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山东省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卷(大纲卷)--初中化学 .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06年山东省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卷(大纲卷)--初中化学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6年山东省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卷(大纲卷)--初中化学 .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06年山东省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大纲卷) 第一卷( 选择题 共1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9个小题,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鲜奶制酸奶 B二氧化碳制干冰 C粮食制米酒 D石墨制金刚石2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经过调查和搜集资料得知,可以通过化学沉降(用明矾)杀菌消毒(用漂白粉)自然沉降 过滤等几个步骤对黄河水进行净化。请选择合理的操作顺序A B C D3化学的发展对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和促进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下列各项利用化学变化与其所要达到的目的不相符的是A合成药物 抑制细菌和病毒 B生产化肥、农药 增加粮食产量 C开发新材
2、料、新能源 改善生存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D合成食品添加剂 增进人体健康 4为了揭开原子内部结构的奥秘, 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等人做了一个著名的“卢瑟福实验”: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很多的高速粒子轰击金箔,结果是大多数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但也有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方向,甚至有极少数的粒子被反弹了回来。通过这一实验现象不能获得的结论是A原子核质量较大 B原子核体积很小 C核外电子带有负电荷 D原子核带有正电荷5在通常情况下,通过实验测定一瓶气体中只含有C、H两种元素,则这瓶气体不可能是A一种化合物 B两种单质的混合物C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D两种化合物的混合
3、物6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B C D7化学学科的思维方法有多种,其中推理是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发热现象,所以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就是燃烧D有机物完全燃烧时都产生二氧化碳,所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8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的性质相对应的是9分析以下实验数据或实验操作,你认为正确的是A没有说明用量时,用试管取用液体药品的体积一般为12mLB用pH试纸测得某NaOH溶液的pH为12.7C用胶头滴管取液后,要平放或倒置,以防液体流出 D蒸发皿和烧杯都可以
4、作为液体反应或给液体加热的容器,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第二卷(非选择题 共32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a40 Ba137二、填空与简答题( 本题包括6小题 共20分)10(4分)生活中有许多物质需要密闭保存,如酒精溶液和碳酸饮料。因为酒精易挥发,挥发出的是 _(填名称)分子;碳酸饮料中碳酸易分解,分解出的物质是_。结合以上两个实例,谈谈你对挥发和分解反应的认识_, 写出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11(3分)小巍同学通过实验绘制的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1)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2)从右图中还可获得的信息是 _(至少答出两条)。1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06年山东省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卷大纲卷-初中化学 2006 山东省 中等学校 招生 考试 化学 大纲 初中化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