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辅:高考化学复习之化学平衡.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教辅:高考化学复习之化学平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辅:高考化学复习之化学平衡.ppt(1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6讲化学平衡,考纲导视,基础反馈 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2H2O,2H2O2为可逆反应(,)。,(2)二次电池的充、放电为可逆反应(,)。,(3)可逆反应不等同于可逆过程。可逆过程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而可逆反应属于化学变化(,)。,(4)化学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是指 同一物质的消耗速率和生成速率相等,若用不同物质表示时,,反应速率不一定相等。(,)。,(5)一个可逆反应达到的平衡状态就是这个反应在该条件,下所能达到的限度(,)。,(6)化学反应的限度可以通过改变反应条件而改变(,)。,(7)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化学反应速率一定改变;化学反应
2、,速率改变,化学平衡也一定发生移动(,)。,(8)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此时 v放减小,v吸,增大(,)。,答案:(1),(2),(3),(4),(5) (6),(7),(8),HQ kJmol1(Q0),充分反应,2向含有 2 mol 的 SO2 容器中通入过量氧气发生 2SO2(g),O2(g),2SO3(g),后生成 SO3 的物质的量_2 mol(填“”或“”, 下同),SO2 的物质的量_0 mol,转化率_100%,反 应放出的热量_Q kJ。,答案:,考点一,化学平衡状态,【知识梳理】 一、化学反应的方向,1.自发反应。,无需外界帮助,在一定条件下_就能自发进行的反应
3、称为,自发反应。,2.判断化学反应方向的依据。,正反应,逆反应,要正确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是否能自发进行,必须综合考虑 反应的_、_以及_。,3.可逆反应。,同时,小于,焓变,熵变,温度,二、化学平衡状态 1.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 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当_ _,反应混合物中_ 的状态是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状态是该条,件下的该反应进行的最大限度。,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v正v逆0),2.建立过程。,最大,逐渐减小,逐渐增大,在一定条件下,把某一可逆反应的反应物加入固定容积的 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如下:,以上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3.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4、。 (1)逆:研究对象必须是_。 (2)等:化学平衡状态建立的条件是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即_。,可逆反应,v(正)v(逆)0,(3)动:动态平衡,即正反应、逆反应仍在进行,只是速率 相等。 (4)定:在平衡体系中,混合物中各组分的_保持一,定。,浓度,(5)变:化学平衡是有条件的,当外界条件改变时,化学平 衡就会发生移动。,【考点集训】 例 1在容积为 1 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可以证明可逆反应,N23H2,2NH3 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c(N2)c(H2)c(NH3)132 B.一个 NN 断裂的同时,有 3 个 HH 生成 C.其他条件不变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5、D.v正(N2)2v逆(NH3),解析:c(N2)c(H2)c(NH3)132不能说明各物质的 浓度不变,不一定为平衡状态,故 A 错误;一个 NN 断裂的 同时,有 3 个 HH 生成,说明正逆反应速率是相等的,达到,不变,密度始终不变,所以密度不变的状态不一定是平衡状态,,故C错误;v正(N2)2v逆(NH3)时,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未达 到平衡,故 D 错误。,答案:B,归纳总结,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续表),(续表),例2(2016 年四川绵阳诊断)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实现燃煤烟气中的硫的回收:SO2(g)2CO(g),2CO2(g)S(l),H0。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 2
6、 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 1 mol SO2 和 n mol CO 发生反应,5 min 后达到平衡,生成 2a mol 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2 min的平均速率v(SO2)0.1a molL1min1 B.当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平衡后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从容器中分离出部分硫,平 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平衡后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和加入催化剂,SO2 的转化率均增大,解析:根据方程式可知,生成2a mol CO2的同时,消耗a mol SO2,其浓度变化量是0.5a molL1,所以反应前5 min的平均,平均速率大于0.1a mol
7、L1min1, A 错误;根据方程式可知, 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的可逆反应,因此当混 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时,可以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 正确;S 是液体,改变纯液体的质量,平衡不移动,C 错误;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SO2 的 转化率降低,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状态,转化率不变,D 错误。 答案:B,例3某温度下,将2 mol CO与5 mol H2的混合气体充入 容积为 2 L 的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经过 5 min 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转移电子 6 mol。 (1)该反应的平衡
8、常数为_,v(CH3OH)_mol,L1min1。若保持体积不变,再充入2 mol CO和1.5 mol,CH3OH,此时 v(正)_v(逆)(填“”“”或“”)。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再增加2 mol CO 与 5 mol H2, 达到新平衡时,CO 的转化率_(填“增大”“减小”或 “不变”)。,a.CH3OH 的质量不变,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c.v逆(CO)2v正(H2),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改变,(4)在一定压强下,容积为 V L 的容器充入 a mol CO 与,2a mol 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平衡转化率与温度、 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9、。则 p1_p2 (填“大于”“小于”或 “等于”,下同)。H_0,该反应在_(填“高温” 或“低温”)下能自发进行。,(5)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的是_。,a.及时分离出 CH3OH 气体 c.增大 H2 的浓度,b.适当升高温度 d.选择高效催化剂,解析:(1)某温度下,将2 mol CO 与5 mol H2 的混合气体充 入容积为2 L 的密闭容器中,经过5 min 后,反应达到平衡, 依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每转移4 mol 电子,消耗CO 物质的量,为1 mol,则此时转移电子6 mol,消耗CO 物质的量,6 mol 4 mol,1 mol1.5 mol,,
10、CO(g)2H2(g),CH3OH(g),起始量/mol 变化量/mol 平衡量/mol,2 1.5 0.5,5 3 2,0 1.5 1.5,0.15 molL1min1。若保持体积不变,再充入2 mol CO和1.5,平衡正向进行,此时 v(正)v(逆);(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再增加2 mol CO 与5 mol H2,相当于增大压强反应。CO(g),2H2(g),CH3OH(g)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一氧化碳的转化率增大。(3)CO(g)2H2(g),CH3OH(g),H0,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正逆反应速率相同,各组分含量保
11、持不变,分析选项中变量 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H3OH 的质量不变,则物质的量 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 a 不符合;反应前后气体总 质量不变,总物质的量变化,当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不再改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 b 不符合;反应速率之 比等于化学方程式计量数之比,当满足2v逆(CO)v正(H2)时, 说明氢气的正逆反应速率相同,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而v逆(CO) 2v正(H2)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 c 符合;反应前后气,体总质量不变,容器体积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不 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 符合。(4)相同温度下,同一容,器中,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
12、应方向移动,则CO 的转化率增 大,根据图象可知,p1小于p2,温度升高,CO 的转化率减小, 说明升温平衡逆向移动,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 应,H0,反应的S0,低温下满足HTS0,即低温 下能自发进行。(5)及时分离出CH3OH,减少生成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但反应速率减小,故a 错误;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故b 错误;增大H2 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正向移动,故c 正确;选择高效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加快,衡 不移动,故d 错误。,答案:(1)3 0.15,(2)增大,(3)cd,(4)小于,小于,低温,(5)c,考点二,化学平衡常数,【知识梳理】 1.定义。 在一定温
13、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物平衡 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平衡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叫化 学平衡常数,简称平衡常数,用 K 表示。,2.对于反应:mA(g)nB(g),pC(g)qD(g),在一定温度,下达平衡,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_(固体和纯液体,,其浓度看作常数“1”不写入表达式)。,3.意义。,越大,越大,温度,K 值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_,正反应进行的程度 _。K 只受_影响,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 化无关。 注意:化学平衡常数是指某温度下某一具体反应的平衡常 数。若反应方向改变,则平衡常数改变;若方程式中各物质的 系数等倍扩大或缩小,尽管是同一反应,平衡常数也会改变。,【
14、考点集训】 例4(2015 年陕西铜川模拟)已知反应:CO(g)CuO(s),CO2(g)Cu(s)和反应:H2(g)CuO(s),Cu(s)H2O(g),在相同的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分别为 K1 和 K2,该温度下反应:,CO(g)H2O(g),CO2(g)H2(g)的平衡常数为 K。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对于反应,恒容时,温度升高,H2 的浓度减小,则该 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D.对于反应,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 的浓度一定减小 解析: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固体、纯液体不需要表示,,浓度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 应,焓变为负值,C 错误;对于反应,恒温恒容下
15、,增大压 强,平衡不移动,H2 的浓度不变,D 错误。,答案:B,例5(2016 年四川资阳模拟)某温度 T1 时,向容积为 2 L 的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 H2和I2(g),发生反应:H2(g),2HI(g),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表中,I2(g) t2t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0 mol H2,与原平衡相比,达到新平衡时I2(g)的转化率增大,H2的体积分数不变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的H2和I2(g)都为0.5 mol,达到平衡时n(HI)0.2 mol D.升高温度至T2时,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0
16、.18,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t1 时,,H2(g)I2(g),2HI(g),起始/mol 转化/mol 平衡/mol,0.9 0.1 0.8,0.3 0.1 0.2,0 0.2 0.2,t2 时,,H2(g) I2(g),2HI(g),起始/mol,0.5,0.5,转化/mol,x,x,2x,平衡/mol 0.5x,0.5x,2x,平衡时 n(HI)0.1 mol20.2 mol,故C 正确;升高温度至T2 时,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0.180.25,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 移动,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 D 错误。 答案:C,易错警示,1.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与浓度变化无关;若温度变化,能导致平
17、衡正向移动,则 K 变大,反之变小。,2.化学平衡常数是指某温度下某一具体反应的平衡常数。 若反应方向改变,则平衡常数改变;若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 等倍扩大或缩小,尽管是同一反应,平衡常数也会改变。 3.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中,只包括气体和溶液中各溶质的浓 度,而不包括固体或纯液体。一般而言,固体或纯液体浓度不 变或变化很小,可以看作一个常数,不在表达式中出现。,例 6(2015 年山东卷节选)合金贮氢材料具有优异的吸收氢,性能,在配合氢能的开发中起着重要作用。,(1)一定温度下,某贮氢合金(M)的贮氢过程如图所示,纵 轴为平衡时氢气的压强(p),横轴表示固相中氢原子与金属原子 的个数比(H/M)
18、。,在OA段,氢溶解于M中形成固溶体MHx,随着氢气压强的增大,H/M逐渐增大;在AB段,MHx与氢气发生氢化反应生成氢化物MHy,氢化反应方程式为zMHx(s)H2(g)=zMHy(s)H1();在B点,氢化反应结束,进一步增大氢气压强,H/M几乎不变。反应()中z_(用含x和y的代数式表示)。温度为T1时,2 g某合金4 min内吸收氢气240 mL,吸氢速率v_mLg1min1。反应()的焓变H1_0(填“”“”或“”)。,(2)表示单位质量贮氢合金在氢化反应阶段的最大吸氢量 占其总吸氢量的比例,则温度为T1、T2时,(T1)_(T2)(填 “”“”或“”)。当反应()处于图中 a 点时
19、,保持温度 不变,向恒容体系中通入少量氢气,达到平衡后反应()可能 处于图中的 _ 点(填“b”“c”或“d”),该贮氢合金可通 过 _或_的方式释放氢气。,答案:(1),2 yx,30 ,(2) c,加热,减压,氢速率v240 mL2 g4 min30 mLg1min1;因为T1(T2);处于图中a点时,保持温度不变,向恒容体系中通入少量氢气,氢气压强的增大,H/M逐渐增大,根据图象可能处于c点;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可以通过加热,使温度升高或减小压强使平衡向左移动,释放氢气。,例 7工业上合成氨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N2(g),3H2(g),2NH3(g),H92.44 kJmol1;其
20、部分工艺流,程如图: 反应体系中各组分的部分性质见下表:,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_, 随着温度的升高,K 值_(填“增大”“减小”或 “不变”)。,(2)平衡常数 K 值越大,表明_(填字母)。 A.N2 的转化率越高 B.NH3 的产率越大,C.原料中 N2 的含量越高 D.化学反应速率越快,(3)对于合成氨反应而言,下列有关图象一定正确的是,_(填字母)。,解析:(1)工业上合成氨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N2(g),3H2(g),2NH3(g)H92.44 kJmol1,平衡常数K,平衡常数减小。(2)平衡常数 K 值越大,反应正向进行的程度越 大,N2
21、 的转化率越高,故A 正确;反应正向进行,生成的NH3 越多,NH3 的产率越大,故B 正确;反应正向进行,原料中N2 的含量减少,故C 错误;平衡常数越大,说明正向进行程度越 大,但化学反应速率不一定越快,故D 错误。(3)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氨气的体积分数减小,但反应到达平衡的时间 缩短,故 a 正确;反应到达平衡时,各物质浓度变化量之比等 于其计量数之比,氢气与氨气浓度变化量之比为32,故b 错 误;使用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但不影响平衡 移动,故 c 正确。,答案:,减小 (2)AB,(3)ac,考点三,化学平衡移动,【知识梳理】 1概念:达到平衡状态的反应在条件改
22、变后,平衡状态被 破坏的过程。 2过程。,3平衡移动方向与反应速率的关系。,(1)v正_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v正_v逆,平衡不移动。 (3)v正_v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4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1)外界条件。,在一定条件下:aA(g)bB(g),mC(g) H,达到了平,衡状态,若其他条件不变,改变下列条件对平衡的影响如下:,(2)勒夏特列原理。 也叫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 _),平衡将向着能够_这种改变的 方向移动。简单讲,改变条件,平衡移动方向是能削弱这种改 变的方向。勒夏特列原理也适用于溶解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温度、压强以及浓
23、度,减弱,【考点集训】,A.溴水中有下列平衡: Br2H2O,HBrHBrO,加入,AgNO3 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 B.合成 NH3 反应,为提高 NH3 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相对 较低温度的措施 C.高压比常压有利于合成 SO3 的反应,CO2(g) NO(g) 平衡体系增大压,D. 对 CO(g) NO2(g) 强可使颜色变深,解析:溴水中存在平衡:Br2H2O,HBrHBrO,加入,A不符合题意;N2(g)3H2(g),2NH3(g) H0,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有利于提高氨的产 率,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 不符合题意;2SO2(g),O2(g),2S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辅 高考 化学 复习 化学平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