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方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方式.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创设有效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博乐市小营盘中心小学 李宗平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设问题情境”环节,是一节数学课是否“有效”的关键。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创设每一堂课的问题情境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目标来具体分析,我认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创设动画式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参与兴趣由于中学生对于形象的动画、投影、实物或生动的语言描述容易关注,在教学中,可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图、形、声、像等媒体演示,让静止的物体动起来,使之变得新奇有趣,他们思维也就容易被启迪、开发、激活,对创设的问题情境产生可持续的动机
2、,进而促使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如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这一课的教学时,我用多媒体演示:古埃及人的金字塔。让学生猜测一下它的塔基可能的形状?(学生有的猜是四边形,有的猜是正方形)这时我动画演示:剖开塔基的截面,显示它的形状,正方形的形状得到认同,从而引出探究的问题:公元前2700年,古埃及人就已经知道在建筑中应用直角的知识,那么你知道古埃及人究竟是怎样确定直角的吗这样充分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迅速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二、创设生活式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体验动机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能唤起学生学习的亲切感,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
3、的兴趣,并引起他们的注意,集中精力,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发现知识。把“问题情境”生活化,就是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是无处不在,并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例如在“线段大小的比较”的一课中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汽车站入口处常常会在墙上1.1m、1.4m处各标上一条红线,这些红线有什么作用呢?通过引导同学们的讨论,得知是小朋友进站时,只要走到这里脚跟靠墙站立,看看身高有没有超过免票线,或者半票线,就可以决定这个孩子是
4、否需要购买全票。由此引入线段大小比较的学习,学生会倍感兴趣,积极地投入到本课的学习中去,会使教学效果得到较大的提高。三、创设质疑式问题情境,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孔子说过:“疑虑,思之始,学之始”。新旧知识的矛盾,学生的直观表象与客观事实之间的矛盾,生活经验与科学知识之间的矛盾,都可以引起学生对新事物的疑问。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是让学生先处在一种矛盾状态,以矛盾深深扣动学生的心弦,再通过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对比、讨论、归纳,不仅能使学生进一步地理解新的知识,而且对学生情感、态度,意志等方面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促四、创设阶梯性问题情境,注重问题情境的层次性问题情境的设计要由浅
5、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入。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就是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相互联系的简单问题或步骤,也就是说,教师应当依次提出一些适合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和心理发展水平的小问题,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认识能力去发现和探求有关解决问题的依据,在解决所提出的一个个小问题的过程中一步步地克服困难,直至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学过简易方程和绝对值后,对解方程x-3|=7这道题还有较大的难度,若将它分解为几个有关联小问题,把问题简单化:7=7,-7=7,绝对值都等于7的有哪些数?a=7, a=7或a=-7,即绝对值是7的数是什么?x-3=7,把x-3看作问题中的a,于是,x-3=7.
6、得x=10或x-3=-7得x=-4,不妨将x=10或X=-4代入原方程检验,可知,x=10或x=-4是原方程的解。这样,阶梯式问题情境的提出,既分散了问题难度,使学生易学、乐学,又消除了学生畏惧数学的情绪,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五、创设开放式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思维的空间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的时候,有这样一题“8人分别乘两辆小汽车赶往火车站,其中一辆小汽车在距离火车站15千米的地方出了故障,此时距离火车停止检票时间还有42分钟,这时唯一可以利用的交通工具只有一辆小汽车,连司机在内限乘5人,这辆小汽车的平均速度为60千米/时,这8人都能赶上火车吗?”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
7、,为学生提供了思维的空间。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相互交流,只要符合实际,就给予鼓励。数学开放性问题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和合作的机会,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了条件。数学开放性问题的教学过程使学生主动构建,积极参与的过程,这一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发展学生的数学感觉,真正学会“数学思维”。总之,创设问题情景,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手段,是新理念下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并最终将这些知识应用于不同的情景。学生学习的数学应该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已的数学”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具有活力和灵性。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思考生活中的数学,加强知识与实际联系,课堂上学生通过活动获取知识,突出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学习方法,训练学生思维。问题化课堂教学,能以问题为导线,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数学知识,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情境的创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在使用开发新教材的过程中应结合本班学生实际,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创设出更好的数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他们更积极、更主动地参与对知识的发生、发展的探究中去,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培养学生能力的课改精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