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zxls.com).ppt





《第八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zxls.com).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zxls.com).ppt(9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标要求: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3、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八: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1、预计2019年高考会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历史传统等方面考查各国政治制度形成的原因。考生要着重理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的背景和过程,结合各国的历史及其法律或宪法的制定,探讨资产阶级代议制下不同政治体制的特点。 2、高考命题侧重运用唯物史观从经济发展、思想文化嬗变以及社会转型等视角考查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突出考查考生运用重要历史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命题预测:,知识体系:,资产阶级代议制 1、概念:
2、 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关就是议会,代议制最早产生于英国,后被欧美和世界上许多国家效仿。 2、基本特点: (1)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议会由议员组成,议员由普选产生。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代议制是一种间接的民主形式。 (2)一般都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体制。 (3)实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即必须由议会选举或大选中获胜的政党领袖来出任总统或总理、首相,并以本党人员为主组成内阁。政府在执政期间坚决执行本党的意志和政策。 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用宪法限制君主权力的一种制度。一切都要由法律决定,君主没有实权,而且本
3、身也要遵循宪法。 民主共和制指的是国家权力机关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体。,3、权力核心及原则: (1)权力核心:一般是议会。 (2)原则: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 4、本质:资产阶级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限制君主或总统等对权力的滥用,并通过立法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5、资产阶级代议制历史作用: (1)代议制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意志,以法律的形式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成果,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具有先进的民主精神,对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2)代议制作为人类文明的成果,有利于调节、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统治秩序,推动了世界民主化进程。,1718世纪英美法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发展
4、和19世纪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1、1718世纪欧美政治: 线索: 1688年“光荣革命”后的英国通过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18世纪上半期责任内阁制形成,君主立宪制逐步确立。 独立战争胜利后的美国制定了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总统制和共和政体,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基础。 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先后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和共和政体。 特征: 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北美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为典型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的基本原则开始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开始确立、初步发展,欧美向民主化、法治化社会过渡。,2、19世纪欧美政治: 线索: 在工业革命大
5、背景下,英国通过1832年议会选举改革使君主立宪制完善。 法国政体经历反复变迁,直至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才以法律形式最终确立民主共和政体。 德意志在三次王朝战争完成统一的基础上,1871年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专制主义色彩浓厚的君主立宪制。 美国通过南北战争进一步巩固了联邦制。 特征: 资产阶级革命、改革深入进行, 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美进一步完善、扩展, 资产阶级统治在欧美全面确立。,考点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与完善: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的背景: (一)英国拥有限制王权的历史传统。13世纪初,英国大贵族联合起来,迫使国王签署限制王权的大宪章,此后逐渐形成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
6、的制度。大宪章是英国历史上最早限制王权的文献。 (二)经济基础:新航路开辟以来,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增强。 (三)政治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16401688年) 1、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英国资本主义发展。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 (1)开始标志: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1641年新议会通过大抗议书:历数国王在内政和外交上的弊端(抨击王权),提出废除封建特权、进行改革的要求。 (2)内战(16421648年):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议会军取得胜利。 (3)共和国时期:(16491653年)。 (4)军事独裁的“护国政体”(1653166
7、0年):克伦威尔为护国主。 (5)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601688年):历经查理二世和詹姆士二世。,(6)结束标志:1688年“光荣革命”实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旧贵族妥协的产物。光荣革命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3、历史影响: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实现资产阶级掌权,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一)确立标志: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1、内容:以法律的形式限制国王的权力,确立议会主权立法权、司法权、财政权、军权等。 2、历史作用: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二)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影响: 1、统治
8、方式由人治转向法治; 2、政治上,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使英国走上了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道路; 3、经济上,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 (一)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形成过程: (1)18世纪前期开始形成(1721年,罗伯特沃尔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首相)。 (2)19世纪中期,责任内阁制正式确立。 2、责任内阁制的运行机制: (1)首相从议会选举中获胜的多数党中产生,掌握行政大权,又能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实际上是国家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2)内阁成员在大政方针上必须保持全体一致,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3)内阁与议会关系:内阁集体对议会负责(若
9、议会通过对政府不信任案:或内阁成员集体辞职;或首相建议国王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3、实质:王权衰落,资产阶级全面掌权。 4、特点:内阁行使行政权,国王统而不治。,(二)两党制的形成: 1、两党制的演变: (1)英国议会早期出现辉格党和托利党。 (2)19世纪,辉格党和托利党分别演变为自由党和保守党。 (3)20世纪20年代以后,工党和保守党轮流执政。 2、作用:开启资产阶级政党政治。 四、君主立宪制的完善: 1、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 2、1867年议会改革,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城市工人获得选举权。 3、1884年议会改革,农业工人获得选举权。 4、1911年,取消了上议院对
10、下议院的否决权。 5、1918年,妇女获得选举权。 6、1969年,年满18周岁的英国男女公民都有权参加下院选举。 趋势:民主范围不断扩大,五、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以代议制民主为基础,责任制内阁是君主立宪制的核心,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议会监督内阁。 国王为礼仪性的国家元首,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首相是政府最高行政首脑,由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担任,全体内阁成员对首相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六、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作用: 结束封建专制制度,避免独裁统治,有利于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发展。 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各派通过议会斗
11、争,实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权力相互制约和平衡,有利于科学决策。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一种全新的政体,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树立了一种民主模式。,知识拓展:18世纪英国的责任内阁制与中国明代的内阁制的比较。,考点二、美国总统共和制的确立与完善: 一、美国总统共和制确立的背景: (一)政治前提: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17751783年) 1、导火线: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 2、开始标志: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 3、1776年,发表独立宣言,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4、1783年,美英签署巴黎条约,宣布美国正式独立。 (二)必要性:独立之初,新建立的邦联体制阻碍严重美国社会的发展。
12、(三)主观认识:以华盛顿为首的美国资产阶级领导人希望建立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共和制国家。 (四)理论来源: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 二、美国总统共和制确立标志:1787年宪法的颁布 (一)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 1、规定美国为联邦制国家。 (1)联邦政府掌握国家大权。 (2)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3)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2、确立以三权分立、相互制衡为基础的总统共和制。 (二)1787年宪法体现的三大原则: 1、联邦制原则(中央集权原则):实行联邦制,规定联邦政府权力高于各州权力。 2、分权制衡原则:总统掌握行政权;国会掌握立法权;联邦法院掌握司法权;三者分权又相互制衡。
13、 3、民主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 (三)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 1、性质: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2、进步性: (1)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保障了美国的稳定和发展。 (2)强调加强国家权力,又在权力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原则,防止专制独裁,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 (3)总统共和制对以后其他国家政治制度的确立起到了示范作用。,3、局限性: (1)没有真正解决人权问题。(妇女、印第安人、黑人的选举权被剥夺) (2)承认奴隶制度和黑奴贸易,留下种族歧视的烙印。 三、美国总统共和制的完善: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 (一)两党制的演变历程: 1、19世纪20年代末至30
14、年代初,是美国两党制形成的重要时期。 2、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与共和党两大党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3、1860年以后,两党交替执政的局面一直持续至今。 (二)两党制特点: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 (三)两党制的作用:两党制是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美国民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四)两党制的实质:本质上都是资产阶级政党,都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知识拓展: 1、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的比较。,知识拓展:2、比较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和美国总统共和制。,考点三、法国共和制的艰难确立: 一、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背景: (一)可能性: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胜利。
15、 1、原因: (1)法国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2)一些资产阶级思想家公开反对君主专制,号召人民争取自由和民主(思想基础) (3)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4)法国三级会议的召开(导火线) 2、开始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3.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曲折历程:,(二)政治前提: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 二、确立标志: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一)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内容: 1.总统行政权 (1)地位: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 (2)产生方式及任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 (3)权
16、力:有权任命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缔结并批准条约,有特赦权,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在参议院赞同下有权解散众议院。 2.议会立法权 (1)组成: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院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任期9年,每3年改选其中1/3;众议院议员由成年男子直接选出,任期四年。 (2)权力: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众议院提出并通过法案但受到总统和参议院的控制。 (3)最高法院司法权 (由参议院授权组成),(二)1875年宪法的历史作用: 1、妥协与宽容使法国真正步入民主宪政的轨道,带来了政局的稳定。 2、宪法确立的共和制符合历史发展潮流,适应了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知识拓展:比较法国和美国的共
17、和制,知识拓展:法国共和制确立艰难的原因。 (1)从外部环境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是在几乎所有欧洲国家武装干涉的特殊条件下成立的。 (2)从历史上看:法国是千年封建王国,又是传统的天主教国家,君主专制主义的观念根深蒂固,短时间内很难消除,民主共和制的做法一时难以深入人心。 (3)从经济基础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时,法国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资产阶级的力量还不够强大,民主共和派的做法没能受到大多数民众的欢迎。 (4)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拿破仑的军事独裁统治越来越不符合时代精神,广大人民也越来越拥护共和制度,共和制终于战胜君主制,1875年宪法的制定,使共和制在法律上最终确立。,考点四、德意志帝国君
18、主立宪制的确立: 一、确立背景:德意志统一的完成(18641871年) (一)原因:德意志四分五裂的政局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二)统一的方式:三次王朝战争。 (三)完成标志: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 二、确立标志: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 (一)德意志帝国宪法主要内容: 1、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 (1)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帝国元首和军队统帅,可以召集和解散议会。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签署、颁布和废除帝国法律;在财政和军事问题上享有否决权。 (2)首相:政府首脑,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 (3)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但只有参与制定法律和
19、预算的职能,权力较小。对政府没有监督作用。 2、确立联邦制国家结构:实行联邦制,帝国政府掌握大权,各邦保留一些自主权。,(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历史作用: 1、标志着德国君主立宪制度确立。 2、有利于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三、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特点: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皇权至上),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资产阶级代议制(行政权与立法权没真正分开,立法机关不能有效监督政府) 四、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特点的原因: 经济根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 历史根源:德国统一的道路是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形式,封建势力并没有清除。 思想根源:专制思想根深蒂固。 五、对德国君主立宪制的评
20、价: (一)进步性:1、完成了国家统一,确立了代议制民主。 2、推动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使德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二)局限性:1、德国君主立宪制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2、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知识拓展: 1、德、英两国君主立宪制的比较,2.法国议会制共和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比较:,造成法、德两国政体不同的原因: 从两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来看,法国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大革命),彻底扫除了封建势力;而德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实现了统一,保留了较浓厚的封建残余。,3.近代资本主义代议制的不同类型、确立方式及标志:,比较法认识英、美、法、德代议制的特点:,1、19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版历史 高中新教材 高一历史 高考历史 历史专题 历史设计 历史学案 历史课件 历史精练 精品历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