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物理二轮考点典型例题解析专题辅导1doc--高中物理 .doc
《2010年高考物理二轮考点典型例题解析专题辅导1doc--高中物理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高考物理二轮考点典型例题解析专题辅导1doc--高中物理 .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2010年高考物理二轮考点典型例题解析专题辅导1高三高考二轮复习-01质点的运动考点1机械运动、参照物、质点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参照物: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那个物体叫参照物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当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时,物体可作为质点。)是一个理想模型1.下列情况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 )A. 研究绕地球飞行的航天飞机B.研究汽车后轮各点运动时的车轮C.水平地面上放一只木箱,用力推它沿直线滑动,研究其运动情况的木箱D.研究自转时的地球2.甲、乙、丙三个人各乘一架飞艇。甲看到楼房匀
2、速上升,乙看到甲艇匀速上升,丙看到乙艇匀速下降,甲看到丙艇匀速上升。那么甲、乙、丙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可能的是( )A.甲、乙匀速下降,且 V乙V甲 ,丙停在空中 B.甲、乙匀速下降,且 V乙V甲 ,丙匀速下降 D.甲匀速下降,乙匀速上升,丙停在空中考点2位移和路程: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从物体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矢量。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3.一个沿半径为R的圆周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周期为T,线速度的大小为V,则物体在刚好运动半个圆周的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 )A. V B. 2R / T C. 2V / D. 以上三项都不是4. 如图所示,甲为某一横波在 t =1秒时
3、的图像,乙为参与该波动的P质点的振动图像。则再经过3. 5秒时P质点的路程和位移分别为( )A.1.4m,0 B.2.8m,0.2m C.1.4m,-0.2m D.2.8m,0考点3匀速直线运动、速度、速率、位移公式s = vt 、s-t图、v-t图5.如图,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A在原点东,B在原点西,由图线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两物体同时开始相向运动,出发时相距15米B.A的速度大小为2.5米/秒C.A、B两物体在运动的6秒内不能通过原点D.A、B两物体经4秒相遇,相遇位置在原点西方5米处6.海面上有一列沿某一方向传播的简谐波,波长为,波速为V,有一艘小船以速度u(u
4、 B. C. a是恒定的 D. a是随时间t变化的17.如图所示,半径为 r 的两个半圆形光滑金属导轨并列竖直放置,在轨道上左侧上方点MP间接有阻值为R 的电阻,整个轨道处在竖直向下的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两导轨间距为 L ,一电阻也为R,质量为m 的金属棒 ab 从MP处由静止释放,经过时间 t 到达导轨最低点CD时的速度为 u ,不计导轨的电阻,求:金属棒到达CD时,所受磁场作用力的大小。金属棒到达CD时,回路中的电功率。从MP到CD的过程不中,通过导体的电量。金属棒到达CD时的加速度的大小典型模型:自由落体18.一直杆长为1.45米,从某高处竖直自由下落,在下落过程中杆通过一个2
5、米高的窗口用时0.3秒,求:杆下端的初始位置到窗台的竖直高度为多少?竖直上抛19. 以初速V0竖直上抛一小球.若不计空气阻力,在上升过程中,从抛出到小球动能减少一半所经过的时间是( )(A) (B) (C) (D) 20当某物体竖直上抛的同时,另一物体从H米高处自由下落,它们到达某一位置时,速度大小都是V,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自由落体到达地面时速度大小为2V B.两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相同C.上抛物体上行的最大高度为HD.物体速度为V时的位置距地面3H/ 4105101520253035404545362v/( cms-1)t/10-1s纸带加速度的处理:21.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加
6、速直线运动的小车的加速度。如图给出了该次实验中,从0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纸带。其中0,1,2,3,4,5,6都为计数点。测得S1=1.40cm,S2=1.90cm,S3=2.38cm,S4=2.88cm,S5=3.39cm,S6=3.87cm。0123456S1S2S3S4S5S6(1)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点0,1,5,6时,小车的速度分别为:v0 =_cm/s,v1=_cm/s,v5=_cm/s,v6=_cm/s。 (2)请在图中作出速度时间图象,并由图象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_cm/s考点7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物体运动的性质由加速度决定:加速度得零时物体静止或做匀速运动;加速度恒定时物体做匀
7、变速运动;加速度变化时物体做变加速运动。物体运动的轨迹由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关系决定:速度与加速度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做直线运动;速度和加速度方向成角度时物体做曲线运动。两个互成角度的直线运动的合运动是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决定于它们的合速度和合加速度方向是否共线 ,常见的类型有:a=0: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a恒定:性质为匀变速运动,分为: v、a同向,匀加速直线运动;v、a反向,匀减速直线运动;v、a成角度,匀变速曲线运动(轨迹在v、a之间,和速度v的方向相切,方向逐渐向a的方向接近,但不可能达到。)a变化:性质为变加速运动。如简谐运动,加速度大小、方向都随时间变化。22.关于运动的
8、合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合运动的速度一定比分运动的速度大只要两个分运动是直线的,那么合运动一定是直线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不在一条直线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A. B. C. D.23.在速度为V,加速度为a的火车上的人从窗口上释放物体A,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车上的人看到物体的运动轨迹为( )A. 竖直的直线 B. 倾斜的直线 C. 不规则的曲线 D. 抛物线24水滴自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至落地前的过程中遇到水平方向吹来的风,则( )A风速越大,水滴下落的时间越长B风速越大,水滴落地时的瞬时速度越大C水滴着地时的瞬时速度与风速无关D水滴下落的
9、时间与风速无关典型问题1:连带运动问题解题原则是:把物体的实际速度分解为垂直于绳(杆)和平行于绳(杆)两个分量,根据沿绳(杆)方向的分速度大小相同求解。v25.如图所示,用汽车吊起重物G,汽车以速度V前进,当牵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时,重物上升速度为( )A. V B. Vcos C. V/cos D. Vsin典型问题2:过河问题 若用v1表示水速,v2表示船速,则:v1v2v过河时间仅由v2的垂直于岸的分量v决定,即t= d/v , 与v1无关,所以当v2岸时,过河所用时间最短。过河路程由实际运动轨迹的方向决定,当v1v2时,用三角形法则分析当它的方向与圆相切时,航程最短,设为S,由几何关系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年高考物理二轮考点典型例题解析专题辅导1doc-高中物理 2010 年高 物理 二轮 考点 典型 例题 解析 专题 辅导 doc 高中物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