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课程自学考试说明.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古代汉语课程自学考试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课程自学考试说明.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00536古代汉语课程考试说明一、本课程使用的教材、大纲古代汉语课程指定使用的教材为古代汉语(附大纲),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郭锡良、李玲璞主编,语文出版社,2000年3月第2版,2006年8月第14次印刷。二、本课程的试卷题型及试题难易程度1.试卷题型结构表课 程代 号00536课 程名 称古代汉语题 型单选题释词题说明解释题简答题古文标点题古文阅读题合 计每 题分 值11351010/5/15题 数2010531342合 计分 值2010151510301002.试卷分别针对识记、理解、简单运用、综合运用四个认知及能力层次命制试题,四个层次在试卷中所占的比例大致为识记占20%
2、,理解占20%,简单应用占20%,综合应用占40%。3.试卷难易度大致可分为容易、中等偏易、中等偏难、难四个等级,试卷中不同难易度试题所占的分数比例,大致为容易占20%,中等偏易占30%,中等偏难占30%,难占20%。4试卷使用的文字,题干使用简体字,题干中间所引用的古书原文使用繁体字,选择题各选项使用繁体字。三、各章内容分数的大致分布根据自学考试大纲的要求,试卷在命题内容的分布上,兼顾考核的覆盖面和课程重点,力求点面结合。教材具体各章所占分值情况如下:节 次内 容分 值第一节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1分左右第二节汉字的结构5分左右第三节古书中的用字5分左右第四节古今词义的异同8分左右第五节词的本义
3、和引申义8分左右第六节同义词的辨析5分左右第七节古代汉语的判断句5分左右第八节古代汉语被动意义的表达方式5分左右第九节古代汉语句子成分的位置和省略5分左右第十节古代汉语词类活用6分左右第十一节代词3分左右第十二节副词2分左右第十三节介词和连词4分左右第十四节语气词2分左右第十五节几种修辞表达方式1分左右第十六节古书的注解5分左右第十七节古书的标点10分左右第十八节古文今译15分左右第十九节古今语音的异同2分左右第二十节古音通假2分左右第二十一节诗律1分左右四、考核重点及难点重点:第二节汉字的结构掌握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汉字的结构特点。第四节古今词义的异同掌握指定教材中所涉及的古今词义有差
4、异的常用实词词例。第五节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掌握指定教材中所举的探求本义的例字和分析引申义的例字,能辨认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第六节同义词的辨析掌握指定教材同义词分析举例中所涉及的同义词,能简要说明其异同。第七节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了解古汉语判断句的特点,掌握其表达功能。第八节古代汉语被动意义的表达方式掌握古代汉语被动句的几种类型及构成特点。第九节古代汉语句子成分的位置和省略掌握宾语前置的各种格式及前置的条件。第十节古代汉语词类活用掌握各种类型的词类活用;掌握普通名词作状语的各种类型及其作用。第十节代词重点掌握代词“莫”、“者”和“所”的语法功能和意义。第十节介词和连词重点掌握介词“于”、连词“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汉语 课程 自学考试 说明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