞器内生理活动的强度B. A、B两种细胞器产生的ATP均能用于各项生命活动C. 增
6、大光照强度一定会提高A细胞器中生理活动的强度D. 图示叶肉细胞中有有机物的积累,这是植物得以生长的物质基础10. 下列生理过程中,不能产生H的是( )A. 有氧呼吸第一阶段B. 有氧呼吸第二阶段C. 光反应D. 暗反应11. 气孔关闭会导致光合作用效率下降,主要原因是()A. 水光解产生H的量不足B. 暗反应过程中产生的C3数量减少C. 光反应过程中产生的O2不足D. 光反应中产生的ATP数量减少12. 下图是H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转移的途径,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 能形成ATP的过程有B. 晴天时小麦过程比在阴雨天时旺盛C. H经转移到水中,其过程需CO2参与D. 产生的H可在过程中将五
7、碳化合物还原13. 在适宜温度和大气CO2浓度条件下,测得某森林中林冠层四种主要乔木的幼苗叶片的生理指标(见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物种指标 马尾松苦槠石栎青冈光补偿点(molm-2s-1)140663722光饱和点(molm-2s-1)14251255976924(光补偿点: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光强;光饱和点: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所需的最小光强)A. 光强大于140molm-2s-1,马尾松幼苗叶肉细胞中产生的O2全部进入线粒体B. 光强小于1255molm-2s-1,影响苦槠幼苗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是CO2浓度C. 森林中生产者积累有机物的能量总和,即为输入该系统的能量总能量D. 在群落
8、演替过程中,随着林冠密集程度增大,青冈的种群密度将会增加14. 如图表示将某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的环境条件下,其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b点与a点相比较,b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以及b点与c点相比较,b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变化情况是()A. 低、高B. 低、基本一致C. 高、高D. 高、基本一致15. 下图表示的是一昼夜北方某作物植株CO2吸收量的变化。其中甲图为盛夏的某一晴天,乙图为春天的某一晴天。对两图的相关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甲图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是G点,两图中B点植物干重均低于A点时的干重B. 植株有机物总积累量可用横轴上下曲线围成的有关面积计算,适当提高温度可
9、以增加OA的绝对值C. 两图中DE时间段叶绿体中C3含量均减少D. 甲图中E点与G点相比,E点叶绿体中的ATP合成速率更快16. 根据下列叙述中选择正确选项 光合作用一定要在叶绿体中进行生长素对植物生长一定起促进作用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一定是37有氧呼吸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两个种群间的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不同种群的个体之间一定不能进行交配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的物质一定是蛋白质用斐林试剂检验某植物组织样液,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说明该样液中一定含有葡萄糖A. 全部正确B. 有一个正确C. 有三个正确D. 全都不对17. 某实验小组将玉米幼苗置于一密闭容器内,测定
10、温度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影响(用容器内 CO2的变化量表示)。实验结果如下“+”表示增加,“-”表示减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温度() 10 15 20 25 30 35 0 45 适宜光照 -12 -17 -23 -26 -36 -26 -24 -15 黑暗 +6 +11 +18 +25 +35 +40 +32 +20 A. 由表中数据可知,光合作用的酶和细胞呼吸酶的最适温度不同B. 该实验中只有两套装置,其中光照下的装置为对照组C. 在适宜光照下,30时植物体单位时间内合成的有机物最多D. 在适宜光照下,30时植物体单位时间内积累的有机物最多18. 如图1为适宜温度下小球藻光合速
11、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2表示将小球藻放在密闭容器内,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容器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图1中光照强度为8时叶绿体产生O2的最大速率为8B. 图1中光照强度为2时。小球藻细胞内叶绿体产生的O2全部被线拉体消耗C. 若图2实验中有两个小时处于黑暗中。则没有光照的时间段应是24hD. 图2实验过程中,46h的平均光照强度小于810h的平均光照强度19. 如图表示生物体内部分物质之间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过程a只能在植物叶肉细胞内进行B. 过程a、b、c都能在水稻细胞的细胞器内完成C. 过程b能在酵母菌缺氧时进行D. 过程d只有高等动物和乳酸菌能
12、进行20. 图表示生物体内细胞呼吸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过程既有水参与,又有水产生B. 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过程C. 过程中都需要酶参与,都有能量释放D. 在剧烈运动中,人体细胞主要通过过程获得能量21. 现有酵母菌甲进行需氧呼吸,酵母菌乙进行酒精发酵,若它们消耗了等量的葡萄糖,则它们放出的CO2总量与酵母菌甲吸收的氧气之比为()A. 1:2B. 2:3C. 3:4D. 4:322. 在a,b,c,d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二氧化碳和氧气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表所示若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条件 a b c d 二氧化碳释放量 10 7 5 8 氧气吸收量
13、 0 2 4 8 A. a条件下,呼吸产物除了二氧化碳外还有酒精B. d条件下,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来自线粒体C. c条件下,无氧呼吸比有氧呼吸分解的葡萄糖多D. b条件下,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少23. 下图是细胞代谢过程中某些物质的变化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在乳酸菌细胞中,能进行过程B. 过程都需要O2的参与才能正常进行C. 真核细胞中催化过程的酶均位于细胞质基质中D. 叶肉细胞中过程产生的ATP可用于过程中C3的还原24. 如图表示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转化过程,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物质、依次是H2O和O2B. 图中产生H的场所都是线粒体C. 用18O
14、标记葡萄糖,则产物水中会检测到放射性D. 图示过程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25. 下列细胞结构,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不能产生CO2的是()A. 肝细胞的线粒体基质B. 乳酸杆菌的细胞质基质C. 酵母菌的线粒体基质D. 水稻根细胞的细胞质基质26. 以下甲、乙两图都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甲图中氧浓度为a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A点B. 甲图中氧浓度为b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CD段C. 甲图的a、b、c、d四个浓度中c是最适合贮藏的D. 甲图中氧浓度为d时没有酒精产生27. 如图表示一株生长迅速的植物在夏季24h内CO2的吸收量和释放量,光合
15、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用单位时间内C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表示(图中A、B、C表示相应图形的面积)下列表述不合理的是()A. 在18:00时和6:00时,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B. 假设该植物在24h内呼吸速率不变,最大光合速率为85mg/hC. 该植物在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的代数式可表示为A+C-BD. 中午12:00时左右,与曲线最高点所对应的时间相比,该植物叶绿体内C5的含量下降28. 如图甲、乙是一定条件下测得的某植物叶片净光合速率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点条件下,适当提高温度,净光合速率增大B. b点条件下,适当增强光照,净光合速率增大C. c点条件下
16、,适当提高温度,净光合速率增大D. d点条件下,适当增强光照,净光合速率增大29. 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分生组织细胞的呼吸速率通常比成熟组织细胞的小B. 若细胞既不吸收O2也不放出CO2,说明细胞已停止无氧呼吸C. 适当降低氧浓度可降低果实的有氧呼吸进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D. 利用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时,吸收O2与释放CO2的摩尔数不同30. 下列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线粒体中大量产生ATP时,一定伴随着O2的消耗叶绿体中大量产生ATP时,一定伴随着O2的产生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ATP的含量较多ATP与ADP的转化速率越快,细胞代谢耗能越多夜间,叶绿体中C3的还原
17、所需的ATP可以来自线粒体所有活细胞都具有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但不一定都分布在线粒体中在酶促反应中,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称为酶活性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为化学反应提供的活化能更多使之具有高效性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DNA能控制蛋白质类酶的合成,但不能控制RNA类酶的合成A. 3项B. 4项C. 5项D. 6项31. 在外界环境条件恒定时,用如图装置测定种子萌发时的呼吸作用类型(假设呼吸底物全部为葡萄糖),实验开始同时关闭两装置活塞,在25下经过20 min后观察红色液滴的移动情况,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若装置1的红色液滴左移,装置2的红色液滴不移动,则
18、说明此时萌发的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B. 若装置1的红色液滴左移,装置2的红色液滴右移,则说明此时萌发的种子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C. 装置1的红色液滴向左移动的体积是呼吸作用消耗O2的体积D. 装置2的红色液滴向右移动的体积是呼吸作用释放CO2的体积32. 将含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均分为4份,分别置于甲、乙、丙、丁四种条件下培养,测得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除CO2外,还有乳酸B. 乙条件下,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C. 丁条件下,产物中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D. 丙条件下,1mol葡萄糖分解产生的ATP最少33. 生命活动离
19、不开细胞,下列有关细胞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A. 单个细胞均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B. 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和坏死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都有积极意义C. 剧烈运动过程中,人体肌肉细胞产生的CO2等于消耗的O2D. 不向外界释放CO2的叶肉细胞,说明细胞没有进行呼吸作用34. 如图所示酵母菌呼吸作用与氧气浓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点为酵母菌无氧呼吸最弱点B. C点时酵母菌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速率相等C. AC段表示酵母菌仅进行无氧呼吸D. 阴影部分面积表示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35. 气体交换情况,图丙表示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丁表示夏季晴朗
20、的一天,某种绿色植物在24小时内O2吸收和释放速率的变化示意图(单位:mg/h),A、B点对应时刻分别为6点和19点。 (1)图丙A、B和C三点中_点对应图乙状态。(2)图丙中限制AC段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若提高温度,曲线的C点的变化是_(上移;下移;不动;无法确定)。(3)图乙a、b和c结构中,产生CO2的结构是_(填字母),消耗CO2的结构是_(填字母)。(4)图丁中测得该植物一昼夜的O2净释放量为300mg,假设该植物在24小时内呼吸速率不变,则该植物一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O2总量是_mg。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O2释放量_(大于、等于、小于)300mg。三、识图作答题(本大题共2
21、小题,共10.0分)36. 图1为某种植物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其中表示相关生理过程;图2表示该植物在25、不同光照强度下净光合作用速率(用CO2吸收速率表示)的变化,净光合作用速率是指总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之差。请据图回答: (1)图1中过程属于光合作用的_阶段;有氧呼吸产生能量最多的过程为_(填序号)。 (2)图2中B点处该植物总光合作用速率_(填“”“”或“”)呼吸作用速率。(3)在图2中A点的条件下,该植物能完成图1中的生理过程有_(填序号)。(4)如果将该植物先放置在图2中A点的条件下10 h,接着放置在C点的条件下14 h,则在这24 h内该植物单位叶面积的有机
22、物积累量(用CO2吸收量表示)为_mg。37. 下面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物质变化示意简图,其中为生理过程, ah为物质名称,请回答: (1)物质b是_,物质c 是_,物质 e 是_。(2)和发生的场所分别是_、 。(3)上述过程中,能够产生ATP的过程是_。(4)较强光照下,过程中d的移动方向是 (填场所)。(5)假如白天突然中断二氧化碳的供应,则在短时间内f量的变化是_;假如该植物从光照条件下移到黑暗处,h量的变化是_。(6)请分析下列实验,并在横线处填写标号。将一盆在阳光下正常生长的植物迅速移入暗室,立刻停止的过程是_,稍后,_过程也随着停止。而在这一实验中,始终不会停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生物 新高考生物 高三生物 生物专题 生物学案 生物设计 生物课件 生物精练 精品生物 生物考点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