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安1011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新人教版会员独享 .doc





《福建省南安1011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新人教版会员独享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南安1011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新人教版会员独享 .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南安一中2012届高二年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卷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古代诗文阅读(33分)(一)默写(8分)1、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 。2、 ,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3、 ,钟鸣鼎食之家; ,青雀黄龙之舳。4、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 , ,有所希冀。(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7题。(12分)廖刚字用中,南剑州顺昌人。宣和初,自漳州司录除国子录,擢监察御史。时蔡京当国,刚论奏无所避。以亲老求补外,出知兴化军。钦宗即位,以右正言召。丁父忧,服阕,除工部员外郎,以母疾辞。绍兴元年,盗起旁郡,官吏悉逃去,顺昌民以刚为命。刚喻从盗
2、者使反业,既而他盗入顺昌,部使者檄刚抚定。刚遣长子迟喻贼,贼知刚父子有信义,亦散去。寻召为吏部员外郎,言:“古者天子必有亲兵自将,所以备不虞而强主威。愿稽旧制,选精锐为亲兵,居则以为卫,动则以为中军,此强干弱枝之道。”又言:“国家艰难已极,今方图新,若会稽诚非久驻之地。请经营建康,亲拥六师往卫固守计,以杜金人窥伺之意。”丁母忧,服阕,复拜给事中。刚言:“国不可一日无兵,兵不可一日无食。今诸将之兵备江、淮,不知几万,初无储蓄,日待哺于东南之转饷,浙民已困,欲救此患莫若屯田。”因献三说,将校有能射耕,当加优赏,每耕田一顷,与转一资,百姓愿耕,假以粮种,复以租赋。上令都督府措置。时朝廷推究章惇、蔡卞
3、误国之罪,追贬其身,仍诏子孙毋得官中朝。至是章杰自崇道观知婺州,章仅自太府丞提举江东茶盐事。刚封还诏书,谓即如此,何以示惩,乃并与祠。时徽宗已崩,上遇朔望犹率群臣遥拜渊圣,刚言:“礼有隆杀,兄为君则君之,己为君则兄之可也。望勉抑圣心,但岁时行家人礼于内庭。”从之。郑亿年与秦桧有连而得美官,刚显疏其恶,桧衔之。金人叛盟,刚乞起旧相之有德望者,处以近藩,桧闻之曰:“是欲置我何地耶?”改工部尚书,而以王次翁为中丞。初,边报至,从官会都堂,刚谓亿年曰:“公以百口保金人,今已背约,有何面目尚在朝廷乎?”亿年奉祠去。明年致仕。以绍兴十三年卒。 (节选自宋史廖刚传)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4、是( )A丁父忧,服阕,除工部员外郎 丁:遭逢B部使者檄刚抚定 檄:文告C刚遣长子迟喻贼 喻:开导D刚显疏其恶,桧衔之 衔:怀恨在心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廖刚是南剑州人,任监察御史时正值蔡京当权。他敢于直言,奏事议论无所避忌。又很孝顺双亲,以亲老求往地方任职,父亲去世后又因母病辞任工部员外郎。B.廖刚认为古代天子亲自率军,是为防备不测增强主威。当今也应精选亲兵,平时守卫,战时打仗。他又认为,当前国家危难,应率军往建康固守,防备金人入侵。C.廖刚提出国不可一日无兵,兵不可一日无食,如今诸将率领部队布于江淮之间,人多粮少,因而要重耕战、行屯田,将校若既能打仗又能
5、种田,应当给以优待。D.廖刚敢于直言。郑亿年因秦桧的关系而得美官,廖刚上疏奏其恶行,秦桧因此忌恨廖刚。金人叛盟,廖刚起用有德望的旧相,以遏制秦桧,又引起秦桧的强烈不满。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日待哺于东南之转饷,浙民已困,欲救此患莫若屯田。 (2)兄为君则君之,己为君则兄之可也。 8、请写出下面句子加点字的意思:(4分)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谏: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穷: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特: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矜: 9、请选出下面对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 )(3分)A善万物之得时 善:喜好、羡慕B敢竭鄙怀,恭疏短引 疏:书、撰写C而控于地而已
6、矣 控:投、落下D听臣微志,庶刘侥幸 听:听从(三)诗歌鉴赏(6分)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移居(其二) 陶渊明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注释:将:岂 纪:经营10、问: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了那种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11、下列各项中,对红楼梦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秦可卿过世之后,婆婆尤氏旧疾复发,不能打理事务,贾母向贾珍推荐凤姐办理丧事。凤姐应了此事,先总结
7、了宁府管理存在的弊端,然后命订造簿册、索要家口花名册。次日卯正二刻,凤姐过府打理事务,分派任务井井有条,威重令行。她以身作则,奖勤罚懒,不讲情面,把宁国府上下治理得服服帖帖。(第十三回)B、宝玉脸上沾着胭脂膏子去看黛玉,黛玉用帕子帮他擦去。宝玉闻见一股幽香,引来黛玉一番“俗香、暖香”的话来。宝玉乱挠黛玉胳肢窝逗乐并胡诌耗子精盗香芋的故事给黛玉听,使其不致睡出病来。C、“如今大了,你就不愿读书去考举人进士的,也该常常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将来应酬世务,日后也有个朋友。”贾宝玉最讨厌别人劝自己学习“仕途经济的学问”,当史湘云讲出上面的话后,宝玉不顾其脸面,抬脚就走,
8、让宝钗下不了台。D、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贾母宴于大观园;席间凤姐鸳鸯有意撮弄刘姥姥,逗大家发笑;刘姥姥非常配合,贾府上下一片笑声。E、你我只该做些针黼纺织的事才是,偏又认得了字,既认得了字,不过那正经的看也罢了,最怕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大观园之宴行酒令,黛玉把自己读到的西厢记牡丹亭中的词句说出来;宝钗发觉,将黛玉教育了一番,黛玉口中虽称“是”,心中却不服宝钗。12、简述题(二选一)(5分)据史载,旧时广东一带的少女,二人或
9、多人结为异性姐妹者,称为结“金兰契”,请简述钗黛“金兰契互剖金兰语”的情节。“比通灵金莺微露意”,莺儿的一句话兆出了“金玉良缘”之说,请简述这件事。答:选( )题(100 字左右)100(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孟子谓蚳蛙曰:“子之辞灵丘而请士师,似也,为其可以言也。今既数月矣,未可以言与?”蚳蛙谏于王而不用,致为臣而去。齐人曰:“所以为蚳蛙则善矣;所以自为,则吾不知也。” 公都子以告。 曰:“吾闻之也: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注】蚳蛙:齐国大夫。灵丘:齐国邑名。士师:官名,掌禁令、诉讼、刑法,为古代法官之通称。
10、13、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蚳蛙转换职位是为了可以接近国君,劝谏国君做一些能做的事,但是孟子认为已经过了好几个月,他都没动静,似乎没有尽到责任。B、齐人对蚳蛙的评价很高,认为他虽然向齐王进谏而不被采纳,即使还在任上,也算是尽到了责任了,而孟子则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C、齐人认为孟子要求别人甚高,而自己却好像无所作为,孟子也在齐国担任客卿,应该表现一下,如果齐王不采纳,就可以辞职。D、孟子认为有官职的人无法尽责就该辞职;有进谏责任的人,无法尽责也该辞职。他既无官职,又无进谏的责任,所以觉得进退自如。14、结合文本,谈谈你对孟子的“绰绰有余”的理解。(3分) 三、现代文
11、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中国的桃花文化桃花,作为一种自然物,本来不具有“文化”的涵义。但是,桃花以它俏丽的色彩、缤纷的落英触动了中国人的某种情绪和情感,被渗透,融汇了审美主体的心理因素,并且作为人们共同认可的一种信息载体,世世代代承袭相传,于是,如同中国的“梅文化”、“菊文化”一样,“桃花”也成为我们民族集体记忆和心理深层的积淀物,形成了中国的“桃花文化”。 中国的“桃花文化”和女性有不解之缘。早在先秦的诗经周南中,就有一首关于桃花的诗。“桃之夭夭”,描写茂盛、火红的桃花,并用桃花来比喻年轻美貌的女子。春秋时代,息国的国君夫人息妫容貌美丽,被
12、人称作“桃花夫人”。唐代的崔护在京都郊游,邂逅一少女,次年再访,人去桃花在,崔护感伤不已,题诗慨叹,“人面桃花相映红”一句就成了千古名诗。还有清初孔尚任的著名悲剧桃花扇,曹雪芹在红楼梦里为有黛玉葬花写的葬花辞和桃花行。源远流长的桃花文化,从古代诗经一直唱到今天那桃花盛开的大江南北。 在中国,“桃花文化”是非常普遍的一种文化现象,在民间吉祥喜庆活动,特别是恋爱、婚姻这类人生喜庆之事里,桃花是“尚红”礼俗的主要角色。桃花坞、桃花酒、桃花运,包含“桃花”一词的人名地名更是不胜枚举。我国由历史沿袭形成众多的桃花观赏景点,早春二月,人们踏青采撷归来,多是几枝早开的桃花。至于与桃树桃花桃实相关的文化现象,
13、几乎无处不在:传说桃都山有一巨大的桃树叫“桃都”,上有天鸡,天鸡一叫,天下的雄鸡也跟着叫。在中国神话中,仙桃又是长寿的象征,神话中的王母娘娘有“蟠桃宴”。桃树可家植于屋前舍后,更多的是漫山野生,人们又用“桃李满天下”比喻老师的学生之多 那么,中国桃花文化为何如此独特呢? 桃花文化,反映了中国文人的自然观。大自然最美的季节是万物复生、欣欣向荣的春天,中国文人对春天倾注了十分炽热的情感,“咏春”的诗文特别发达。而春天又美在桃花盛开的时节,于是,自我们所能见到的诗经始,铺陈春景,不能不写桃花。永恒的自然界,极富生命力的桃花,激发了中国文人的艺术想象力和热爱生活的心愿。中国文人把自然界的桃花作为自己的
14、生命、自己的本质力量和自己情感意识的对应物加以抒写。他们借桃花歌颂自然美、劳动美、创造美,表达对永恒自然和永恒生命的向往。 桃花文化还渗透着“儒与庄禅互补”的文化精神。“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中国文人两种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文化心理。一方面,他们要身体力行,去实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经世致用”的人生理想;另一方面,由于现实不断击碎他们的理想之梦,于是造成了他们的失落心理,他们只好“穷则独善其身”,寄情山水,回归田园,在庄禅的境界中求得精神上的休憩和解脱。于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他自己,也为与他一样的失意文人创造了一个虚幻的理想世界。桃花源作为中国文人的精神栖息之所,世世代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南安1011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新人教版会员独享 福建省 南安 1011 语文 上学 期中考试 新人 会员 独享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