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 分式方程教案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doc--初中数学 .doc
《16.3 分式方程教案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doc--初中数学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3 分式方程教案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doc--初中数学 .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永久免费在线组卷 课件教案下载 无需注册和点数16.3 分式方程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分式方程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六章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建立在整式方程基础上的学习;分式方程是方程模型的一种,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在数与代数中占有重要地位.分式方程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更能充分体现数学的科学性,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能帮助学生从数量关系角度更准确清晰地认识、描述和把握现实世界,使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计算能力,获得必需的数学能力.2、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分析和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 理解分式方程的意义.2. 了解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和
2、解法.3. 理解解分式方程时可能无解的原因,并掌握解分式方程的验根的方法.数学思考:能将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用分式方程表示,体会分式方程的模型作用.解决问题:经历“实际问题分式方程整式方程”的过程,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情感态度: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进取心,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3、教学重、难点重点: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和解法.难点:理解解分式方程时可能无解的原因.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上,明确了解整式方程的方法步骤后来学习分式方程.初二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
3、类比、分析、归纳能力,但是思维的严谨性仍相对薄弱,虽然他们喜爱学习活泼的内容,并乐于用自己的方式去学习,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但仍需老师引导其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同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式的意义,这对理解分式方程可能无解这一教学难点有很大帮助.三、教学策略本节课是在七年级学过的整式方程一元一次方程基础上,介绍分式方程及其解法,我采用“以旧推新”探究式教学方法,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双自主学习”理念,启发引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中采用互动式学习模式,用问题做载体,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归纳、辨析、反思、评价、质疑等活动实现互动,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四、教学过
4、程设计(设计为5个环节)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问题: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20千米/时,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的时间,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的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分析:设水流的速度是v千米/时 填空:(1)轮船顺流航行速度为20+v 千米/时,逆流航行速度为 20-v千米/时 (2)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时间为 小时; (3)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为 小时; (4)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在学生完成填空的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能否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能否找到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基础较差的学生对于该题的理解是否有困难,应加以适当的指导.
5、通过实际问题引入,说明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实际问题需要进一步学习数学,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问题填空让学生理解实际问题的分析过程 归纳定义寻求解法议一议 方程特征: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后在全班交流.学生归纳出:该方程的特征是分母中含有未知数.教师板演出分式方程的意义.想一想 方程x+(x+1)=是不是分式方程?归纳 确定是不是分式方程,主要是看是否符合分式方程的概念,方程中含有分式,并且分母中含有未知数,像这样的方程才属于分式方程由此可知:有理方程包含整式方程和分式方程,分式方程转化整式方程做一做 在方程=8+,=x,=,x-=0中,是分式方程的有( )A和 B和 C和 D和解一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6.3 分式方程教案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doc-初中数学 分式 方程 教案 新课 年级 doc 初中 数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