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总体方案(2021—2023年).docx





《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总体方案(2021—2023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总体方案(2021—2023年).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附件1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总体方案(20212023年)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打好种业翻身仗部署,持续推进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1956号)落实落地,确保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圆满收官、启动并完成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和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制定本方案。一、重要意义农作物、畜禽、水产等农业种质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战略性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气候环境变化以及农业种养方式的转变,地方
2、品种消失风险加剧,群体数量和区域分布发生很大变化,野生近缘植物资源急剧减少,水产养殖种质资源底数不清。农业种质资源长期处于动态变化中,具有可变性,一旦消失灭绝,其蕴含的优异基因、承载的传统农耕文化也将随之消亡,生物多样性也将受到影响。我国分别于19561957年、19791983年开展了两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征集活动,一大批农作物种质资源得到集中保护。2015年,农业部启动了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目前已完成1616个县(市、区、旗)普查与征集、291个县(市、区、旗)系统调查与抢救性收集工作,新收集资源9.2万份,还有707个县域的普查与征集、388个县域的系统调查与抢救性收
3、集尚未完成。前两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分别于19791983年、20062009年开展,基本摸清了除青藏高原区域、边远山区以外的畜禽遗传资源家底,但距今已过去了十几年。全国性的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尚未开展过。为此,迫切需要加强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加快摸清家底和种质资源发展变化趋势,开展抢救性收集保存,发掘一批优异新资源,为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打好种业翻身仗奠定种质基础。二、主要目标利用3年时间,摸清全国农作物、畜禽和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种类、数量、分布、主要性状等家底,明晰演变趋势,发布种质资源普查报告、发展状况报告,珍贵、稀有、濒危、特有资源得到有效收集和保护,实现应收尽收,资源保存总
4、量位居世界前列。分年度实现以下目标。(一)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2021年,完成707个县(市、区、旗)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征集、200个县(市、区、旗)系统调查与抢救性收集,新增种质资源2.6万份,入库(圃)保存3.8万份。2022年,完成188个县(市、区、旗)系统调查与抢救性收集,新增种质资源1.8万份,入库(圃)保存2.6万份。2023年,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各项任务,入库(圃)保存种质资源1.8万份,发布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报告。(二)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2021年,全面启动并摸清畜禽遗传资源面上情况,采集制作遗传材料5万份入库
5、长期保存,完成西藏、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等5省(自治区)青藏高原区域及新疆部分地州县畜禽遗传资源重点调查,发布2021年版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2022年,完成畜禽遗传资源性能测定、特征特性等专业系统调查、重点区域现场核查,确定畜禽地方品种濒危等级标准,采集制作遗传材料20万份入库长期保存,发布2022年版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2023年,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任务,完成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制修订工作,推动修订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采集制作遗传材料25万份入库长期保存,发布2023年版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状况报告。(三)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
6、质资源普查。2021年,启动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采集并制作遗传材料2万份纳入国家种质库保存;建立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数据库。2022年,完成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特征特性测定、遗传多样性评价等系统调查以及重点区域现场核查;发布一批特色优异种质资源;收集一批种质资源纳入保种场保护,相应遗传材料2万份纳入国家种质库保存。2023年,全面完成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任务,调查、保存、登记等相关信息数据录入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数据库并统一纳入农业种质资源大数据平台,发布国家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状况报告和国家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种类名录。三、重点任务(一)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1.农作物
7、种质资源普查和征集。完成剩余707个农业县(市、区、旗)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全面普查,基本查清各类作物的种植历史、栽培制度、品种更替、社会经济和环境变化,以及重要作物的野生近缘植物种类、地理分布、生态环境和濒危状况等重要信息。每县(市、区、旗)征集各类栽培作物和珍稀、濒危作物野生近缘植物种质资源2030份。2.农作物种质资源系统调查与抢救性收集。在普查基础上,对其中种质资源丰富的388个县(市、区、旗)进行系统调查,每县(市、区、旗)抢救性收集各类栽培作物的古老地方品种、种植年代久远的育成品种、重要作物的野生近缘植物以及其他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种质资源80100份。2021年,完成200个县(市、区
8、、旗)系统调查与抢救性收集任务。3.农作物种质资源评估和编目保存。在适宜生态区域,对征集和收集的种质资源进行繁殖和基本生物学特征特性鉴定评价,经过整理、整合并结合农民认知进行编目,入库(圃)妥善保存种质资源8.2万份。2021年,重点对前几年收集的3.8万份种质资源进行评估、入库(圃)保存。(二)实施并完成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1.畜禽遗传资源基本情况普查。以县域为单位,对全国所有行政村的现有畜禽(包括蜂和蚕,下同)地方品种、培育品种、引入品种进行全面普查,查清群体数量、区域分布、保护利用等情况。以省级行政区划为单位,开展品种特征特性、生产性能等指标测定和描述,采集品种影像。2021年,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 农业 种质 资源 普查 总体方案 2021 202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