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三化学140分突破第一轮复习资料(50课时·打包下载!) 第6课时doc--高中化学 .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0届高三化学140分突破第一轮复习资料(50课时·打包下载!) 第6课时doc--高中化学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届高三化学140分突破第一轮复习资料(50课时·打包下载!) 第6课时doc--高中化学 .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第6课时 化学中常用计量 (A卷)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考测点导航1复习化学中常用计量的总体要求是概念的理解要深化,同时还应注意概念的前后联系和以物质的量为中心各化学计量相互关系的理解。2通过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的练习与剖析,培养思维的变通性、针对性、精确性。因为凡是有关微粒数、质量、气体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都是以物质的量为中心来展开的,所以上述的量之间的比较和换算关键在于将其转化为基本物理量物质的量,然后分析比较。3掌握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有关物质的量,有关气体摩尔体积,有关物质溶解度,有关溶液浓度(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4掌握物质的量、摩尔质
2、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相应单位为mol、g mol-1、molL-1、Lmol-1)的涵义。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掌握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典型题点击1(2002.上海)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80g硝酸铵含有氮原子数为2NAB1L 1mol/L的盐酸溶液中,所含氯化氢分子数为NAC标准状况下,11.2L四氯化碳所含分子数为0.5 NAD在铜与硫的反应中,1mol铜失去的电子数为2 NA(本题属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常见题,每个选项都设有易疏忽的地方,能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依照阿伏加
3、德罗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B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C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D同温同体积下两种气体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 (该题着重考查学生对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的理解,答题时应注意“三同推一同”。)3若某氖原子的质量是ag,12C的原子的质量是bg,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氖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是12a/bB该氖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AgCWg该氖原子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W/(aNA)molDWg该氖原子所含质子数是10W/a(该题着重考查原子的真实质量、同位素的相对原
4、子质量及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应注意它们与物质的量之间的联系。) 4(98全国)将标准状况下的a升氯化氢气体溶于100克水中,得到的盐酸的密度为b g/cm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的浓度是 ( ) Aa/22.4 mol/L B1000ab/(22400+36.5a) mol/L Cab/22400 mol/L Dab/(22400+36.5a) mol/L (该题重点考查气体容于水所形成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答题时要特别注意溶液体积的求算。)5(2001.全国)在120时分别进行如下四个反应: A2H2S+O2 2H2O+2SB2H2S+3O2 2H2O+2SO2CC2H4
5、+3O2 2H2O+2CO2 DC4H8+6O2 4H2O+4CO2(1)若反应容积固定的容器内进行,反应前后气体密度(d)和气体总压强(p)分别符合关系式d前=d后和p前p后的是 ;符合关系式d前=d后和V前=V后的是 (请填写反应的代号)。(2)若反应在压强恒定容积可变的容器内进行,反应前后气体密度(d)和气体体积(V)分别符合关系式d前d后和V前V后的是 ;符合d前d后和V前V后的是 (请填写反应的代号)。(本题把两种不同条件下易混的d、p、V进行比较, 设计新颖,构思精巧,能很好地反映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明辨能力,提供的四个反应也各有千秋。) 新活题网站 1氖元素在自然界里含有两种同位素2
6、0Ne、22Ne,已知氖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20.2,则20Ne与22Ne的原子个数之比为 ( )A1:1 B9:1 C1:9 D5:1(本题考查近似相对原子质量的求算和应用)2某化合物1个分子中含有n个碳原子,此化合物的含碳量是40%,该化合物的式量是X的n倍,则X是( )A40 B30 C20 D36(本题根据分子中某原子的个数和质量分数来求算其相对分子质量)3已知碳有常见的同位素:12C、13C、14C,氧也有三种同位素:16O、17O、18O,由这六种微粒构成的二氧化碳分子中,其相对分子质量最多有 ( )A18种 B6种 C7种 D12种(本题先根据氧的三种同位素推出有六种氧分子,
7、再思考一下其相对分子质量的种数,进而得出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的种数)4由CO2、H2和CO组成的混合气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 则该混合气体中CO2、H2和CO的体积比为 ( )A29:8:13 B22:1:14C13:8:29 D26:16:57(本题考查相对密度的概念以及混合物中十字交叉法的应用)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盛有11克X气体(X的摩尔质量为44 g mol-1)时,压强为1104Pa。如果在相同温度下,把更多的气体X充入容器,使容器内压强增至5104Pa这时容器内气体X的分子数约为 ( )A3.31025 B3.31024 C7.51023 D7.51022(本题考查同温、同体
8、积下气体物质的量与压强的关系以及其物质的量与数目的换算的关系)6如果a克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克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式中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A22.4bc/aNA L B22.4ab/cNA LC22.4ac/bNA L D22.4b/acNA L(本题注意运用气体的分子数和其质量以及阿伏加德罗常数求算该物质的摩尔质量) 7(2003江苏)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常温常压下,11.2L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 B1.8 g的NH4+离子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A C常温常压下,48 克O3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AD2.4克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
9、子数为0.1NA8某固体仅由一种元素组成,其密度为5 g/cm3。用X射线研究该固体的结果表明:在棱长为110-7 cm的立方体中含有20个原子,则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最接近( )A32 B65 C120 D150(本题注意先由微观到宏观求出其体积,进而求出质量;然后从原子的角度由微观到宏观根据其摩尔质量求出质量再与前者进行联系)9假如把质量数为12的碳原子(12C)的相对原子质量定为24,并用以确定相对原子质量,以0.024Kg 12C所含的碳原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数值:浓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氧气的溶解度;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肯定不变的是( )A
10、B C D(本题重点考查相对原子质量的本质以及其分析应用) 10(2001全国)在100 mL 0.10 molL-1的 AgNO3溶液中加入100 mL溶有2.08 g BaCl2的溶液,再加入100 mL溶有0.010 mol CuSO4 5H2O的溶液,充分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最终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B最终得到的白色沉淀是等物质的量的两种化合物的混合物C在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0.02 molD在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0 mol/L11(2003江苏)质量分数为a的某物质的溶液m g与质量分数为b的该物质的溶液n g混合后,蒸发掉p g
11、水,得到的溶液每毫升质量为q g,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则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 Aq(am+bn)/c(m+n-p) Bc(m+n-p)/q(am+bn) C1000q(am+bn)/c(m+n-p) Dc(m+n-p)/1000q(am+bn)(本题重点考查溶液蒸发前后的浓度变化以及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12(2002上海)0.03mol铜完全溶于硝酸,产生氮的氧化物(NO、NO2、N2O4)混合气体共0.05mol。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能是( ) A30 B46 C50 D66(本题注意极值法的运用以及NO2与N2O4的平衡关系)13已知一个12C原子
12、的质量为akg,一个NO2分子的质量为bkg,一个N2O5分子的质量为ckg,则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本题考查微粒的真实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及其应用)14超导体为具有零电阻及反磁性的物质。以Y2O3、BaCO3及CuO为原料,经过烧结可合成一高温超导物质YBa2Cu3Ox。现欲合成0.50mol此高温超导体,依化学剂量比例需要Y2O3 mol ,CuO mol。15用氨碱生产NH4Cl 和Na2CO3的主要过程是:在饱和NaCl 溶液中,先通入足量的NH3气,然后再通入足量的CO2气体,析出NaHCO3晶体。主要反应有三步:NH3+CO2+H2O = NH4HCO3;NH4HCO3+
13、NaCl = NH4Cl+NaHCO3;2NaHCO3 = Na2CO3+CO2+H2O;若反应过程中无损失,CO2可重复使用。(1)通入的NH3和 CO2最适宜的体积比是(同温同压下) ;(2)实际生产中,反应过程中需补充H2O和NaCl,补充H2O和NaCl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16将一定量的氯酸钾和高锰酸钾的固体混合物充分加热,得到1792 mL(标准状况)气体。剩余固体物质经过必要的分离(不必考虑损耗),所得黑色难溶物质在强酸性条件下能氧化的Cl-(氧化为Cl2)正好等于从溶液里分离出来的氯化物所含的Cl-。原混合物中氯酸钾和高锰酸钾的质量分别是 、 。17在120、101.3Kpa的
14、条件下,有2LH2O(g) 、2LCO22LO2和2LHCl组成的混合气体.将此混合气体通过分别盛有过量Cu粉、C粉和Fe2O3粉末的三支灼热的反应管。假设不论三支反应管以何种顺序排列,气体通过每支反应管时都能充分反应(Fe2O3、CuO和HCl气体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问:(1)原混合气体中是否有一种(或几种)不可能再存在于尾气中?答: (填“有”或“没有”)。若有,它(或它们)是 (没有则不填)。(2)要使最后得到的气体都是还原性气体,则三支反应管排列的顺序必须满足:盛有 的反应管在盛有 的反应管之前。(3)若要使最后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最多,则三支反应管的排列顺序是(用反应管中盛装的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届高三化学140分突破第一轮复习资料50课时·打包下载! 第6课时doc-高中化学 2010 届高三 化学 140 突破 第一轮 复习资料 50 课时 打包 下载 doc 高中化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41705502.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