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金融理论与政策.pdf





《2.2金融理论与政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金融理论与政策.pdf(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二二. .中外信用理论研究成果的简要回顾与梳理中外信用理论研究成果的简要回顾与梳理 信用形式与投融资理论 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理论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理论 企业信用企业信用企业财务与资本结构理论企业财务与资本结构理论 居民信用居民信用家庭理财理论家庭理财理论 银行信用银行信用银行经营与管理理论银行经营与管理理论 国家信用国家信用财政与公债理论财政与公债理论 国际信用国际信用国际金融(跨国公司财务)理论国际金融(跨国公司财务)理论 二二. .中外信用理论研究成果的简要回顾与梳理中外信用理论研究成果的简要回顾与梳理 信用风险与管理理论 信用风险的管理理论与方法:
2、信用风险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围绕着信用风险的识别、度量和管围绕着信用风险的识别、度量和管 理,产生并运用了很多方法,如资产风险权重法、信贷矩阵系统;理,产生并运用了很多方法,如资产风险权重法、信贷矩阵系统; 风险的资本收益调整法、资产组合调整法、风险的资本收益调整法、资产组合调整法、 KMVKMV、 Credit risk+ 、 Credit Metrics等为代表的信用风险量化管理模型等为代表的信用风险量化管理模型 市场风险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市场风险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均值均值- -方差模型方差模型;系数法;缺口管系数法;缺口管 理模型;衍生工具风险的管理模型理模型;衍生工具风险的管理模型 综合
3、风险管理理论:综合风险管理理论:如在险价值法(如在险价值法(VaRVaR)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全面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 :TAMTAM模型模型 ,整合风险管理等,整合风险管理等 二二. .中外信用理论研究成果的简要回顾与梳理中外信用理论研究成果的简要回顾与梳理 信用制度与监管理论 信用制度安排:契约论;委托代理论信用制度安排:契约论;委托代理论 信用风险与危机:债务危机论;金融脆弱性理论信用风险与危机:债务危机论;金融脆弱性理论 监管必要性:监管必要性: 市场失灵论;信息经济学的解释市场失灵论;信息经济学的解释 二二. .中外信用理论研究成果的简要回顾与梳理中外信用理论研究成果的简要回顾与梳
4、理 信用与货币的关系:总量、结构与调控 信用活动与存款货币的创造:信用货币扩张理论信用活动与存款货币的创造:信用货币扩张理论 信用总量对货币供应的影响:信用膨胀与通货膨胀信用总量对货币供应的影响:信用膨胀与通货膨胀 信用形式结构对货币总量与结构的影响信用形式结构对货币总量与结构的影响 货币政策的调控:信用总量控制论货币政策的调控:信用总量控制论 信用与虚拟经济、实体经济的关系:脱实向虚信用与虚拟经济、实体经济的关系:脱实向虚 三、信用的发展与研究动态展望三、信用的发展与研究动态展望 信用发展的若干趋势分析 信用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 信用理论研究的主要动态 三、信用的发展与研究动态展望三、信用的发
5、展与研究动态展望 信用发展的若干趋势分析 信用非中介化信用非中介化 信用证券化信用证券化 信用信息化信用信息化 信用虚拟化信用虚拟化 信用国际化信用国际化 三、信用的发展与研究动态展望三、信用的发展与研究动态展望 信用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 信用数量与层次的不明信用数量与层次的不明 信用风险与危机及其国际传递信用风险与危机及其国际传递 信用的过度与债务危机信用的过度与债务危机 信息化和互联网发展中的信用犯罪信息化和互联网发展中的信用犯罪 三、信用的发展与研究动态展望三、信用的发展与研究动态展望 信用理论研究的主要动态 信用量的统计与测量信用量的统计与测量 信用的边界与限度信用的边界与限度 信用活动
6、中的合理杠杆比率信用活动中的合理杠杆比率 信用文化与信用行为规范信用文化与信用行为规范 信用风险的评估与管理信用风险的评估与管理 信用制度与普惠性信用制度与普惠性 信用的国际监管与统一标准信用的国际监管与统一标准 金金 融融 脆脆 弱弱 性性 理理 论论 演演 进进 框框 架架 马克思理论马克思理论 货币危机论货币危机论 货币因素论货币因素论 金融因素论金融因素论 宏观解释宏观解释微观解释微观解释 封闭封闭 经济经济 开放开放 经济经济 早期理论 金金 融融 脆脆 弱弱 性性 理理 论论 早期理论 坎铁翁(坎铁翁(RCantillonRCantillon)17551755年在年在论商业的一般性
7、质论商业的一般性质中对银行中对银行 的流动性风险进行了分析;的流动性风险进行了分析; 约翰约翰穆勒(穆勒(John John stuartstuart MillMill)18481848年在年在政治经济学原理政治经济学原理中中 对信用风险进行了研究;对信用风险进行了研究; 马歇尔(马歇尔(A Marshall)1923A Marshall)1923年在年在货币、信用和商业货币、信用和商业中对金融中对金融 风险进行了研究。风险进行了研究。 金金 融融 脆脆 弱弱 性性 理理 论论 K 马克思对金融脆弱性原理的分析 商品与货币的失衡原理:货币支付手段的风险、债务风险和通胀风商品与货币的失衡原理:货
8、币支付手段的风险、债务风险和通胀风 险;险; 生产过剩原理:供大于求导致支付风险、债务风险和信用风险;生产过剩原理:供大于求导致支付风险、债务风险和信用风险; 金融过剩原理:与生产过剩相伴的金融危机、由虚拟资本过度膨胀金融过剩原理:与生产过剩相伴的金融危机、由虚拟资本过度膨胀 而引发的独立性金融危机。而引发的独立性金融危机。 金金 融融 脆脆 弱弱 性性 理理 论论 金融因素论 (宏观层面) 凡勃伦(凡勃伦(T VeblenT Veblen)19041904年在年在商业周期理论商业周期理论所有者缺位所有者缺位 中分析了金融脆弱性的中分析了金融脆弱性的3 3个原因;个原因; 哈耶克哈耶克(F A
9、 Hayek)1933(F A Hayek)1933年在年在物价与生产物价与生产中对信用膨胀而中对信用膨胀而 引起的金融危机进行了研究;引起的金融危机进行了研究; 霍特莱(霍特莱(R R HawteryHawtery)19371937年在年在资本与就业资本与就业中对银行信用危中对银行信用危 机进行了研究。机进行了研究。 金金 融融 脆脆 弱弱 性性 理理 论论 金融因素论(宏观层面) 费雪(费雪(IFisherIFisher)17551755年在年在论商业的一般性质论商业的一般性质中对银行的流中对银行的流 动性风险进行了分析;动性风险进行了分析; 明斯基(明斯基(H MinskyH Minsk
10、y)19681968年的金融脆弱性假说和金德尔伯格年的金融脆弱性假说和金德尔伯格 (CKindlebergerCKindleberger) 1978) 1978年的周期性假说从周期性理论解释了金年的周期性假说从周期性理论解释了金 融脆弱性;融脆弱性; 托宾托宾(J Tobin)1980(J Tobin)1980年提出的银行体系关键论阐明了银行体系在年提出的银行体系关键论阐明了银行体系在 债务债务- -通货紧缩中的作用;通货紧缩中的作用; 沃尔芬森沃尔芬森(M H Wolfson) (M H Wolfson) 的资产价格说阐释了资产价格下降的资产价格说阐释了资产价格下降 在债务在债务- -通货紧
11、缩中的作用。通货紧缩中的作用。 金金 融融 脆脆 弱弱 性性 理理 论论 金融因素论(微观层面) 戴蒙德(戴蒙德(DiamondDiamond)查里()查里(ChariChari)等在)等在8080年代中期后运用信息年代中期后运用信息 不对称理论分析了由于存款人信心动摇而引起的挤提所引致的不对称理论分析了由于存款人信心动摇而引起的挤提所引致的 银行危机银行危机 斯蒂格里茨(斯蒂格里茨(StiglitzStiglitz)魏斯)魏斯(Weiss)1981(Weiss)1981年从信息不对称引年从信息不对称引 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困境出发,分析了银行对借款人的筛选与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困境出发,分析了银
12、行对借款人的筛选与 监督的困难监督的困难; ; 米什金米什金(F (F MiskinMiskin,1991)1991)认为银行的道德困境会导致金融认为银行的道德困境会导致金融 资产的质量恶化,加剧风险。资产的质量恶化,加剧风险。 金金 融融 脆脆 弱弱 性性 理理 论论 货币因素论 弗里德曼(弗里德曼(M M FridmanFridman,19631963)卡甘()卡甘(CaganCagan,19651965)认为货)认为货 币量变动是金融脆弱性的主要原因;币量变动是金融脆弱性的主要原因; 施瓦茨(施瓦茨(SchwartzSchwartz,19861986)认为银行业恐慌是真实金融危机,)认为
13、银行业恐慌是真实金融危机, 当局只要提供通货可以避免危机;而金融资产恐慌是伪金融危当局只要提供通货可以避免危机;而金融资产恐慌是伪金融危 机,当局提供货币无济于事。机,当局提供货币无济于事。 伯南克伯南克(Bernanke(Bernanke,1983)1983)认为货币冲击通过对信贷市场和借款认为货币冲击通过对信贷市场和借款 人资产负债状况的影响加大风险。人资产负债状况的影响加大风险。 金金 融融 脆脆 弱弱 性性 理理 论论 货币危机论(开放经济条件下) 克鲁格曼(克鲁格曼(KrugmanKrugman)19791979年提出第一代货币投机性冲击的危机模年提出第一代货币投机性冲击的危机模 型
14、,强调政府宏观经济政策与维持固定汇率制度之间不可调和的矛型,强调政府宏观经济政策与维持固定汇率制度之间不可调和的矛 盾(不可能三角);盾(不可能三角); 奥伯斯菲尔德奥伯斯菲尔德(Obstfeld)1994(Obstfeld)1994- -9595年提出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认年提出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认 为政府和公众的博弈将出现多重均衡,阐释了货币危机具有自我实为政府和公众的博弈将出现多重均衡,阐释了货币危机具有自我实 现的性质。现的性质。 克鲁格曼克鲁格曼19981998年提出了第三代货币危机模型,认为脆弱的企业、金年提出了第三代货币危机模型,认为脆弱的企业、金 融体系和亲缘政治是亚洲货币危
15、机的主要原因。融体系和亲缘政治是亚洲货币危机的主要原因。 案例案例1 1:美国次贷危机与信用:美国次贷危机与信用 次贷危机的形成过程次贷危机的形成过程 贷款过多发放给信用等级低的个人是次贷危机的源头:贷款过多发放给信用等级低的个人是次贷危机的源头: 住房市场的泡沫使得银行的信贷条件更为宽松,住房市场的泡沫使得银行的信贷条件更为宽松,贷款发放银行将贷款资产打包后,贷款发放银行将贷款资产打包后, 发行资产支持债券,风险蔓延到商业银行以外的金融系统中。随着房市衰退,次级发行资产支持债券,风险蔓延到商业银行以外的金融系统中。随着房市衰退,次级 贷款还款压力激增,违约率上升,导致相关的衍生证券违约风险提
16、高,价值下降贷款还款压力激增,违约率上升,导致相关的衍生证券违约风险提高,价值下降 0707年年2 2月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发出盈利预警,月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发出盈利预警,4 4月倒闭月倒闭 0707年年7 7月,标普降低约月,标普降低约63.963.9亿美元次级抵押贷款债券评级,引发亿美元次级抵押贷款债券评级,引发0707年年7 7- -8 8月的金融市月的金融市 场动荡场动荡 发放次级房贷的银行受到冲击(资产减值和损失)发放次级房贷的银行受到冲击(资产减值和损失): : 0808年年2 2月美联储数据显示,房贷违约现象加剧,逾期还款率升至月美联储数
17、据显示,房贷违约现象加剧,逾期还款率升至4%4%,为,为20012001年以来年以来 最高水平最高水平 萌芽阶段:萌芽阶段:发展阶段:发展阶段:深化阶段:深化阶段:蔓延阶段:蔓延阶段:全面爆发:全面爆发: 0707年年3 3月至月至7 7月月0707年年8 8月至月至1212月月0808年年1 1月至月至2 2月月0808年年3 3月至月至7 7月月0808年年8 8月月 新 世 纪 金 融 公 司 破 产 、 新 世 纪 金 融 公 司 破 产 、 标 准 普 尔 下 调 次 级 债 评 标 准 普 尔 下 调 次 级 债 评 级 、 贝 尔 斯 登 旗 下 对 冲 级 、 贝 尔 斯 登
18、旗 下 对 冲 基 金 濒 瓦 解 基 金 濒 瓦 解 房 地 产 信 托 投 资 公 司 申 房 地 产 信 托 投 资 公 司 申 请 破 产 保 护 请 破 产 保 护 次 级 住 房 抵 押 贷 款 市 场 次 级 住 房 抵 押 贷 款 市 场 爆 发 危 机 爆 发 危 机 花 旗 和 美 林 相 继 爆 出 四 花 旗 和 美 林 相 继 爆 出 四 季 度 亏 损 季 度 亏 损 AIGAIG 冲 减 冲 减 150150 亿 美 元 次 级 亿 美 元 次 级 债 损 失 债 损 失 贝 尔 斯 登 濒 临 破 产 被 摩 贝 尔 斯 登 濒 临 破 产 被 摩 根 大 通
19、收 购 根 大 通 收 购 凯 雷 资 本 被 迫 清 盘 凯 雷 资 本 被 迫 清 盘 两 房 被 接 管 、 雷 曼 兄 弟 两 房 被 接 管 、 雷 曼 兄 弟 申 请 破 产 保 护 、 美 林 被 申 请 破 产 保 护 、 美 林 被 美 国 银 行 收 购 、 美 国 银 行 收 购 、 AIGAIG 被被 接 管 、 高 盛 和 摩 根 士 丹 接 管 、 高 盛 和 摩 根 士 丹 利 转 型 为 金 融 控 股 公 司 利 转 型 为 金 融 控 股 公 司 阶 段 划 分 阶 段 划 分 标 志 性 事 件 标 志 性 事 件 数 据 指 标 数 据 指 标 消费者信
20、心指数下降,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0808年年1212月份为月份为3838,创出历史最低水平,创出历史最低水平 20072007年年2 2月至月至20102010年年6 6月份,美国共倒闭银行月份,美国共倒闭银行348348家家 IMFIMF估计,次贷危机直接损失估计,次贷危机直接损失90009000亿美元左右亿美元左右 影 响 影 响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出现恶化现象,引起美国股市剧烈动荡;影响消费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出现恶化现象,引起美国股市剧烈动荡;影响消费 信贷和企业融资,进而损害美国经济增长信贷和企业融资,进而损害美国经济增长 世界经济一体化使得美国次贷危机席卷整个世界,对全球
21、经济的发展造成极其世界经济一体化使得美国次贷危机席卷整个世界,对全球经济的发展造成极其 严重的影响严重的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美国次贷危机 美国大型金融机构在次贷危机中损失情况美国大型金融机构在次贷危机中损失情况单位单位: :亿美元亿美元 华盛顿互惠 美国银行 花旗银行 美联银行 AIG 雷曼兄弟 美林证券 贝尔斯登 摩根士丹利 高盛 500 450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37 116 31 440 138 258 220 430 148 212 银行倒闭数目(家)银行倒闭数目(家)存款保险公司损失(亿元)存款保险公司损失(亿元)资产总额(亿元)资产总额
22、(亿元)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2010年2010年2009年2009年2008年2008年2007年2007年2006年2006年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157 140 25 3 0 241.8 364.33 157.08 1.130 921 1,708.67 3,735.89 26.03 0 次贷危机期间美国银行倒闭与损失概况图次贷危机期间美国银行倒闭与损失概况图 第一大投行: 高盛集团 第二大投行: 摩根士丹利(大摩) 第三大投行: 美林证券 第四大投行: 雷曼兄弟控股公司 第五大投
23、行: 贝尔斯登 次贷危机中 美国五大投行 命运揭示 转型为金融控股公司 被美国银行收购 申请破产保护 被摩根大通收购 开端开端: 2009: 2009 年年1212月,希月,希 腊主权评级腊主权评级 下调,希腊下调,希腊 债务危机随债务危机随 即愈演愈烈即愈演愈烈 蔓延:德国蔓延:德国 等龙头国开等龙头国开 始感到危机始感到危机 影响,欧元影响,欧元 币值、欧洲币值、欧洲 股市均大幅股市均大幅 下跌下跌 升级:欧洲各升级:欧洲各 国在是否援助国在是否援助 希腊上迟迟不希腊上迟迟不 定,定,4 4月月2727日,日, 希腊债务评级希腊债务评级 降为”垃圾级”降为”垃圾级” 阶 段 划 分 阶 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安学基础理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