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三化学高考考前20天备战冲刺系列专题14 图表、图像题 doc--高中化学 .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0高三化学高考考前20天备战冲刺系列专题14 图表、图像题 doc--高中化学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高三化学高考考前20天备战冲刺系列专题14 图表、图像题 doc--高中化学 .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专题14图表、图像题 图示题是指以图像、图形和表格为试题的信息来源,以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和化学实验等知识为载体,精心设计问题的一种信息处理和分析题。主要考查学生实验设计能力,数据读取、分析与处理能力,图像的识别与分析能力,运用数学工具能力,以及灵活运用一些重要化学概念、规律与原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图示形式主要有坐标图、表格图、流程图、模型图等。图表信息试题将成为近几年高考的亮点之一,下面就常见图示题的特点及解题策略谈几点看法。1、坐标图的特点及解题策略坐标图是用来显示某一变量(应变量)是如何随着另一变量(自变量)而变化的。其优点是不但显示了所测量的点,
2、还可以用来预测一些实验中没有测量的数值。解答时要求学生首先弄清楚自变量和因变量各代表什么样的化学量,然后根据化学知识分析概念图象数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具体步骤可以概括为“一明标”,“二析点”,“三识线”。2、表格题的特点及解题策略表格题是把经过整理的概念,物质的性质与用途、规律的形成过程和运用过程,以及伴随这些过程的科学探究方法有条理、有系统地编排在一定的表格里,以便确切而清晰地揭示和反映客观事物或过程的某种内在规律性或关联性。表格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记录表的形式,命题的内容主要是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渗透。特点为:围绕所探究的主题,以实验报告的形式分析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实验现象;或是对研究性课题的
3、实验目的,仪器,现象、假设、数据进行分析讨论,填写实验报告;或对实验记录的数据进行定量计算等。另一种是比较或归纳概括表,它是提供一个有序的框架,根据你所需要了解的特性对事物进行比较,或对同一问题进行归纳小结。特点是在表格中设置横标目和纵标目。横标目的内容是要比较的具有一定逻辑关系的几个化学量,纵标目的内容是作比较所依据的特性。相应的格子里则填每一件事物关于各个特性的信息。表格题解答的关键在于分析表格中已存在的文字信息点,了解图表的内容及答题方式,然后根据所示信息点,利用问句中的关键词语,在头脑中搜索相应的信息,提取问题的答案。一、化学平衡1化学平衡图象题的主要特点该类题目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多种图
4、象,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有关的知识规律进行分析考查。题目往往变化灵活,涉及内容要求高,特别注重对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的考查。2化学平衡图象题的解题方法和思路(1)解题思路看懂图象:要一看面(即看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二看线(即看线的走向、变化的趋势),三看点(即看线是否通过原点,两条线的交点及线的拐点),四看要不要做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五看定量图象中有关量的多少。联想规律:联想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作出判断:依题意仔细分析作出正确判断。(2)分析过程对于化学平衡的有关图象问题,可按以下的方法进行分析:认清坐标系,搞清纵、横坐标所代表的意义,并与勒夏特列
5、原理相结合。紧扣可逆反应的特征,搞清正反应方向是吸热还是放热;体积增大、减小还是不变;有无固体、纯液体物质参加或生成等。看清速率的变化及变化量的大小,在条件与变化之间搭桥。看清起点、拐点、终点,看清曲线的变化趋势。先拐先平。例如,在转化率时间图象上,先出现拐点的曲线先达到平衡,此时逆向推理可得该变化的温度高、浓度大、压强高。定一议二。当图象中有三个量时,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3)化学平衡综合图象的分类第一类:是物质的量(或百分含量或浓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这类题通常是根据某一可逆反应的曲线图象,判断有关的外界条件及可逆方程式中的相关量。解题时,既要考虑反应速率的快慢(拐点
6、出现的时间先后),又要考虑化学平衡的移动。第二类:是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图象,这类题通常是根据已知可逆反应及外界条件判断曲线图象的正确与否。解题时,要看清横坐标、纵坐标所代表的意义及曲线的变化趋势,把图象中描述的化学平衡移动与勒夏特列原理相对应。还要注意逆向思维。例1、 反应2X(g)+Y(g) 2Z(g)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在不同温度(T1和T2)及压强(P1和P2)下,产物Z 的物质的量(nz)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T1T2,P1P2 BT1P2 CT1T2,P1P2 DT1T2,P1P2 例2、右图是恒温下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
7、意图。下列叙述与示意图不相符合的是 ( )A.反应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B该反应达到平衡态I后,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 II C.该反应达到平衡态 I后,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 II D.同一种反应物在平衡态 I和平衡态 II时浓度不相等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速率-时间图像与化学平衡原理结合能力。A项,平衡态I和平衡态II表示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A正确;根据图像知,平衡态I时,改变条件,正反应速率瞬时增大,逆反应速率随时增大,但逆反应速率没有脱离原平衡点,即增大反应物浓度,使平衡态I到平衡态II,B项正确;若减少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
8、小于原平衡态速率,C项错误;增加反应物达到新平衡,物质浓度发生了变化,产物浓度增大,加入该反应物浓度增大,其他反应物浓度减小。 【点拨】解图像题的关键是理解图像含义,重点理解:点-原点、拐点、终点等;线-两轴表示含义、斜线、平台等。学会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移动因素与图像联系起来解答问题。例3、一定条件下,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1molX和1molY进行反应: 2X(g)Y(g)Z(g),经60s达到平衡,生成0.3mol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X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1mol/(Ls)B将容器体积变为20L,Z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C若增大压强,则物质Y的转化率减小
9、D若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反应的H0 二、元素周期表围绕元素周期表设计的图表数据型信息题不仅是一类情景新颖的能力型考题,也往往是各级考试中的“保留节目”。该类题的特点是:给出一个复杂实验的现象与数据图表,要求演绎其隐匿的化学规律。其解题思路是:依据图表给出的信息结合教材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的相应知识来确定。请同学们看下面的例题:例1: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表示一种化学元素。b hjac filmegd k (1)下列 (填写编号)组元素可能都是电的良导体。a、c、h b、g、k c、h、l d、e、f(2)如果给核外电子足够的能量,这些电子便会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高三化学高考考前20天备战冲刺系列专题14 图表、图像题 doc-高中化学 2010 化学 高考 考前 20 备战 冲刺 系列 专题 14 图表 图像 doc 高中化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