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度北京市东城区第二学期初三综合练习(一)--初中语文 .doc
《2008-2009学年度北京市东城区第二学期初三综合练习(一)--初中语文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2009学年度北京市东城区第二学期初三综合练习(一)--初中语文 .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08-2009学年度北京市东城区第二学期初三综合练习(一)语文试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6页,六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在试卷、机读卡和答题纸密封线内相应位置认真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3第卷共五道大题,22道小题;第卷为作文。4选择题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其余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机读卡、答题纸一并交回。第卷(共60分)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颈椎(jn) 颁
2、发(bn) 层峦叠嶂(zhn)B贮藏(zh) 巢穴(xu) 迥然不同(jin)C氛围(fn) 联袂(mi) 斤斤计较(jio)D避讳(hu) 着落(zhu) 牵强附会(qi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翘首 安详 首屈一指B炒作 幽静 明查秋毫C履行 创义 源远流长D策划 双赢 夸夸奇谈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重新装修过的校舍整洁敞亮,焕然一新。 B小明一有问题就去请教老师,真是不耻下问。C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靠集体的力量赢得了这场篮球比赛。 D老人经常对我们说:“人要讲情义。记住,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啊!”4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遍布中国的古村落,
3、作为乡土建筑的精华, ,成为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它们看似陈旧,却反映着辉煌的过去。A鲜明地折射出中国悠久的历史,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生动地展现着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B生动地展现着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鲜明地折射出中国悠久的历史C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生动地展现着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鲜明地折射出中国悠久的历史D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鲜明地折射出中国悠久的历史,生动地展现着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错误的一项是A饮酒 陶渊明 东晋B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唐代C醉翁亭记 欧阳修 宋代D范进中举 吴敬梓 明代二、填空(共8分)6默写(5分) ,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4、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之间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7名著阅读(3分) 从下面三个故事中,任选一个按要求填空。孙悟空三借芭蕉扇 武松打虎 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选择 这个故事出自 ,作者是 ,该部名著中的另一个故事是 。三、综合性学习(共7分)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即将来临,老师组织某校初三年级学生参观了北京民俗博物馆,了解关于端午节的习俗。请你完成以下三项任务。8展厅的一块展板上有以下两则材料请你概括它们的主要信息。(2分)【材料一】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积淀下来的丰厚遗产,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文
5、化资源和祖先的智慧。目前,由于现代时尚对传统民俗的冲击,青少年对圣诞节等“洋节”津津乐道,而对端午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却缺乏认知,缺乏热情。我们期待着广大青少年能借助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和喜爱,为中国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材料二】09年3月关于端午节、圣诞节的调查表认知程度热情程度老年人中年人青少年老年人中年人青少年端午节高高低高中低圣诞节低中高低低高9晓华的参观笔记中有两处不属于端午节的习俗,请你把它们挑出来。(将句子的序号填入下面的横线处)(2分)举行龙舟竞渡。有白天的比赛,有晚上的比赛;有水上竞渡,有陆地上的竞渡旱龙舟。佩戴装有艾叶的香包,驱毒辟邪。老人喜欢戴桃子、荷
6、花形状的,孩子喜欢戴老虎、牡丹形状的。赏月、拜月,然后按人口把月饼切成若干块,每人都要品尝一口,名曰“吃团圆饼”。男女老幼出去郊游,采集花草,做“斗百草”的游戏。回家后将花草煮水喝,舒筋活血,以利健康。吃花糕,“登高”之意。边赏菊边饮菊花酒。年轻人这一天要特别敬祝老人健康长寿。吃粽子。有些地区尤其讲究吃黄鱼、黄瓜、咸蛋黄、雄黄酒和用黄豆饭包的粽子,称为“吃五黄”。 不属于端午节习俗的是:第 句 第 句10离开北京民俗博物馆的时候,工作人员热情地要求你在留言簿上写几句参观心得。(要用上“窗口”、“传统节日文化”两个词语)(3分)四、阅读曹刿论战,完成1113题。(共9分)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7、,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8、,故逐之。” 11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的意思全都不同的一项是 (2分)A小惠未徧 弗敢加也 B公将驰之 彼竭我盈C牺牲玉帛 可以一战 D衣食所安 公问其故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3文中划线句子对刻画曹刿这个人物有什么作用?(3分)五、现代文阅读(共26分)阅读我爱北京的小胡同,完成1416题。(11分)我爱北京的小胡同 季羡林我爱北京的小胡同,北京的小胡同也爱我,我们已经结下了永恒的缘份。 六十多年前,我到北京来考大学,就下榻于西单大木仓里面一条小胡同中的一个小公寓里。白天忙于到沙滩北大三院去应试。北大与清
9、华各考试三天,考得我焦头烂额,精疲力尽。夜里回到公寓小屋中,还要忍受臭虫的围攻,特别可怕的是那些臭虫的空降部队,防不胜防。但是,我们这一帮山东来的学生仍然能够苦中作乐。在黄昏时分,总要到西单一带去逛街。街灯并不辉煌,“无风三尺土,有雨一街泥”会令人不快,我们却甘之若饴。耳听铿锵清脆悠扬有致的京腔,如闻仙乐。此时鼻管里会蓦地涌入一股幽香,是从路旁小花摊上的栀子花和茉莉花那里散发出来的。回到公寓,又能听到小胡同中的叫卖声:“驴肉驴肉”“王致和臭豆腐!”其声悠扬深邃,还含有一点凄清之意。这声音把我送入梦中,送到与臭虫搏斗的战场上。 将近五十年前,我在欧洲呆了十多年以后,又回到了故都。这一次是住在东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08-2009学年度北京市东城区第二学期初三综合练习一-初中语文 2008 2009 学年度 北京市 东城区 第二 学期 初三 综合 练习 初中语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