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考复习化学精品题库07~09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非金属及其化合物doc--高中化学 .doc
《2010届高考复习化学精品题库07~09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非金属及其化合物doc--高中化学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届高考复习化学精品题库07~09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非金属及其化合物doc--高中化学 .doc(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0709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非金属及其化合物(07年山东理综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6 8O2和18 8O2互为同位素,性质相似B常温下,pH=1的水溶液中Na、NO3、HCO3、Fe2可以大量共存C明矾和漂白粉常用于自来水的净化和杀菌消毒,两者的作用原理相同DC(石墨,s)=C(金刚石,s) H0,所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答案:D解析:A选项中同位素是指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的不同核素(原子)的互称,选项中给出的是分子,错误;B中PH=1的溶液为强酸性环境,解答时应在离子组Na+、NO3-、HCO3-、Fe2+ 中增加H+,分析可知碳酸氢根离子和氢离子不共存,在氢离子存在
2、时硝酸根离子和亚铁离子不能共存,错误;C中明矾的净水原理是其溶于水电离产生的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能吸附水中悬浮物,而漂白粉是由其成分中的次氯酸钙和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次氯酸能杀菌消毒,作用原理不同,错误;D中此反应的H,说明此反应是吸热反应,也就是金刚石的具有能量大于石墨,物质具有的能量越大,该物质越不稳定,正确。(07年山东理综14)氯气溶于水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某一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通入少量氯气,减小B通入少量SO2,溶液的漂白性增强C加入少量固体NaOH,一定有c(Na)=c(Cl)c(ClO)D加入少量水,水的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答案:D解析:在氯水中存在
3、如下平衡:Cl2H2OHClHClO、H2OHOH、HClOHClO。A中在通入少量氯气,平衡右移,生成的次氯酸和盐酸增多,氢离子浓度增大有两个方面原因,次氯酸浓度增大和盐酸完全电离,而次氯酸根的增大只受次氯酸浓度增大的影响,故该值增大,错误;B中通入二氧化硫,其与氯气反应生成无漂白性的盐酸和硫酸,漂白性减弱,错误;C中加入少量固体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仍是电中性的,但酸碱性不为中性,应为弱酸性。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正负电荷总数相等,故存在c(H+)+c(Na+)=c(OH-)+c(Cl-)+c(ClO-),但是c(H+)应该大于c(OH-),故此等式不成立,错误;D中加水,即稀释氯水溶液的酸性减
4、弱,即c(H+)减小,所以水的电离平衡向正向移动,正确。(07年宁夏理综13)一定条件下,合成氨气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为20.0% ,与反应前的体积相比,反应后体积缩小的百分率是A16.7%B20.0%C80.0%D83.3%答案:A解析:设达到平衡后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L,则其中生成的氨气的体积为1L20.0%=0.2L。则根据反应的方程式有:N23H22NH3 V1 3 2 2 0.2L 0.2L所以平衡前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L+0.2L=1.2L,因此反应后气体体积缩小率为16.7%。(07年广东化学5)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利用反应在3Cl22NH3N26
5、HCl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管道漏气遇氨就会产生白烟B该反应利用了Cl2的强氧化性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D生成1molN2有6mol电子转移答案:C解析:本题原理大多同学已在平时练习中接触过,06年高考题实验题21题考到:将NH3通入溴水中,有N2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也与此题原理类似属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当NH3过量时会与HCl反应生成NH4Cl白烟故A对,反应氯气为氧化剂,NH3为还原剂,氮由-3价升高至0价故生成1molN2有6mol电子转移,D对。(07年广东化学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硅材料广泛用于光纤通讯B工艺师利用盐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C水晶项链和餐桌上
6、的瓷盘都是硅酸盐制品D粗硅制备单晶硅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答案:A解析:硅与生活密切相关,B中刻蚀石英用氢氟酸,C中水晶成分为二氧化硅,D中粗硅与氯气反应再还原成硅是氧化还原反应。(07年广东文基66)下列溶液能使红色花瓣快速褪色的是A稀盐酸B新制氯水C氯化钙稀溶液D生理盐水答案:B解析:题目给出的选项中的物质只有B选项中的新制氯水中含有的HClO均有强氧化性,能够漂白有机色质。(07年广东理基27)某溶液中可能含有SO42、CO32、Cl。为了检验其中是否含有SO42,除BaCl2,除BaCl2溶液外,还需要的溶液是AH2SO4BHClCNaOHDNaNO3答案:B解析:因为BaCO3也是一种白
7、色沉淀,因此为了防止CO32的干扰,还应需要用稀HCl,观察沉淀是否溶解。(07年广东理基32)以下反应最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要求的是A乙烯聚合为聚乙烯高分子材料B甲烷与氯气制备一氯甲烷C以铜和浓硝酸为原料生产硝酸铜D用SiO2制备高纯硅答案:A解析: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的要求是反应中原子的利用最高,生产过程中无污染等。根据题目给出的各个选项中的反应,可以看出只有A选项中聚合反应符合。(07年广东化学18)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编号实验内容实验目的A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证明SO2具有氧化性B将Cl2通入NaBr溶液中比较氯与溴的氧化性强弱C将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收集后用冰水
8、混合物冷却降温研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D分别向2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再向其中1支加入少量MnO2研究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答案:BC解析:本题是一道实验题。A选项中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KMnO4做氧化剂,说明SO2具有还原性。B选项中将Cl2通入NaBr溶液中发生Cl22NaBr=2NaClBr2反应,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可知Cl2的氧化性大于Br2。C中发生的反应为Cu4HNO3=Cu(NO3)22NO22H2O、2NO2(g)N2O4;H0,升温气体颜色变深,降温气体颜色变浅,D选项中H2O2溶液的浓度不同,故不能单纯判断催化剂对分解速率的影响。
9、(2007海南1)下列物质中,不含有硅酸盐的是( )A水玻璃B硅芯片C黏土D普通水泥答案:B 考点: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成份的辨别。解析: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黏土的成分主要是铝硅酸盐,常见的有高岭土。普通水泥主要成分有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2007海南07)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绿色烟雾B红热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颗粒C点燃的硫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D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答案:A 考点: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实验现象的描述。解析: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苍白色火焰,有白雾生成,A错。(08年广东理基31
10、)从绿色化学的理念出发,下列实验不宜用图7所示装置进行的是AA不同浓度的硝酸与铜的反应B稀硫酸与纯碱或小苏打反应C铝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盐酸反应DH2O2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分解答案: A解析: A中无论用高浓度或者低浓度的硝酸和铜反应都会生成氮氧化物这一空气污染物,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思想。(08年广东理基32)用石灰石、小苏打、淀粉和食醋等不能完成的实验是A碘盐中碘的检验B暖瓶中水垢的除去C食盐与纯碱的鉴别D鸡蛋壳主要成分的检验答案: A解析: A 碘盐中碘以碘酸根IO3-的形式存在而非碘单质,不能够与淀粉变蓝;B 水垢的成分一般为CaCO3,MgCO3(与硬水有关),可用食醋中的酸与其反应除去;
11、C 纯碱是Na2CO3,可与食醋中的酸反应产生气体(CO2)而与食盐鉴别开;D 鸡蛋壳主要成份为CaCO3,可与食醋中的酸反应产生气体。(08年广东理基35)下列关于Cl、N、S等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漂白粉的成分是次氯酸钙B实验室可用浓硫酸干燥氨气C实验室可用NaOH 处理NO2 和HCl 废气DAl2(SO4)3 可除去碱性废水及酸性废水中的悬浮颗粒答案: C解析: A 漂白粉的主要成份为次氯酸钙,但成分还含有CaCl2等物质;B NH3可以与硫酸发生反应,不可以用酸性干燥剂干燥碱性气体;另外不可以用CaCl2固体干燥NH3,会生成CaCl28NH3加合物;C NO2与NaOH会
12、发生反应:NO2+2NaOH=NaNO3+NaNO2+H2O(注意不能因此说NO2是酸性化合物);D Al2(SO4)3在碱性废水中会生成AlO2-或Al(OH)3沉淀(非胶体)而不能吸附悬浮颗粒。(08年广东文基67)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CA往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乙烯验证乙烯的还原性B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C用二氧化锰和稀盐酸反应制取氯气D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物质的检验、提纯等化学实验的基本实验法。做这样的提题要仔细分析答案。A项乙烯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具有还原性,能使酸性KMn04溶液退色能达到实验目的。B项是实
13、验室置取氨气的方法,强调使用的固体要干燥氨气极易溶于水,实验可行。C项实验室置取氯气用的是浓盐酸,且加热,稀盐酸与二氧化锰不反应,实验达不到目的,选C项。D项考查萃取这一物质分离操作,四氯化碳与水不互溶,且密度大于水,碘在水中的溶解度小,易溶于四氯化碳,实验可行。此题要求选不能达到目,考生往往在做题过程中,忘了这一要求,选了可行的。做题要注意加点的字。(08年广东文基68)O3和H2O2都是常见的氧化剂,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AO3和O2互为同位素BO3和H2O2的分子内都含有共价键CH2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消毒杀菌D高空中的O3层保护保护人类免受紫外线的伤害答案:A解析:本题需要联系同位素
14、、同素异形体的基本概念,化学键的类型,元素化合物的知识。较易,一般考生能断定A项为错误选项,同位素针对同种元素不同原子,同素异形体针对同种元素构成不同的单质,O3和02是由同种元素构成不同的单质,是互为同素异形体而不是互为同位素。其它选项可以暂不看,节省考试时间。(08年海南化学4)锌与很稀的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锌、硝酸铵和水。当生成1 mol硝酸锌时,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DA2 molB1 molC0.5 molD0.25 mol答案:D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ZnHNO3(稀)Zn(NO3)2NH4NO3H2O,Zn:02,化合价改变值为:(20)12,N:53,化合价的改变
15、值为:(53)18,根据化合价升降总值相等得:在Zn(NO3)2前配4,NH4NO3前配1,然后根据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找出其他物质的系数。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4Zn10HNO3(稀)=4Zn(NO3)2NH4NO33H2O,当生成1mol的Zn(NO3)2时,被还原的HNO3为0.25mol。(08年江苏化学4)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DA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B氯水和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C漂白粉和水玻璃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D乙炔和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炭溶液褪色答案:D解析:选项A中浓硫酸的浓度下降,是由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而盐酸浓度的下降是由于浓盐酸具有挥发
16、性;选项B中氯水使红墨水褪色,是由于氯水中含有HClO,HClO具有氧化性,破坏有色物质的结构,而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是由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将红墨水吸附在活性炭的表面;选项C中漂白粉和水玻璃均与空气中的CO2和H2O反应,但漂白粉反应生成CaCO3和HClO,HClO分解生成HCl和O2;选项D中乙烯、乙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乙烯和乙炔与Br2发生了加成反应,它们的原理相同。(08年江苏化学13)研究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与产物之间的关系时,使用类似数轴的方法可以收到的直观形象的效果。下列表达不正确的是BA密闭容器中CuO和C高温反应的气体产物:BFe在Cl2中的燃烧产物:CAlCl3溶液中
17、滴加NaOH后铝的存在形式:D氨水与SO2反应后溶液中的铵盐:答案:B解析:Fe在Cl2中燃烧的产物与Fe和Cl2的用量无关,其产物只有FeCl3。(09年安徽理综9)下列选用的相关仪器符合实验要求的是答案:B解析: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不能用橡胶塞,一般用玻璃塞,A选项错误;水和乙酸乙酯的互不相溶,用分液漏斗分离,B选项正确;量筒量取液体只能精确到0.1mL,C选项错误;实验室制取乙烯需要的温度为170,该温度计的量程不足,D选项错误。(09年福建理综7)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A硅B硫C铜D铁答案:B解析:S与O2生成SO2,再与H2O生成H2SO3,可以与NaOH生成Na2SO3,
18、B项正确。A项,SiO2不与水反应,错;C项中CuO,D项中Fe3O4均不与H2O反应,故错。(09年广东理基21)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且符合安全要求的是答案:B解析:制备氢氧化亚铁沉淀时,应将滴管伸入溶液中,以防止在液体滴落的过程中代入氧气氧化氢氧化亚铁,因此A选项错误。氧气难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因此B选项正确。C选项中产生的气体为可燃性氢气,应验纯后在点燃,以防止爆炸,故C选项错误。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注入水中,因此D选项错误。(09年广东理基22)下列关于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硅是构成一些岩石和矿物的基本元素 水泥、玻璃、水晶饰物都是硅酸盐制品 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
19、制作光导纤维 陶瓷是人类应用很早的硅酸盐材料ABCD答案:C解析:中的水泥和玻璃是硅酸盐制品,而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是氧化物,不属于硅酸盐。制造光导纤维的纯净的二氧化硅而不是单质硅,故错误。(09年广东理基24)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除去CO2中混有的CO:用澄清石灰水洗气B除去BaCO3固体中混有的BaSO4:加过量盐酸后,过滤、洗涤C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FeCl3:加入过量铁粉,过滤D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加适量稀硝酸后,过滤、洗涤答案:C解析:除去CO2中混有的CO应用点燃的方法,若用澄清石灰水洗气只会吸收主要气体CO2,对杂质没有影响,因此A选项错误。加过量盐酸后
20、会溶解主要成分BaCO3,对杂质没有作用,故B选项错误。C选项中加入过量铁粉后会发生Fe2FeCl3=3FeCl3反应而除去杂质FeCl3,故C选项正确。D选项中加稀硝酸后,Cu和CuO都会溶解,因此D选项也是错误的。(09年广东理基36)下列各组气体在常温下能共存且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是ANO和O2BHCI和NH3CH2和CODSO2和CO2答案:D解析:A和B选项中的两组气体会发生反应,不能共存;C选项中的H2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而CO一般用排水法收集;而D选项中的SO2和CO2常温下不发生反应,而且两者的密度均比空气大,都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所以符合题意的选项为D。(09年江苏
21、化学3)下列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abcAAlAlCl3Al(OH)3BHNO3NONO2CSiSiO2H2SiO3DCH2=CH2CH3CH2OHCH3CHO答案:B解析:A项:AlAlCl3 (2Al6HCl=2AlCl33H2或者2Al3H2SO4=Al2(SO4)33H2,AlCl3Al(OH)3 (AlCl33NH3H2O=Al(OH)33NHCl),Al(OH)3AlCl3(Al(OH)33HCl=AlCl33H2O),Al(OH)3Al的转化必须经过Al(OH)3Al2O3(反应方程式为:2Al(OH)3Al2O33H2O)和Al2O3Al(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届高考复习化学精品题库0709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非金属及其化合物doc-高中化学 2010 高考 复习 化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41753632.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