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磁力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奇的磁力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神奇的磁力教学设计商州城关第二小学 白 锋 军教材分析本课选自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磁铁的奥秘”第一课神奇的磁铁。本单元以“磁铁”为教学载体,设计了“神奇的磁力”、“司南的启示”、“磁铁游乐场”三课。单元呈现是“分总”的结构。在实验教学中,逐步引导学生主动完成从“猜想问题试验结论”的探究过程。结论是学生对事实进行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归纳总结的过程,这是很重要的思维过程,是科学探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认识磁铁从认识磁力开始,本课设计了“水中取物”的教学导入和“探物游戏”的探究活动。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创设引发学生猜想的情境。接着引导学生顺着猜想的思维轨迹去进行“探物游戏”,让学生通过“探
2、物”活动发现并认识磁力。“哪里的磁力大”的问题就会在学生的头脑里产生,引导学生从“问题猜想实验”的过程深入探究,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并认识磁铁的磁极。本课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围绕“磁力”逐步展开教学,在活动中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实验能力。学情分析这册教材从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认知发展规律出发,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重点训练学生的实验能力、实验过程的描述能力。通过第一单元“冷与热”的学习,学生已经尝试着根据问题,进行猜测,然后进行验证的实验探究过程。本单元继续对实验探究能力进行训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深入的探究,并能实验想象,将数据进行加工、整理,概括总结出结论。考虑到学生年龄较小,课堂设计了多个情景
3、,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理念整节课的设计围绕“自主探究”这一主线展开,提出问题进行预测实验探究记录现象得到结论。通过这样的一个活动过程,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科学探究有一定的了解,产生科学探究的热情。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合作探究磁铁能够吸引铁、镍、钴等材料的物体。2、能通过实验获取事实并做出结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团结合作的学习态度和善于听取别人见解的好习惯。科学知识1、 认识磁铁能够吸引铁、镍、钴等金属。认识常见的磁铁。2、 知道磁铁有磁力。教学重点探究磁铁的磁力。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研究磁铁的磁力。教学准备1、各种形状的磁铁。2、回形针、铁钉、铜丝、铝丝、大头针、
4、纸片、玻璃球、木块等。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谈话:同学们刚才刘谦老师的魔术你想知道是什么魔力吗?你想揭秘吗?你想成为魔术高手吗?导语:这磁铁太神奇了 ,隔空也能把螺丝吸上来,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磁铁这神奇的磁力。(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情景的设置,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二、认识各种形状的磁铁谈话:同学们你们玩过磁铁吗?都见过什么样的磁铁?老师也准备了一些不同形状的磁铁,你们能不能根据他们的形状给它们起个名字呀?(教师出示各种形状的磁铁)三、 磁铁探物游戏1、谈话:既然大家玩过磁铁,那还记得你是怎么玩的吗?这节课我们就用磁铁来玩个探物游戏。给大家准备磁
5、铁是刚才同学们看到的这种柱状磁铁,探的物都有什么呢?大家一起看都有什么?(出示物体)先来预测一下这些物体中哪些能被磁铁吸引,哪些不能。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预测,把你们的预测结果填写在记录单上猜测那一栏里,认为能被吸引的物体就打,不能被吸引的物体就打。(小组讨论,填写预测结果。)2、学生汇报结果,交流各小组的发现。物品名称我们的猜想实验的结果铁钉玻璃球木块回形针铜条铝条大头针纸片塑料卡片身边其他物品( )、( )我们的发现3、验证:同学们的预测结果是否正确呢?怎么办?(用磁铁去靠近或接近物体看能否被吸引)请小组长领取实验材料,开始我们的探物游戏,把能被吸引的放到一侧,不能被吸引的放到另一侧
6、。请及时把验证的实验结果填写在记录单上。实验完毕后整理好材料。4、学生汇报结果,及小组的发现。(教师课件演示,填写验证后的结果)5、教师小结: 谈话:验证的结果和我们预测的结果一样吗?看来能不能被磁铁吸引要亲自试试才行。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些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通过这个探物游戏我们知道磁铁可以吸引什么样的物体?(学生说,教师板书:磁铁能吸铁类物体。)6、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物体,看是什么?(硬币)有一元的,两种不同的五角一角的硬币。这些硬币哪个能被磁铁吸引,哪个不能?(学生预测)究竟能不能被磁铁吸引呢?怎么办?还是老办法亲自做实验看看。7、学生实验,交流。8、谈话:知道为什
7、么这几枚硬币能被磁铁吸引吗?因为都含有镍,是镍的合金。镍是什么呢?(课件演示)原来磁铁不仅能吸引铁,还能吸引镍(板书:还能吸引镍)还能吸引什么物体呢,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会继续发现的。9、小结:通过这两个活动我们发现磁铁能吸引铁类物体,还能吸引镍,这是磁铁的性质,我们把这个性质叫磁性,把能吸引铁、镍这类物体的吸引力叫磁力。(板书:磁力)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物体入手,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认识磁铁能吸引铁类物体,还能吸引镍。知道磁铁的这种吸引力就是磁力。三、磁铁的应用。其实,我们中国是最早发现磁现象的国家之一。古人利用这个原理,发明了司南。司南成为举世瞩目的四大发明之一!磁铁在我们现代的生活中的应用
8、也很广泛,比如说文具盒,还有呢?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注重让学生联系实际,了解磁铁在生活中应用,体会科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四、巩固训练,拓展延伸1.出示巩固练习。2.出示拓展练习。谈话:你们敢挑战自己吗?这些磁铁也都象这块磁铁这样吗?有磁力,有两个磁极吗?请同学们课后来研究研究。下节课我们接着来交流。 设计意图:以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为出发点,我设计了检测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一个反馈和延伸,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巩固提高。上几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并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在教师的整体调控下,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层层递进,对知识的理解逐步深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
9、为学习的主人,使课堂效益达到最佳状态,做到教与学的“双赢”,为学生的继续学习,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五全课小结在科学研究中,发现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平时我们和磁铁打交道的机会很多很多,只要我们留心观察,一定会有更多的新发现。课后反思:“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遵循启发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以活动组织教学,通过营造有趣的问题情景,让学生经历一个发现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得到结论的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板书设计:神奇的磁力吸引力 磁铁 磁力 神奇的磁力教学反思磁铁是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学生玩过磁铁,对磁铁已经有一定的了解
10、。他们认识磁铁几乎都是从看到磁铁吸铁现象开始的,印象最深的也是磁铁能吸铁。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认识上是模糊的,有的学生可能认为磁铁能吸引所有的金属。本课将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强化正确认识,修正错误看法。回顾这堂课的教学,让人有喜也有忧,为能更好地惩前毖后,现反思如下。一.教学成功之处1巧设悬念,引出探究对象教学开始,我有意设置悬念导入:“老师不小心把一大头针掉到了水杯里,要把它取出来,怎么办?如果不许把手伸到水杯里取或是把水倒掉取出,那该怎么办?”当学生听到这里时,都高高地举起了小手,想了许多的办法。有的已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在下面喊起来了:“用磁铁”。我请一学生上来
11、帮忙,当他用磁铁把大头针吸出水杯时,同学们都不禁惊叹。这时,我趁机拿出一些准备的物体,放在展示台上:“磁铁能将大头针吸起来,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物品,看看它们能不能被磁铁吸引呢?”这样,学生的探究欲望一下子被激发了,顺利地进入探究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的活动。2. 合理使用材料,有效调空课堂。材料在科学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整堂课我都很注重用材料来调控课堂节奏。如在材料的准备上,我有意地给每一小组提供了铁钉、回形针等10多种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既达到了种类多、易比较的要求,又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其实就在身边;在下发材料前,先讲清实验的要求和注意点,避免出现实验操作的错误与失败;在汇报交流时,先要求学生把
12、材料整理好,勿让材料影响交流的有效性,使学生养成专心倾听的科学学习习惯。3. 自主探究,发现问题。由于学生平时都玩过磁铁,对磁铁都比较熟悉,特别是磁铁能吸铁一类物体的本领。只不过他们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一些表面现象,没有向更深层次研究。所以在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后,我给每一小组提供了10多种典型的实验材料和一块条形磁铁,把宝贵的时间移到“动手玩磁铁”中去,尽可能地提供玩的时间和空间。很多科学道理就是在学生不经意玩的过程中发现的,很多有价值的问题也是在玩的过程中提出来的。课堂上的“玩”更能促进学生的探究热情,学生在玩中一起讨论、相互启迪,最后达成共识。玩了近8分钟后,整理好材料开始交流。经过充分动
13、手,学生有了许多不同于以往的惊喜发现,这些发现既让他们兴奋,又让他们疑惑不解。原有的认识通过合作探究产生了新的疑问,迸发出思维的火花,知道了磁性的含义。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没有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驾于课堂的能力还不够。当学生动手玩磁铁之后,我让他们汇报“玩磁铁后你有什么发现”,学生描述了很多实验现象,如“我认为铁做的东西肯定能被磁铁吸住”“铁皮在任何地方都能吸住”“铁皮在(磁铁)中间不能被吸住”等,只因我一心将学生的思路带到磁性这一概念,没去深入分析学生的回答。其实这些学生的回答都隐含着“磁铁的两端磁性比中间强”的道理,如果我能抓住课堂上生成的有利契机进行挖掘,可以很自然地拓展延伸到下一节课学习的内容。2教学思想的转变还不够到位,学生的探究还比较肤浅。对学生而言,探究的方法固然重要,但是运用方法进行探究也是重要的。在“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吗”这一问题时,我虽引导学生想出各种不同的探究方法,但是学生探究的过程却不尽人意。那么,在这两者之间肯定要教师做些什么,或者说教师应该如何处理或引导。探究是学生的一种学习行为,要学生在观察、实验、合作中学会探究并要持之以恒,这需要我们科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一点一滴地培养,正确引导和训练,使学生善于探究,深入探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