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上《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word教案.doc
《教科版八上《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word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八上《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word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学设计教 材: 沪科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五节杨新儒一、教材分析本节是初中物理光学的重要内容,凸透镜成像又是初二物理知识的重点,本节既是学习凸透镜成像原理基础,又是进一步学习眼睛成像和照相机等仪器原理的基础,是一节集物理现象、物理概念、物理实验、物理规律于一体的课。二、学生分析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光的折射规律。但由于初二的学生认知能力还比较低,对知识的归纳概括以及迁移能力还不强。所以要把折射规律和凸透镜成像联系起来还比较困难。对于凸透镜也仅仅知道它叫放大镜,能把物体放大,但对凸透镜能成缩小实像和放大实
2、像他们是知之甚少的。三、设计思路1、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过程中,通过给学生创设问题的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去讨论、去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并动手做实验,让学生成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发现者”,课堂的主人,使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如研究课题那样去进行。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和学生一起猜想、分析,从中点拨其思维。3、教学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探索规律,获得研究、思维的方法,然后通过方法的获得以及运用方法探索、创造的过程,使学生形成对科学研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融的情感,具有乐于探索物理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
3、物理学原理的科学精神。因此,本节课将把思维程序作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主线,教给学生一种研究问题的思维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四、教学目标根据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总体目标与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我确定了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凸透镜,以及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2)知道凸透镜的光心、焦点、焦距和主光轴(3)通过探究性实验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学生自己制定实验计划,进行实验操作和总结实验规律,培养了学生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3、情感与价值目标
4、(1)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有意识的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通过介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利用冰透镜对准太阳光取火的事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自豪感的教育。五、重点和难点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和它的成像规律是本节的重点。学生用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六、教具准备1、不同焦距的凸透镜(f=5cm和f=10cm);光具座;蜡烛;光屏;火柴;激光手电2、多媒体课件七、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师:冰镜能够取火吗?生:用冰做成一个凸透镜,对着阳光,就可以烧着干草师:这位同学真聪明,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知道这种方法的吗?生:从书上看到的。师: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希
5、望大家向这位同学学习,请同学们看投影:张华(232300)在博物志中云:“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于后承其影,则得火。清代郑复光就做过这一实验。1819年,他取透明度极好的冰,用手工削制成透镜,因表面“甚难得圆”而招致失败。后用凹底锡壶,充以热水,放在冰块上旋转,得到形状很好的冰凸透镜,用它对日聚焦,竟使“火煤”燃烧起来,可见冰镜取火不是妄说。师: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生: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在很久以前就知道用冰磨成凸透镜的样子,来取火。师:从郑复光的实验过程中,我们能学到什么?生:不怕失败,勇于实验的科学精神。生:能够改进试验方法的精神。师:对,只有不怕失败,勇于实验,善于实验的人才能与步步迈向
6、科学的巅峰。本节设计意图:贴近学生生活举例,从生活走向物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失时机地进行民族自豪感教育(二)学法指导,探究新知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实验桌上的凸透镜。(组织观察、讨论分析得出凸透镜的形状特征)生:中间突起,边缘薄一些师板书:1、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师:我们知道了光的折射规律,那么光线穿过凸透镜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呢?(1)按照课本图4-40用激光手电照射凸透镜,记下观察到的现象;(2)光线经凸透镜后向主光轴 , 凸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学生通过手中的器材,可以教轻松的完成任务。在学生完成任务后,让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对照光路画出光路图,并在图中标出主光轴、
7、光心、焦点、焦距。本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凸透镜的有关概念进一步熟悉和掌握。(2)完成下列光路图:师:利用多媒体投影仪演示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从而介绍几个相关名词:光心、焦点、焦距和主光轴。让学生对凸透镜的作用有进一步的认识,并熟练掌握凸透镜3条特殊光线的作图方法。本节设计目的:通过学生观察实物、动手实验和多媒体课件展示,使学生能直观的、快速的认识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符合其认知规律。1、.提出问题师:请同学们先拿着凸透镜近距离的观察书上的字,再拿着凸透镜慢慢的远离书上的字,或者观察远处的物体,思考:通过凸透镜看到的物体都是放大的吗?生:我看到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教科版八上 科学 探究 凸透镜 成像 word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