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你能证明它们吗?(第1课时)doc--初中数学 .doc
《1.1你能证明它们吗?(第1课时)doc--初中数学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你能证明它们吗?(第1课时)doc--初中数学 .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永久免费在线组卷 课件教案下载 无需注册和点数第一章 证明(二)1 你能证明它们吗?(第1课时)教 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学习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证明,并由证明通过想一想得出等腰三角形底边上三条主要线段重合的性质(即三线合一),这条性质是今后证明两角相等,两条线段相等及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重要依据,是这一节的重点,务必使学生牢固掌握.这一节的难点是用文字语言叙述的几何命题的证明,即通常说的文字题.由于它包括了证明几何命题的完整过程,从分析题设、结论、画图到写已知、求证,直到完成证明,每一部分都有些难度,所以学生会感到困难.二、教学目标1. 了解作为证明基础的几条公理的内容.2. 使学生经历“探索
2、 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学会综合法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性质定理.3. 让学生学会分析几何证明题的思路,并掌握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4. 引导学生探索添加辅助线的规律.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的证明.难点:用语言叙述的几何命题的证明.四、教具准备等腰三角形(纸片)、投影片、三角板.五、教学建议注重对证明思路的启发,提倡证明方法的多样性.六、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1. 提出问题如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三角形全等又能得到哪些正确的结论?2.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你还记得我们探索过的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吗?等边三角形呢?你能利用已有的公理和定理证明这些结论吗?3. 证明等
3、边对等角结合上述问题(1),师生共同绘图“等腰三角形”.演示等腰三角形纸片,回忆以前的折纸过程,分析折痕将等腰三角形分成了两个全等三角形,能否通过作一条线段,得到两个全等的三角形,从而证明这两个底角相等呢?你能写出证明过程吗?演示(投影片)证明:取BC的中点D,连接AD,如图1-1.AB=AC,BD=CD,AD=AD,ABDACD(SSS)B=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图1 (5)归纳结论 等边对等角4. 自主探索在图1-1中,线段AD还具有怎样的性质?为什么?由此你还能得到什么结论?5. 随堂练习课本第4页练习1,2题.补充题:如图1-2,在三角形测平架中,AB=AC,在BC的中点D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1你能证明它们吗?第1课时doc-初中数学 1.1 证明 它们 课时 doc 初中 数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