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机顶轴油系统改造项目三措两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汽机顶轴油系统改造项目三措两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机顶轴油系统改造项目三措两案.doc(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6号机顶轴油系统改造“三措两案”设备管理部2021年1月18日审批表(内部项目): 项目名称:6号机顶轴油系统改造“三措两案”编 制: 年 月 日专业审核: 年 月 日相关部门(专业)会签: 年 月 日安监部审核: 年 月 日编制部门审批(主任): 年 月 日批准(总工程师或生产副总经理): 年 月 日目录一、项目概况.04二、组织措施04三、技术措施05四、安全措施05五、施工方案06六、应急预案09七、防疫预案23一、项目概况:6号机汽轮机组为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NC320-16.7/537/537型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两缸两排汽、单抽供热凝汽式汽轮机。汽轮机的顶轴油装
2、置由主机厂提供,顶轴油泵布置在机房6米平台,各轴瓦进油分配装置布置在12米汽轮机运转平台,生产厂家为哈尔滨立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现用2台(单台机组)日本油研公司的AH37-FR01KK-20柱塞油泵,排量37.1ml/r,一用一备。目前该型泵已停产,无法采购备件,且顶轴油系统流量偏小,运行不稳定,常造成出口油压波动,系统压力下降,影响正常顶轴和盘车。入口滤网采用缠绕钢丝网型,滤油后油质颗粒度大导致油泵频繁损坏。现用分油器组件零部件不够集成,布局不合理,操作和维护不方便 。轴瓦的顶轴油压力调节截止阀精确度和灵敏度差,系统压力调节不够稳定,压力波动大,重复精度差,频繁调整。针对以上问题,需对顶轴油
3、系统进行相应改造,安装新设备解决上述问题,确保顶轴油供油系统压力稳定,流量充足,方便调节出口流量和各瓦顶起高度,精确度高,互相干扰小。为确保项目的安全有序实施,项目质量可控在控,特制定本“三措两案”。二、组织措施为了本项目保质保量安全完工,特成立以下组织机构:1 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 技术质量负责人: 专(兼)职安全员: 施工人员(或班组):汽机一班其中:特种工(焊工2人、机务检修工3人,热控检修工2人,电气专业检修工2人)2 各岗位主要职责项目经理:负责整个施工的具体组织管理工作。负责审查本施工“三措两案”,检查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监督、检查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对现场安全和质量进行抽查和指导。技
4、术质量负责人:负责整个施工的安全技术管理工作。负责审查本施工“三措两案”,监督、检查规章制度执行情况,检查规章制度执行情况,重点对施工现场的安全和质量进行检查和指导。安全员:负责审查本施工“三措两案”。督促落实现场安全工器具配备使用符合要求,督促检查班组召开安全技术交底会和班前班后会,深入施工现场检查安全生产和遵章守纪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班组长:负责具体组织工作,召开班组安全技术交底会和班前班后会,监督班组成员正确、安全的进行工作,对违章或违反工序人员加以制止和责令改正。施工( 班组)人员:认真学习执行电业安规、作业指导书、安全交底内容。正确、安全进行工作。三、技术措施1、6号机顶轴油系统
5、改造办理异动变更手续,各相关部门、专业清除改造的大致情况,重视本项改造。2、设备部制定施工方案,各相关部门、专业人员讨论,形成6号机顶轴油系统改造三措两案中的施工方案。3、对6号机顶轴油系统改造相关设备到货进行验收,设备材质金相检查、光谱探伤等确认,落实改造中所需备品、配件的种类、尺寸、数量是否满足施工需要。4、确定6号机顶轴油系统改造的施工内容,确定具体位置,落实布置是否合理,方案执行性是否存在疑问。5、审批后的6号机顶轴油系统改造三措两案下发,组织各相关部门、专业人员学习,有疑问不清楚的地方及时沟通了解。6、确定6号机顶轴油系统改造中的重点工作细节,即关注管道焊接的方式、焊材、焊缝金相检查
6、,关注防异物进入顶轴油系统,关注防油质污染等事项。四、安全措施1、6号机汽轮机调节级温度降至150以下时停止盘车运行,6号发电机倒氢置换完毕。2、停止6号机1、2号顶轴油泵运行,并将电机停电,将6号机1、2号顶轴油泵出入口门关闭。将6号机润滑油至顶轴油泵的入口总门关闭严密,上锁挂牌,作为顶轴油与润滑油的隔离点,隔离门润滑油侧管道禁止工作。3、停止6号机交、直流润滑油泵运行。4、顶轴油系统内存油放尽。对油系统管道工作前,应有明显的放油点验证存油已放尽,方可工作,严禁盲目对管道拆卸割除。5、进入施工现场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安规等各项安全规章制度;按规定着装,戴好安全帽,施工过程中按章指挥,遵章作业,杜
7、绝三违。6、工作中抓好作业过程管理,工作人员应做好风险辨识和管控,做到“一停二想三作业” (到达作业现场先停下来,核对作业地点、观察作业环境,想一想“三讲一落实”的内容,在头脑清醒、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下,才能开始作业。)。坚定落实“四不干”(“无工作票不干、无监护人不干、不知道作业危险点不干、安全措施不落实不干”),有效防控安全风险。在头脑清醒、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下,才能开始作业。7、 开工前必须办理好工作票、动火票,同时做好专项危险点分析。安全措施执行完善,经检查,确认无误、全部执行到位。作业人员开工前,要认真学习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措施,工作票签字后方可开工。8、施工前,要仔细检查所使用的工器具(
8、手锤、扳手、清洗机等),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严禁违规使用。 9、施工时若高空作业应做好防止高空坠落措施,系好安全带,高挂低用。10、施工现场应配备消防器材,施工时应做好防止油系统着火措施,做好防止周围电缆着火措施。11、使用氧气、乙炔瓶时应距离工作场地10m以上,二者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m,氧气带、乙炔带不得混用和沾有油迹。12、火焊开工前应检查带是否完好,要扎好带接头工作结束或中断,要关闭气阀,收拾工器具及火焊带,并全面检查确认无火种后,方可离开或暂停。13、火焊开工前应检查火焊带是否完好,要扎好带接头工作结束或中断,要关闭气阀,收拾工器具及火焊带,并全面检查确认无火种后,方可离开或暂停。1
9、4、施工人员在作业中,还应做好互相配合、互相提醒,做到四不伤害。特别注意磕伤、碰伤、落物伤人等问题。15、注意文明施工,工作结束后及时清理现场卫生。五、施工方案1、项目简述:此次顶轴油系统改造是采用一套集装式顶轴油装置代替原来分散布置顶轴油系统,顶轴油装置安装在原顶轴油泵6米位置,因顶轴油分配器由原来安装在12米运转层改在6米顶轴油装置集中布置,需要将原来从6米到12米顶轴油泵出口母管增加两路管道,增加两路管道后4趟油管道分别从6米分配器出口引至12米与各瓦顶轴油管道相连。2、 施工内容:(1)拆除6米原2台顶轴油泵,电动切割机割除12米顶轴油分配器,更换6米顶轴油装置,土建专业配合,拆除6米
10、原顶轴油泵水泥基础,根据集装式顶轴油装置制作新的水泥基础。(2)6号机润滑油至顶轴油泵的入口总门后管路与6米集装式顶轴油装置的顶轴油泵进油管用大小头(605573.5mm,不锈钢)连接。(3)增加两路顶轴油管道(25mm不锈钢),从6米集装式顶轴油装置分配器出口至12米原顶轴油分配器处,原有的两路顶轴油管道(252.5mm不锈钢)也与6米集装式顶轴油装置分配器出口连接,四路顶轴油管道并排,用组合管卡固定。(4)12米原顶轴油分配器处从6米引上来的四路顶轴油管道,用大小头(252.5102mm,不锈钢)与12米原分配器通往各轴瓦的管路连接。(5)6米、12米热控压力开关、变送器以及电气专业电机电
11、缆等重新布置,满足顶轴油装置改造需要。3、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工艺,即具体施工做法及过程:(一)施工准备:(1)办理工作票、动火票,组织施工人员对施工方案及危险点控制措施进行学习,确保施工人员熟悉施工方案、工艺质量控制要求。(2)准备好施工所用相关工器具如:阀门、手锤、梅花扳手、法兰、法兰垫子及螺栓、管道、弯头、照明灯、改造用的电焊机、乙炔、氧气等。(3)对所使用的专用工器具进行检查,确保安全可靠使用。(4)对施工区域进行有效隔离。(5)施工人员要组织到位,包括施工人员、起重工及电火焊工。(二)施工工序:(1)顶轴油系统退油a、热控人员将12米运转层原顶轴油泵压力开关、压力表、压力变送器拆除,并
12、将有关电缆从电缆套管中抽出。b、将6号机润滑油至顶轴油泵入口总门关闭,门后法兰解体,加堵板贴封条,将1、2号顶轴油泵出口手动门关闭,门前索母解体,手动门前管道接油管或油盒,分开缓慢开启1、2号顶轴油泵出口手动门,通过自流放出顶轴油管道中存油。c、拆除12米润顶轴油至分配器索母,用压缩空气自上往下吹出顶轴油管内存油,同时6米层1、2号顶轴油泵出口手动门前管道接油管或油盒,接顶轴油管内存油。d、逐步解体6米层顶轴油系统阀门、顶轴油泵,用油盒或油管放出顶轴油泵进、出油管及溢流管内存油。e、用切管刀切割1、2号顶轴油泵至主油箱溢流管,封闭该溢流管贴封条。(2)原顶轴油系统部分设备拆除a、拆除6米原顶轴
13、油泵电机电缆,并将2台顶轴油泵电缆从穿线管抽出,取出2台顶轴油泵穿线管。b、拆除1、2号顶轴油泵及连接管路、溢流管道、进出油管、入口门前滤网、旁路管道。c、拆除1、2号顶轴油泵出口手动门,管路封闭贴封条。d、清理原台板基础的管路及地埋角铁、支架。(3)6米集装式顶轴油装置台板土建施工及二次灌浆a、集装式顶轴油装置已预留焊接了4个预埋地脚螺栓连接焊接件,考虑避免因台板顶轴油泵振动等因素,要求机务人员制作2个预埋地脚螺栓连接焊接件,均匀焊接在集装式顶轴油装置对应位置。b、土建专业破除1、2号顶轴油泵基础,以原1号顶轴油泵台板基础西北角为基准,制作23501800200的水泥基础台板,要求集装式顶轴
14、油装置布置压力表盘在基础东侧、电源在基础西侧、进出油及溢流管接口在基础南侧。c、按要求留置6个预埋地脚螺栓孔,分一次、二次灌浆处理,位置按集装式顶轴油装置台板地脚螺栓孔确定。d、集装式顶轴油装置台板水泥基础加装预埋钢筋,基本制作完毕,将集装式顶轴油装置就位后,地脚螺栓连接,台板找正后,地脚螺栓一次灌浆。e、待集装式顶轴油装置台板水泥基础地脚螺栓灌浆凝固后,校核台板水平,用微膨胀灌浆料进行整体平台二次灌浆。f、电气检修人员割除原1、2号顶轴油泵电源套管,根据需要配合土建专业重新钻孔布置电源套管。g、热控人员根据需要,布置顶轴油泵控制电缆接入DCS系统,必要时土建专业配合。h、集装式顶轴油装置台板
15、二次灌浆凝固后,土建专业修整台板表面,表面贴瓷片美化。注意:土建施工时,集装式顶轴油装置各管路封闭措施保留,防止污染厂家已清洗过的集装式顶轴油装置进、出油口。(4)增加两路新顶轴油管路a、在6号机1号中压进汽管道南侧,增加两路顶轴油管(202.5,不锈钢),接至集装式顶轴油装置分配器西侧两路接口,用304焊丝进行氩弧焊焊接。b、管路安装布置原则参见本施工方案的(四)管路的布置应遵守原则。c、要求增加的两路203管道与原来的两路252.5顶轴油管,水平、上下、左右对齐,便于加装管卡,要求均匀、合理、美观的加装管路管卡,防止管路振动引起顶轴油系统异常。d、必要时土建专业配合,加装管路牛腿、支架、吊
16、架,保证顶轴油管的正常运行。(5)12米顶轴油管路连接a、从加装的两根202.5不锈钢顶部,用压缩空气自上往下吹出顶轴油管内杂物,6米平台安排人员注意收集管路中吹出的杂物。b、将需焊接部位用干净的白布或白绸布清理管口内壁,清理油迹等,防止因油迹烧结进入顶轴油管道。c、用氩弧焊将252.5mm管道用变径接头252.5102mm与3、4号轴瓦顶轴油管道连接。d、用氩弧焊将202.5mm管道用变径接头202.5102mm与5、6号轴瓦顶轴油管道连接。(6)6米集装式顶轴油装置管路连接a、对集装式顶轴油装置的分配器输出四个接头、AB顶轴油泵两溢流管接头及集装式顶轴油装置的安全阀回油接头进行清扫,必要时
17、对分配器联箱解体清扫,要求接头内外壁干净、分配器联箱内清洁无异物。b、用变径接头605573.5mm,将6号机润滑油至顶轴油泵入口总门与集装式顶轴油装置进油管法兰连接。c、用两个变径接头252.5162mm,将AB顶轴油泵两溢流管分别加长,合适位置弯管用等径三通252.5mm连接,形成AB顶轴油泵溢流总管。d、将集装式顶轴油装置的安全阀回油管接出。e、合适位置将从集装式顶轴油装置接出的AB顶轴油泵溢流总管与安全阀回油管,用等径三通252.5mm连接后接至原来的溢流管至主油箱管道上。注意:焊接时,凡是管内有油的需清洁干净,不能带有焊接,防止油迹烧结进入顶轴油系统,使顶轴油系统出现异常。注意:弯管
18、时,不能损坏管壁。防止因损坏处应力集中,运行过程中发生破裂现象。严禁用热烘弯制。g、进行顶轴油管道布置安装工作,油管道安装过程中热控及电气专业同时布置安装相关电缆。(7)顶轴油系统管道冲洗a、润滑油系统已恢复,润滑油交流油泵具备启动条件。b、3-6号轴瓦工作完毕,轴瓦下部顶轴油管路开放,暂不接入轴瓦。c、低油压启动顶轴油泵,顶轴油管路冲洗,检查未接入轴瓦的顶轴油管路口杂质性质及种类,采取应对措施,排查消除杂质来源。d、待润滑油系统油循环结束后,清理各轴瓦所在轴承室卫生,接入轴瓦下部顶轴油管。(8)顶轴油系统调试前准备a、热控人员将集装式顶轴油装置在线仪器、仪表接入DCS操作系统。b、电气人员将
19、集装式顶轴油装置电源已接好。c、所有测试仪表在试验前应校准。d、按试验原理接管,润滑油颗粒度达到NAS8级。e、确认电机旋向正确(电机风扇看顺时针方向)。f、确认系统中所有截止阀、球阀均打开。g、厂家调试人员到达现场指导。(9)顶轴油系统调试按调试方案执行。(三)安装注意事项:(1)集装式顶轴油装置重量约4吨,吊装时防止碰伤设备。(2)油系统的管道、接头及三通等均为不锈钢材料0Cr18Ni9,管道的焊接应采用氩弧焊,管道交汇处必须采用加强型三通。(3)管路转弯处应尽量弯管,不得采用直角接头。弯管处应光滑,无皱纹、无扭曲及不得被压扁。(4)切割管道时尽量采用切管刀。所切断的管子应把管口用锉刀倒角
20、去毛刺和缩口,以防止铁屑和管子毛刺进入管道。注意:一定要将缩口去掉。(5)所有管子及管道附件安装前必须经过清洗,严禁让石棉、焊渣、管子端面毛刺、灰尘等物进入油管路。(6)安装前必须仔细清洗管子及各种三通、弯头、接头。需焊接的零件如接通,三通应在焊接前用汽油或酒精清洗二次,用白方绸布擦零件的内表面,保证白绸部上看不见灰点,然后将零件装在干净的塑料袋中备用。(7)把所提供的不锈钢管用以下方法清洗:用铁丝把白绸布扎好,塞入管内,倒入一些洁净无水酒精或汽油来回拉擦管子内壁,直到白绸布看不见脏点为止,然后用白绸布封扎住管口,以防止灰尘进入干净的管子。清洗后的管子放在一起以便安装时使用。(四)管路的布置应
21、遵守原则:(1)避免在接头上残余过多的应力。(2)应考虑热胀冷缩的影响,应避开障碍物,避开热力管道,油管道尽量不布置在热力管道上方。(3)管路的布置应考虑能方便地维修部套。(4)管路的布置不应出现管道碰摩情况。(5)管路的布置应采用尽量少的弯头及尽量短的管道长度。(6)管夹的布置应采用重载管夹减小冲击、振动及噪声等的影响。(7)管夹与管路的接触部位应采用有弹性的材料(耐100高温),以利于热胀、冷缩及吸收振动。管夹布置间距的推荐值:管道尺寸(外径,mm)1622-3232-3848管夹间的距离(米)1.5234(8)油管路的安装要特别注意清洁,随时用套管或白布封住管道出口,不让灰尘进入管中。(
22、9)油管的正常工作油压15MPa,耐压试验21MPa,因此油管路焊接质量必须保证,所有接头焊接均应采用氩弧焊。(10)弯管过程中应注意不能损坏管壁。若产生薄弱环节使损坏处应力集中,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破裂。不得用热烘弯制。(11)焊接时一定要把管接头螺帽拧紧。否则,管路焊接后无法装好管接头,产生漏油现象。另外如不拧紧,会使管接头内密封面在焊接过程中拉弧,电焊电流使管接头密封面烧坏。(12)电焊工严禁用焊头敲击管路来试验焊接是否正常,以免烧坏管子或造成关闭损坏。(13)所有管子严禁踩踏,在行走区域内的管子应增加护管护栏或盖板。(14)考虑热胀对管子连接的影响,一般应在相对移动的平面中留有足够的直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汽机 顶轴油 系统 改造 项目 三措两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