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试题(物理)--高中物理 .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0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试题(物理)--高中物理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试题(物理)--高中物理 .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海淀区高三年级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物 理 2009.11说明:本试卷共8页,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题号一二三总分14151617181920分数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分。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代表字母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1从地面以一定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小球从抛出点上升到最高点所用时间为t1,从最高点下落到抛出点所用时间为t2。若空气阻力的作用不能忽略,则对于t1与t2大小的关系,下列判断中
2、正确的是 ( )At1= t2 Bt1 t2 D无法断定t1、 t2哪个较大 图1QRSPABDC2如图1所示,直线AB和CD表示彼此平行且笔直的河岸。若河水不流动,小船船头垂直河岸由A点匀速驶向对岸,小船的运动轨迹为直线P。若河水以稳定的速度沿平行河岸方向流动,且整个河中水的流速处处相等,现仍保持小船船头垂直河岸由A点匀速驶向对岸,则小船实际运动的轨迹可能是图中的( )A直线P B曲线Q C直线R D曲线 S 图201v/ms-1t/s51015202253某同学站在电梯底板上,利用速度传感器和计算机研究一观光电梯升降过程中的情况,图2所示的v-t图象是计算机显示的观光电梯在某一段时间内速度
3、变化的情况(向上为正方向)。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05s内,观光电梯在加速上升,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B在5s10s内,该同学对电梯底板的压力等于他所受的重力C在10 s20s内,观光电梯在加速下降,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D在20 s25s内,观光电梯在加速下降,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4若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则在运动过程中 ( )A物体的动能可能不变 B物体的动量可能不变C物体的加速度可能不变 D物体运动的方向可能不变5图3(甲)所示为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A、B两点间做简谐运动的弹簧振子,图3(乙)为这个弹簧振子的振动图象,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4、)A在t0.2s时,弹簧振子可能运动到B位置B在t0.1s与t0.3s两个时刻,弹簧振子的速度相同C从t0到t0.2s的时间内,弹簧振子的动能持续地增加D在t0.2s与t0.6s两个时刻,弹簧振子的加速度相同AOB图3x/cmt/s5.0-5.000.20.40.60.81.0(乙)(甲)B图4A6如图4所示,跳水运动员最后踏板的过程可以简化为下述模型:运动员从高处落到处于自然状态的跳板(A位置)上,随跳板一同向下做变速运动到达最低点(B位置)。对于运动员从开始与跳板接触到运动至最低点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员到达最低点时,其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B在这个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一直在减
5、小C在这个过程中,跳板的弹性势能一直在增加D在这个过程中,运动员所受重力对他做的功小于跳板的作用力对他做的功7图5为一列简谐横波的波形图,其中实线是t1=1.0s时的波形,虚线是t2=2.0s时的波形,已知(t2t1)小于一个周期。关于这列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5 y/cm x/m02 10-104 6 8 10 A它的振幅为10cm,波长为8mB它一定是向x轴正方向传播C它的周期可能是4.0sD它的传播速度可能是10m/s图6AB地球8如图6所示,一航天器围绕地球沿椭圆形轨道运动,地球的球心位于该椭圆的一个焦点上,A、B两点分别是航天器运行轨道上的近地点和远地点。若航天器所受阻力可以
6、忽略不计,则该航天器( )A运动到A点时其速度如果能增加到第二宇宙速度,那么它将不再围绕地球运行B由近地点A运动到远地点B的过程中动能减小C由近地点A运动到远地点B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做正功D在近地点A的加速度小于它在远地点B的加速度图7AvB9如图7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倾角为的斜面体B处于静止状态,其斜面上放有与之保持相对静止的物体A。现对斜面体B施加向左的水平推力,使物体A和斜面体B一起向左做加速运动,加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加,直到A和B开始发生相对运动,关于这个运动过程中A所受斜面的支持力N,以及摩擦力f的大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增大,f持续增大 BN不变,f不变CN减小,
7、f先增大后减小DN增大,f先减小后增大PmQ图8MNv210如图8所示,在竖直平面有一个光滑的圆弧轨道MN,其下端(即N端)与表面粗糙的水平传送带左端相切,轨道N端与传送带左端的距离可忽略不计。当传送带不动时,将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光滑轨道上的P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物块以速度v1滑上传送带,从它到达传送带左端开始计时,经过时间t1,小物块落到水平地面的Q点;若传送带以恒定速率v2沿顺时针方向运行,仍将小物块从光滑轨道上的P位置由静止释放,同样从小物块到达传送带左端开始计时,经过时间t2,小物块落至水平地面。关于小物块上述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传送带运动时,小物块的落
8、地点可能仍在Q点B当传送带运动时,小物块的落地点可能在Q点左侧C若v1v2,则一定有t1t2D若v1v2,则一定有t1t2二、本题共3小题,共14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x2图9CABx111(4分)一物体沿平直轨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物体拖动的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迹,以此记录物体的运动情况。其中一部分纸带上的点迹情况如图9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测得A点到B点,以及A点到C点的距离分别为x13.20cm,x212.80cm,则在打下点迹B时,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为 m/s;物体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12(4分)在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
9、验中:(1)老师提供了体积相同且均为实心的木球、铝球和钢球,你认为应选择_球用来制作单摆进行实验。(2)若在某次实验中,测得单摆摆长为l、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的时间为t,则利用上述测量量和常数求重力加速度g的表达式为g=_。图1013(6分)某同学经查阅资料得知:弹簧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为EP=kx2,其中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x为弹簧的形变量。为验证这个结论,他找来一根劲度系数未知的轻质弹簧和已知质量为m的物块,事先测出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值。查,又查出当地重力加速度g的值。(1)在测量实验所用弹簧的劲度系k时,若只能选用一个测量仪器,则可以选择 。(2)在测出弹簧的劲度系数k和物块与水平面
10、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值之后,按照图10所示的方式进行仪器组装: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物块紧靠弹簧右端放置在水平面上,且与弹簧不拴接。在弹簧处于原长的情况下,标记物块左侧边缘(即弹簧右端)的位置O;然后用水平力推物块,将弹簧压缩,标记弹簧压缩最短时物块左侧边缘的位置A;然后突然撤去推力,弹簧将物块推出,物块滑行一段距离后停下,标记此时物块左侧边缘的位置B。测得OA之间的距离为x1,OB之间的距离为x2。在分析实验数据时,若算出 与 的值近似相等,便可视为成功验证了弹簧的弹性势能表达式。(用测得的物理量和已知物理量的符号表示)三、本题包括7小题,共5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11、,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4(7分)一名工人用F135N的水平力拉质量m=30kg的箱子,使箱子在水平地面上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箱子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25,取重力加速度g =10m/s2。求:(1)箱子运动过程中所受摩擦力的大小;(2)箱子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3)箱子由静止开始运动5.0s的位移大小。图11L15(7分)如图11所示,一质量m=0.20kg的滑块(可视为质点)从固定的粗糙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滑到斜面底端时速度大小v=4.0m/s。已知斜面的倾角=37,斜面长度L=4.0m, sin37=0.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试题物理-高中物理 2010 北京市 海淀区 三年级 第一 学期 期中 练习 试题 物理 高中物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