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山东省菏泽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初中语文 .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03年山东省菏泽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初中语文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3年山东省菏泽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初中语文 .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03年山东省菏泽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与运用(每题2分,共14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鲁西南大地平坦如d (),资源丰富;菏泽牡丹姹()紫嫣()红,幽香四y (),沁()人心脾()。菏泽人正在利用本地优势zho()商引资,发展经济。一幅气势磅b ()、前景迷人的菏泽远景规划图已展现在世人面前。2、下列四个括号内应填写的一组词语是()长城的城墙是黑灰色的,浓重中透着一种甲;故宫的宫墙是朱砂色的,深沉中显出一种乙。它们毕竟都已成为历史。我更喜欢的是近年来并肩崛起的新楼宇和那些纵横飞扬的立交桥,它们的色彩趋于明快、丙、奔放,因而也更使人感到丁。甲乙丙丁A冷峻威严
2、热烈亲近B冷静威力热忱亲密C冷清威势粗犷亲热D冷寂威风绚丽亲切3、清朝禁烟英雄林则徐有这样两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下面对这两句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苟”表假设,是“假如”、“如果”的意思。B“以”在这里是“付与”的意思,“生死以”是说把生与死交给国家。C“岂”表反诘,是“怎么”的意思;“之”代指“祸”与“福”。D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假如对国家有利,我可以把生死交给国家,怎么能因个人利益而避福趋祸呢?4、在下面的空格中填两个成语,再现我国全民防治“非典”(SARS)的情景。“非典”(SARS)凶猛袭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全国上下, , ,科学防治,战胜“非典”,打
3、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目前,我们已取得了这场战争的决定性胜利。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B高考失败,小镜伤心极了,他多么希望知心朋友和他分享这无限的苦恼啊!C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人类就一直面临着两种挑战,一是来自人类本身,一是来自大自然。D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着。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桃花源记和五柳先生传的作者都是陶渊明。B哥白尼是我国科学家茅以升为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写的一篇传记。C藤野先生、孔乙己和一面都是鲁迅先生的作品,鲁迅自传是鲁迅先生记自己生平经历的一篇文章。D皇帝的新装、卖火柴
4、的小女孩、古代英雄的石像、丑小鸭都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脍炙人口的童话作品。7、诗词填空: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用,两句诗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深意。辛弃疾在破阵子一词中用,两句写出了将帅用牛肉犒劳部下,塞外边境响起军乐和战歌声的悲壮场面。二、文言文阅读(10分)(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6分)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8、解
5、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吴广素爱人。尉果笞广。广故数言欲亡。陈胜佐之。9、“以激怒其众”中“以”字和下列句子中哪一项的“以”字意思相同?(2分)()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B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C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D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10、翻译“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译文:。(二)课外阅读。请借助注释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2题。(4分)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之,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
6、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注释:管仲、隰(x )朋:都是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的大臣。孤竹:商、周时期的一个小国家。不难:不惜,不耻。11、“乃掘之”中的“乃”与下文哪句中的“乃”字意思相同?(2分)()A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B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D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12、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2分)()A、老马之智可用也。老马的智慧可以利用啊。B、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北面,夏天住在山的南面。C、蚁壤一寸而仞有水。蚁壤高达一寸,下面一仞的地方就有水。D、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老蚁
7、。凭管仲的圣明和隰朋的智慧,到他们有所不知的时候,不耻向老马、老蚁学习。三、现代文阅读(共36分)(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6题。(10分)也许有人会说,知识和道理,可以从书上读到,老师也会给我们讲解,只要努力学习,牢牢记住就成了,何必多问?说这话,大概自以为是。可是仔细想想,就会看出漏洞。第一,书本的记载,老师的讲解,大都是前人思想和研究的结果。可是世界是天天在变动,在进步的。变动和进步又不断地给我们带来许多新道理,新知识,新问题,往往不是前人留下的知识和道理所能包含的,有时甚至彼此冲突。假使墨守旧说,不能发问,那怎样能研究,文明又怎样能进步呢?其次,知识和道理,是各个人研究出
8、来的。各个人或少数人的见识有限,不免要弄出错误来。而各种知识和道理,经过传播,往往会有歪曲和失实的地方。我们若是一味而吸取,不去审问,岂不会把错的、伪的当作了对的、真的,使那些对的、真的反而永不可见?再说,即使我们所吸取的都是真的、对的,经过反复的审问,真的自会益见其真,对的自会益见其对。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得到切实和透彻的了解,获得正确的定论。更进一步说,求知识明道理,不光是懂得了、记住了就算完事,更要紧的,是把知识和道理贯穿到生活和习惯里去。必须这样,知识和道理才能让我们终身受用,才不会失去学习的价值。怎样贯穿到生活和习惯里去呢?第一步就要把书本上看到的,从教师那里听到的,同实际生活里的事物
9、参照比较。以参照比较中,发问是最重要的。发现的问题越多,对于事物一定看得越清楚;同时对于自己的所学也一定更有把握,知道怎样把它安排到生活里去。你忍心让你的智慧之门永闭吗?你愿意永远盲目地让别人带着你走吗?你愿意永远只做两脚书柜吗?假如你的答复是否定的,那么,你万不可忘记带那把钥匙,你得能发问,勤发问。1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意思是(2分)自以为是墨守旧说审问A正确黑色慎重B正确墨子详尽;细密C这;这个黑色慎重D的确墨线详尽;细密14、节选的这段课文可以看成是独立成篇的驳论文,作者在这段文字中反驳了什么论点?(可以引原文,也可以自己归纳)(2分)答:15、根据你对第段的理解,谈谈“两脚书柜”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03年山东省菏泽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初中语文 2003 山东省 菏泽市 中等学校 招生 考试 初中语文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