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重庆市中考语文B卷 .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6年重庆市中考语文B卷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重庆市中考语文B卷 .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重庆市2016年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语 文 试 题(B卷)(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分)A污秽(hu) 荒谬(mi) 溯流而上(su)B瑰丽(gu) 窥视(ku) 长途跋涉(b)C庇护(b) 铁锹(qi) 呕心沥血(u)D恬静(tin) 畸形(j) 惟妙惟肖(xio)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3分)A狂澜 篡夺 诚皇诚恐B和蔼 元宵 险象
2、叠生C松弛 憔悴 获益匪浅D絮叨 震憾 贻笑大方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3分)A聪明的重庆人因地制宜,依山建楼,跨水筑桥,让重庆呈现一种独特的美。B晚上,我悠闲地在花园里散步,明亮的路灯戛然而止,四周一片漆黑,原来是停电了。C课间十分钟,班上的“开心果”张晓松使尽浑身解数,搞怪逗乐,整个教室充满了快活的气氛。D留学生易文婷对故乡的思念与日俱增,收看央视国际频道成了她每天的必修课。4.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 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 的瞳仁;斗虎一样,是 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
3、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A飞动 闪耀 强健 B飞扬 闪耀 强壮C飞动 闪射 强壮 D飞扬 闪射 强健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A鲁迅的小说故乡写“我”与中年闰土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这里的“厚障壁”是指精神上的隔膜。B老舍的散文济南的冬天为我们深情地描绘出一个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般的世界。C奥楚蔑洛夫是法国作家契诃夫在变色龙中塑造的一个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典型形象。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出自儒家经典著作论语,它告诉了我们学思结合的道理。6.请从备选事物中任选一个,参照示例,仿写一句话,句式不限。(4分)示例:阳光:午后的阳光
4、穿枝拂叶而来,温柔地亲吻着我的脸庞。备选事物:月亮 枯叶 小溪事物: 仿写: 7.综合性学习(11分)请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答题。材料一:为解决山区高海拔地区中小学生冬季取暖问题,2015年6月,重庆市政府启动了“暖冬计划”。该计划实施范围是全市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小学校和公办幼儿园,涉及21个区县995所学校,受益学生21万余名。主要措施包括购置安装油灯、碳晶墙暖电热饭、电烤炉、暖风机、硅晶电热膜等取暖设备,少数有条件的学校可安装空调,不宜安装取暖设备的学校提供御寒所需衣服、鞋子、手套等物资。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投入8700多万元,为山区农村学生创造出安心学习的温暖环境。学生张薇说:
5、“现在教室安了油灯,像春天一样温暖。冬天再也不用提火盆上学了,手也不长冻疮了!”材料二:“暖冬计划”实施后,孩子们出于好奇,一下课就争先恐后地去触摸取暖片,很容易烫伤手或触电。老师一方面要担心学生的安全,另一方面还要担心取暖设备的保护问题。(1)根据材料一,简要介绍什么是“暖冬计划”。(50字以内)(4分)“暖冬计划”指 (2)根据材料二,按要求设计一个班级主题教育活动。(3分)活动主题: 活动形式一: 活动形式二: (3)张薇同学想给重庆市政府写一封感谢信,但又怕同学们说她出风头。要打消她的顾虑,你该怎么说?(4分)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一)古诗文积累8.古诗文默写(10分,每空
6、1分)(1)关关雎鸠, 。(诗经关雎)(2) ,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3)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4) ,关山度若飞。(北朝民歌木兰诗)(5)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6)自康乐以来,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7)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虽已辞官还乡仍心系国事的诗句是:“ , 。”(8)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自己想要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9-12题。(15分)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
7、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2)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3)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有删节)【注】1鄂版教材为句号。23鄂版教材为逗号。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1)卷石底以出( ) (2)佁然不动( )(3)其岸势犬牙差互( ) (4)乃记之而去(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11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3分)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伐竹取道,下见小潭”交代了作者的游踪。B“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写出了作者为“石潭”命名的缘由及近岸石头的千态万状。C“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只写了鱼儿自由游弋的情态。D第段分别写了作者发现石潭之乐和观鱼之乐。12. 第段画线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心情?并说说作者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4分) 三、现代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20分)孤独的老乡夏 阳我不知道他叫什么,暂且叫他小吴吧。第一次盘问小吴,真不能确定他在我眼皮底下多久了。偌大的天安门广场
9、,游客络绎不绝,人流涌动如潮。大家背对巍峨的城楼,无不在忙着摄影留念。小吴不是这样。他到处转悠,瞅瞅这个,看看那个,总是撵在人家身后,时不时还支棱起耳朵,偷听人家在讲些什么,形迹可疑。我作为广场的巡逻人员,截住小吴,问:“你干吗?”他捏着衣角,嗫嚅道:“我在丰台那边打工。”“我是问你来天安门广场想干吗?”“没干吗呀。”“老实点,我注意你不是一回两回了,你老盯着人家游客干吗?”“我我在找人。”“找谁?”“找老乡。我来北京三年,还没遇到过一个老乡。”我鼻子一酸,拍了拍小吴的肩,叮嘱道:“注意点形象,别太露骨,更不准妨碍人家。”他眼里汪着泪,点点头。天安门广场,草原一样广袤,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人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年重庆市中考语文B卷 2016 重庆市 中考 语文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