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木兰诗》导学案 .doc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木兰诗》导学案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木兰诗》导学案 .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木兰诗导学案学习 目 标1、初步理解乐府民歌的特点,掌握对偶、排比等修辞方法。2、反复朗读,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3、翻译课文1-4自然节,积累文言词语,力争把前四自然节背诵下来。4、初步体会花木兰替父参军的情感。重 点目的2难 点目的3导 学方 法诵读法、 文言积累法 合作探究法 圈点批注法咨询 题 导 学 过 程时间预设师生行为及二次设计课前老师寄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清)顾炎武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陆游一、创设情境导入:【导语】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古代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参军的故事?千百年来,这位花木兰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的形
2、象,成为中国妇女学习的典范。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北朝民歌木兰诗讲述的确实是这故事。二、自读目的导向:【解题】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是人民群众的口头集体创作,通过文人润色后用文字记录下来。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为主,是当时北方民歌一种在立即演奏的军乐,由于乐器有鼓角,因此也叫“鼓角横吹曲”。木兰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叙事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一)根底知识学习,根本才能训练1112千万勿忘积累理解背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任务明确提高效率咨询 题 导 学 过 程时间预设师生行为及二次设计1、第一步
3、阅读:认准字形,读准字音,读出节拍和重音。机杼 可汗 鞍鞯 辔头 燕山胡骑 戎机 朔气 金柝 红妆著我旧时裳 傍地走2、第二步阅读,结合课文注释读明白全文,把握故事情节,理清诗歌脉络。【提示】这首叙事诗,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全诗分四个部分,用四字词语来概括段意。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3、第三步阅读,根天性背诵背诵指导化繁为简,各个击破法;领会意图,再现情节法;小组内接龙背诵)4、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卷卷有爷名 愿为市鞍马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关山度假设飞 朔气传金柝三、合作探究导学1、小组自主合作汇报,用本人喜爱的方式小组展示朗读。2、先自主翻译,然后小组交流。并积累出
4、相应的知识。3、诗歌开头为什么写木兰停机叹息,她想到什么?表现了木兰的什么性格?(在书上旁批)4、写木兰征战预备,为什么要分东西南北来写?有什么好处?5、木兰在战场上表现如何?你是怎么样得知的?6、“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是说将军都战死,壮士都归家了吗?假如不是,该如何理解?四、稳固提高导练:发放训练单,检查背诵五、课堂小结导评:用知识树来归纳本课要点42583检查预习结果养成自主学习适应理解课文内容在文中作出相应的批注先试着自主完成,有困难找同伴查材料处理在文中作出相应的批注白音昌中学七(下)花木兰第二课时导学案导学案(四周4课时)主 题木兰诗主备人孙海荣总课时17 第 节课 型综合处理课
5、授课人孙海荣时 间2020、3、22学习 目 标1翻译课文5-7自然节,积累文言词语,力争把5-7自然节背诵下来。2、通过探究,学习本诗表达详略得当,描写细腻传神,形象塑造真实感人的写作方法。3、反复诵读,分析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及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体会木兰替父参军的高尚情感及爱国热情。重 点目的1、难 点目的2导 学方 法诵读法 文言积累法 例如引导 圈点批注法 合作探究法咨询 题 导 学 过 程时间预设师生行为及二次设计课前老师寄语:一个人只要热爱本人的祖国,有一颗爱国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处理。什么苦楚,什么冤屈都受得了。冰心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木兰诗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木兰诗导学案 教案 人教版七 年级 下册 木兰 导学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