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设计.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8《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组教材是以“异国风情”为主题,目的是为学生打开一扇异国文化的窗口,向学生展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画卷。学习本组课文一是要让学生抓住文章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增长见识;二是要让学生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特点的,学习运用作者的表达方法;三是要注意积累文章中的优美语言;四是课外运用各种途径尽可能多地搜集资料,丰富对异域风情的感受。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本组的第一篇精读课文。它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的散文。文章中作者先点明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然
2、后回忆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受到的德国人非常爱花的情景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最后讲述作者四五十年以后再次来到德国,又看到这番情景,表达了自己旧地重游的感受,即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这是一篇语言看似通俗易懂,实际上却包含深刻内涵的文章。它不同于一般写景物风情类文章,不是纯粹的描写景物,而是像拉家常一样娓娓道来,在讲述德国风景民俗的同时,用精练概括的语言点明了通俗易懂但又意味深长的哲理,让我们读后既开阔眼界,又回味无穷,同时受到思想启迪。教材选编本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了解一些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积累优美的语言;二是使学生在语言文字
3、训练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教育。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感受异域风情,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4、体会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了解德国奇丽的景色及奇特的民族风情。教学难点:1、能结合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从中受到教育。2、体会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在五彩斑斓的世界,有让我们引以为荣的锦绣山河和远远流传的中华文化,也有许多我们还不太了解的外国风光,异域文化。从这节课
4、开始,让我们一起走出国门,我们的首站是去领略德国独具特色的异国风情。(齐读课题)二、检查预习情况1、词语反馈出示词语:颇 脊梁 莞尔一笑 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应接不暇1)读:易读错的字“ 莞”多音字,“莞尔一笑”的“莞”要变调。“脊梁”读轻声。(开小火车、小老师领读)2)写:易写错的字“脊”“ 嫣”指导书写(先书空,再写到P152课本各写一遍)3)再读(全班齐读,每个词两遍)4)理解词语意思2、课文反馈(字、词大家都预习得好,不知课文预习得怎样?)出示:快速浏览全文,用画出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汇报: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齐读)1) 理清文章脉络 第3自然段:描写奇丽的景色。
5、第2自然段:描写奇特的民族。 第1、4自然段:照应题目,点明中心。2) 概括主要内容:文章通过描写德国人爱花、养花和耐人寻味的境界“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3) 反复读理解文章重要内容。板书设计: 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散文) 奇丽的景色 奇特的民族 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第二课时一、激情导入 1、他是谁?他精通12国语言,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是北京大学的资深教授,他教导我们读书要做到: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让我们一起恭恭敬敬地说出他的名字季羡林。 2、1935年至1945年25岁的季羡林带着祖国的期望和自己的梦想到德国留学,德国人爱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25 自己 花是让 别人 教案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