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_李林森.doc
《2012年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_李林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_李林森.doc(6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数一数第一课时一、 教学内容:数一数(P2P5)二、 教学目标:1 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2 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三、 教学难点:倒数四、 教学过程:(一) 口头数数:小朋友们,你们会数数吗?谁来数数看。(二) 看图数数。1 激发兴趣(展示插图)问:这是什么地方?大家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同桌互谈,然后指名说一说,教师反复问:你还看到些什么?2 教师在学生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说图中的个数。 教学“1”,配合学生的回答出示一面国旗,一位老师等,分别加上圈我们可以用数字“1”表示,板书“1”
2、教师领读,学生读,还有其他东西的数量是1吗? 数其他数量的事物。方法按“1”进行。 认读110各数(顺读、倒读、抽读相结合)3 数一数教室里的实物。(三) 小结(四) 作业:放学后你可以去数数家里或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比多少和练习一14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2 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意义。3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语言表达能力。三、教学重难点: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前不久一场14号台风云娜把小兔家的老房子刮跑了,现在小兔子一家找到了一个美丽的地方正在造一座新房,乐于助人的小
3、猪也来了,他们有的搬砖,、有的扛木头,河里的小鱼也来看热闹了。热情的小兔还在桌上准备了一些水果招待客人。咱们去看一看。(P6)(二)教学“多”、“少”1 了解“同样多” 说一说图中有几只兔子在搬砖?每只小兔搬几块砖? 用学具摆一摆,教师板书:连接兔与砖(一一对应) 1只小兔1块砖,没多余,我们说小免的只数和砖的块数同样多(板书:同样多) 找一找,图中还有什么和什么同样多,身边什么和什么同样多。 动手摆出同样多的二个物体并说一说。2 理解“多”、“少” 图中有几头小猪在搬木头?1头猪1根木头,木头有多余,就是木头(多)小猪“少” 学生摆一摆多少 说一说:( )比( )多 ( )比( )少 图中还
4、有哪些东西可以比出多少? 干完活,大家分点心该怎样分?为什么? 找一找身边的二件事物来比一比多少,并说一说。(三)巩固练习完成练习一14课堂作业指导(四)小结:学了这节课,你知道了些什么?1 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有高有矮。2 学会一些比较长短、高矮的一般方法。3 让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长、短1 感知物体长短 出示一些长短明显的线、铅笔和尺子。 问: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板书(长短) 出示二支长短不明显的铅笔,猜一猜哪根长?2 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 怎样才能确定二支笔到底哪根长? 同桌互动。 指名上台比一比。 说说方法。一般把
5、要比的几个物体的一端对齐。3 实践操作比长短 看书本P9,小朋友们在干什么?你也想试一试吗? 自由组合,比长短。 汇报:你和同学比什么?4练习 练习一5,6(二)教学高矮感受出示一组物体,二只杯子,二张桌子,二个人,你发现了什么?板书:高矮你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他们谁高谁矮?比较高矮的方法比一比,验证。看书P13 第9题,谁能很快说出谁高谁矮,为什么?请一人站在凳子上与另一个人比,说说谁高谁矮。小结方法:比身高应站在同一平面上。 3游戏 四人小组比高矮,排排队。 (三)巩固练习 P12 7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计划一、教学目标:1、 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会用5以内各
6、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2、 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3、 使学生认识符号“ ”、“ ”、“ ”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4、 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5、 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二、教学重点: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教学难点: 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第1课时一、 教学内容: 15的认识 P1416二、 教学目标:1、 使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识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2、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
7、积极动手操作和认真书写的习惯。三、 教学重点:15数的含义的理解和书写 难点:15数的写法四、 教学过程:(一)引入出示“野生动物园”图谈话:小朋友,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观察一下,你看到了什么?数一数有几个?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学生汇报,说一说图中还有哪些东西的个数也可以用1、2、3、4、5、来表示?你是怎么数的?请学生说一说。教师根据汇报结果把卡片15贴在黑板上认读(二)感知数的形状1、 仔细观察15,请大家发挥想象,它们象生活中的哪些物品?2、 师生共同概括形状特征(三)教学数的写法1、 教笔顺及写字格中的布局2、 书空笔顺3、 在书上描出(四)巩固练习1、 教师报一个数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吗?
8、你还能用其他方法吗?2、 请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个数可用15各数表示3、 P16做一做(五)感知数的顺序1、 逐次感知15的顺序2、 整体感知,请学生给15这五个数字排成队问 :1后面是几?(六)游戏这个数比2大,可能是几?这个数比4小,可能是几?这个数比3大而且比5小,可能是几?只有一种可能吗?(七)小结:(八)作业:第2课时一、教学内容:P17 P21(5,6)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认识“”“”“”“”(猴和香蕉比)(1) 看图猴比谁多?也就是3 2(板书3 2)(2) 观察“”教师板书,大嘴朝大数,小嘴朝小数3、教学“”(猴和梨比)方法同2(1)看图猴比谁少? (2)观察“”教
9、师板书,大嘴朝大数,小嘴朝小数4、小结:顺口溜:大数在前用大于,小数在前用小于,相同数间用等于,大大嘴巴朝大数,尖尖嘴巴朝小数5、发散思维i. 看图还可以谁与谁比?ii. 你知道小猴分水果出了什么问题?你说说该怎么分?、 三、知识运用1、 P17看图说一说,为什么?2、 P18做一做第1题四、第几的认识谈话,你们排过队买过票吗?(出示买票图)请你说一说这里共有几个人?警察叔叔是第几个?最后一个叔叔是第几个?小朋友前面阿姨是第几个?第一个买完票走了,这时有几个人在排队?小朋友排第几个?思想教育:自排队购物五、巩固运用P21第5题,同桌互说图意游戏,看谁找得快四人小组为单位,小组长出示二个数字,其
10、他同学找符号说出自己坐在第几排第几个?六、小结七、作业第3课时一、教学内容:P1920 几和几二、教学目标: 1通过本教时教学,使学生能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 2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及初步交流意识。三、教学重点:数的组成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猜谜 (伸出3个手指(它添上2是谁)? 3的相邻数是谁? 4再添1是谁? 老师有4瓶饮料装一袋可是装不下,如果装两袋,可能会怎么装? (二)新授 1教学4的组成请你拿出学具4块,摆一摆,分一分,看看你有几种方法?四人小组交流请一个小组汇报你的方法,教师板书: 4 4 42213132游戏。让学生掌握2、3、4的组成教学5的组成学具的操作:请
11、小朋友拿出5根小棒,把它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总结出把5分成二堆的几种不同的方法。 5 5 5 532和2341和14教师整理板书: 只要知道其中一组,就可以想出另外一组。让学生进行5的组成的连线练习。(三)新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你能说说吗?(四)作业(五)拓展题:给能组成5的相连方格涂上相同的颜色。 314222431315第4课时一、教学内容:P2122 练习二二、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2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很快地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并能熟练地用大于、小于、等于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出示课题 (二)复习
12、基数的含义,引导学生读懂图意,按要求完成。 P211,要求学生在数出物体的个数的基础上填数。 P212,连线,把物体个数与相应数量连起来。 P213,涂色。 (三)复习数序 P214 让学生根据数的顺序,数出小旗上应填的数,再写下来,然后问: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四)复习数的大小的比较1. 先数出物体的个数,再填数。2. P215,6在里填数 (五)P227 用学具卡片练习 (六)复习数的组成先填P228 问:4可以分成2和2,还能想到什么? (七)综合练习 P229,通过圈一圈,涂色,让学生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通过数数填数,然后观察,比较出数字的大小。 (八)小结第5课时教学内容:加法教学目
13、标:1、使学生初步体会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写加法算式。 2、能用适合自己的算法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渗透算法的“不唯一”性,同时初步体会“加法交换律”的合理性。 3、通过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会正确计算15的加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 。 二、新知展开 1、认识加法 (1)电脑课件动画展示两组物体(或两组人)合并在一起的过程。把1只红纸鹤和2只蓝纸鹤合并在一起,也就是把1和2这两个数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数学上我们用符号“+”来表示,合起来一共有3只,就等于3。板书课题“加法”。(2)读算式:1加2等于3,或1加
14、2得3。2、加深理解(1)摆小棒说算式(1+3,2+2,2+3)(2)根据算式摆小棒(3+1,3+2,1+1)(3)生活中,还有很多可用加法算式表示的事例,你能来说说吗?3、讨论算法(1)出示动画情境:有4只小鸟,又飞来一只。(2)让学生观察后提问“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3)引导学生思考:“求一共有多少只,怎么算?”4+1=5 “得数5是怎样算出来的?”(4)小组讨论再全班展示。(5)讨论:这些算法中哪些比较简便?(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应用前面所学的数的组成的知识来计算,比较简便。)三、巩固练习1、课后做一做(1)说说图意。(2)计算说算理。(3)对比感知“加法交换律”。2、游戏:摆手
15、指 1+1 2+1 3+1 4+11+2 2+2 3+2 1+3 2+31+4四、小结作业第6课时教学内容:减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感知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写减法算式。2、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应用对比的方法直观感知。减数和差之间的关系,初步渗透函数思想。3、通过组内交流,帮助学生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初步了解减法的含义,会正确计算15的减法。教学过程:一、复习1、从5数到1。2、填一填:3+1= +1=3 4+=51+3= +2=3 +1=52+=4 +3=5 +2=5二、新知展开1、认识减法。(1)电脑演示,让学生感知:3位同学有3只纸鹤,1位同学拿走
16、了1只纸鹤,还剩几个小朋友,几只纸鹤,就是从3里面去掉1个,用减法计算。(板出课题) 数学上我们用符号“-”来表示。还剩几,就等于几。(2)读算式:3减1等于2,或3减1得2。2、加深理解。(1)摆小棒说算式。(2)根据算式摆小棒。(3)生活中,还有很多可用减法算式表示的事例,你能来说说吗?3、讨论算法。(1)出示动画情境:有5个苹果,刺猬驮走了2个。(2)让学生观察后提问:“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3)引导学生思考:“求还剩几个,怎么算?”5-2=3,“得数3是怎么得来的?”(4)小组讨论再全班展示。(5)讨论:这些算法中哪些比较简便?三、巩固练习。1、课后做一做(1)说说图意。(
17、2)计算说算理。(3)5-1=4 4-1=3 5-4=1 4-3=1 这组算式有什么特点?2、游戏:摆手指 四、小结作业第7课时教学内容:减法的练习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巩固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2、会熟练地口算5以内的减法。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在掌握减法含义的基础上,熟练掌握5以内的减法。教学过程:一、复习5的组成,拍手游戏。师:我拍2。生:我拍3。师生:2和3组成5。二、基础练习。1、电脑演示:练习三第5、8两题。(1)说图意。(2)填空。(3)较对反馈。2、摆一摆说得数:练习三第6题。(1)同桌互摆学具或摆手指,说得数。(2)
18、集体反馈。3、独立计算练习三第7题。(1)独立完成。(2)交流算法(选1题)。(3)反馈。三、提高练习。 1、算一算。 (1)独立完成。(2)思考:你发现了什么规律?2、还差几只杯子?四、游戏:跳木桩比赛。 动物学校正在进行跳木桩比赛,看看现在该谁上场了?(课件显示小兔)你能帮小兔跳过木桩吗?练习:5-2 4-1 3-2 4-2 5-1 5-3 5-4 4-3五、小结作业。第8课时教学内容:5以内的加减法(练习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加、减法含义的理解,进一步熟练15以内加减法的计算。2、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猜测的能力,并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有条理的思考有助于
19、更快、更好地解决问题。3、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加减法含义,熟练计算15以内的加减法,教学难点:感知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学会有条理地思考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练习三第9、10题。二、变式练习:1、猜一猜:将会出现什么情况?(体会结果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学会有顺序地写出所有可能情形。)2、填一填:5-=3 3=1+ +=5+2=4 4=-1 -=13、猜一猜:每个盒子里会有哪些卡片? 尝试独立整理。小组交流。集体讨论,找到较好的整理方法以。三、游戏:上车,练习三第11题。四、小结作业。第9课时教学内容: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教学目的
20、:1、使学生初步知道0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0。2、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教学重难点:理解0的含义,会正确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口算)。2+3 5-1 4+1 4-2 5-3 3-12+2 3-2 3+1 1+2 3+2 3-25-4 1+4 4-3 5-2 1+3 3-3 设下悬念二、展开。1、认识0。(1)课件演示小猴吃桃。(每吃一个列一个算式)3-1=2、3-2=1、3-3=0(2)当盘子里没有桃子了,用什么数表示呢?揭题板书。(3)说明:0和1、2、3一样,也是一个数,表示什么也没有。(解悬念)(4)读一读。2、0的写法。(1)板书边示范边讲解。要点: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一年级 数学 上册 教案 _ 李林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