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三物理专题复习 第七专题 热学doc--高中物理 .doc
《2010届高三物理专题复习 第七专题 热学doc--高中物理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届高三物理专题复习 第七专题 热学doc--高中物理 .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2010届高三物理专题复习 第七专题 热学一、知识结构1、分子热运动 能量守恒2、气体二、考纲要求1、分子热运动 能量守恒2、气体三、难点突破(一)、分子动理论1.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1)分子体积很小,质量小。(2)油膜法测分子直径:(3)阿伏伽德罗常量:(4)微观物理量的估算问题:2. 分子永不停息做无规则热运动:(1)实验依据:扩散现象、布朗运动。(2)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微粒的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成因: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对固体小颗粒碰撞不平衡。影响布朗运动剧烈程度因素:微粒小,温度高,布朗运动剧烈。3. 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1)分子力:
2、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即表现出的分子力。(2)分子间作用力的变化:f引、f斥随r变化而反相变化,但斥力比引力变化更快。(二)、内能、热和功1. 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相互作用势能的总和。(1)分子动能:分子热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单个分子动能无意义,整体统计)分子平均动能:标志,温度T,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动能越大。(2)分子势能:由分子间相互作用和分子间距离决定的能量。分子间距离变化时,分子势能变化。如说一下书上表述:通常情况下,rr0,当r变化时,分子势能增加。当rr0,分子势能最小。分子势能与宏观上物体体积有关。(3)物体内能:综合考虑:分子数N,温度T,体积V。物体温度相同,
3、内能一定相同()理想气体内能:理想气体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力,无分子势能,其内能仅是分子动能总和,与分子数N,温度T有关。对一定质量理想气体,内能仅由温度T决定。(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物体内能是物体内大量分子所具有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宏观上取决于分子数N,温度,体积。物体机械能是物体整体运动具有动能和势能总和,取决于质量m,速度v,高度h,形变。2.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结果等效,都能改变内能。(2)内能与热量区别:内能状态量,热量是过程量,只有发生热传递,内能发生变化时,才有吸收或放出热量。3. 内能变化热力学第一定律状态变化过程通常是做功和热传递同时发生,系统内能的增加等于外界对
4、系统做功与热传递系统从外界吸收热量的总和。4. 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热传递),或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做功)。即热力学第一定律。注: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5. 热力学第二定律:自然界进行的涉及热现象的过程都具有方向性,是不可逆的。热传递中,热量自发的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功可以完全生热,即机械能可以完全转化为内能。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空调制冷,消耗电能做功)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理想气体等温膨胀,体积变大)不存在热效率为100%的热机(热
5、机的工作物质是汽油从高温热源获得热量,只能一部分用来做功,另一部分热量要排给大气,即热机肯定要排出热量。)6. 第二类永动机(从单一热源不断吸收热量。使其完全转变成机械能的发动机)不可能制成,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7. 热力学第三定律:绝对零度(0 k)不可能达到。 (三)、气体压强、体积、温度间的关系1. 气体状态参量:(1)体积V(气体几何参量)一定质量气体所占据容器的容积。(并不是气体分子体积的总和)(2)温度T(t) (气体热学参量)摄氏温标、热力学温标关系:T273t 绝对零度不能实现(3)压强 p (气体力学参量)气体分子频繁碰撞器壁,作用在器壁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压力。温度一定,
6、气体体积小(分子数密度大,单位体积的分子数)碰撞分子数大,压强大。体积一定,温度越高,分子碰撞力越大,压强大。2. 气体、压强、温度的关系:(2)热力学第一定律应用:四、2009年高考题解析1、气体(09年全国卷)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B. 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单位时间作用在器壁上的平均冲量C. 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少,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小D. 单位面积的气体分子数增加,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气体部分的知识.根据压强的定义A正确,B错.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小,说明温度降低,但不能说明压
7、强也一定减小,C错.单位体积的气体分子增加,但温度降低有可能气体的压强减小,D错。2、气体(09年全国卷)16. 如图,水平放置的密封气缸内的气体被一竖直隔板分隔为左右两部分,隔板可在气缸内无摩擦滑动,右侧气体内有一电热丝。气缸壁和隔板均绝热。初始时隔板静止,左右两边气体温度相等。现给电热丝提供一微弱电流,通电一段时间后切断电源。当缸内气体再次达到平衡时,与初始状态相比A右边气体温度升高,左边气体温度不变B左右两边气体温度都升高C左边气体压强增大D右边气体内能的增加量等于电热丝放出的热量答案:BC解析:本题考查气体.当电热丝通电后,右的气体温度升高气体膨胀,将隔板向左推,对左边的气体做功,根据
8、热力学第一定律,内能增加,气体的温度升高.根据气体定律左边的气体压强增大.BC正确,右边气体内能的增加值为电热丝发出的热量减去对左边的气体所做的功,D错。3、布朗运动(09年北京卷)13做布朗运动实验,得到某个观测记录如图。图中记录的是A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情况B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轨迹C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D按等时间间隔依次记录的某个运动微粒位置的连线答案:D解析: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而非分子的运动,故A项错误;既然无规则所以微粒没有固定的运动轨迹,故B项错误,对于某个微粒而言在不同时刻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均是不确定的,所以无法确定其在某一个时刻的速度,故也就
9、无法描绘其速度-时间图线,故C项错误;故只有D项正确。4、内能(09年上海物理)2气体内能是所有气体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其大小与气体的状态有关,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与分子间势能分别取决于气体的A温度和体积B体积和压强C温度和压强D压强和温度答案:A解析:由于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所以气体分子的动能宏观上取决于温度;分子势能是由于分子间引力和分子间距离共同决定,宏观上取决于气体的体积。因此答案A正确。5、气体状态方程(09年上海物理)9如图为竖直放置的上细下粗的密闭细管,水银柱将气体分隔成A、B两部分,初始温度相同。使A、B升高相同温度达到稳定后,体积变化量为DVA、DVB,压强变化
10、量为DpA、DpB,对液面压力的变化量为DFA、DFB,则A水银柱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BDVADVBCDpADpBDDFADFB答案:AC解析:首先假设液柱不动,则A、B两部分气体发生等容变化,由查理定律,对气体A:;对气体B:,又初始状态满足,可见使A、B升高相同温度,因此,因此液柱将向上移动,A正确,C正确;由于气体的总体积不变,因此DVA=DVB,所以B、D错误。6、热学基础知识(09年广东物理)13(10分)(1)远古时代,取火是一件困难的事,火一般产生于雷击或磷的自燃。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出现了“钻木取火”等方法。“钻木取火”是通过 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把 转变为内能。(2)某同学做了
11、一个小实验:先把空的烧瓶放到冰箱冷冻,一小时后取出烧瓶,并迅速把一个气球紧密的套在瓶颈上,然后将烧瓶放进盛满热水的烧杯里,气球逐渐膨胀起来,如图所示。这是因为烧瓶里的气体吸收了水的 ,温度 ,体积 。答案:(1)做功,机械能;(2)热量,升高,增大解析:做功可以增加物体的内能;当用气球封住烧瓶,在瓶内就封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当将瓶子放到热水中,瓶内气体将吸收水的热量,增加气体的内能,温度升高,由理气方程可知,气体体积增大。8、压强的围观意义、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热力学第一定律(09年山东卷)36(8分)物理物理3-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经状态B变为状态C,其中AB过程为等压变化,BC过程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届高三物理专题复习 第七专题 热学doc-高中物理 2010 届高三 物理 专题 复习 第七 热学 doc 高中物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