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难点突破--电磁感应电路分析与模型转换doc--高中物理 .doc
《2010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难点突破--电磁感应电路分析与模型转换doc--高中物理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难点突破--电磁感应电路分析与模型转换doc--高中物理 .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难点15 电磁感应电路分析与模型转换电磁感应电路的分析与计算以其覆盖知识点多,综合性强,思维含量高,充分体现考生能力和素质等特点,成为历届高考命题的特点.难点展台图15-11.()(1999年广东)如图15-1所示,MN、PQ为两平行金属导轨,M、P间连有一阻值为R的电阻,导轨处于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磁场方向与导轨所在平面垂直,图中磁场垂直纸面向里.有一金属圆环沿两导轨滑动,速度为v,与导轨接触良好,圆环的直径d与两导轨间的距离相等.设金属环与导轨的电阻均可忽略,当金属环向右做匀速运动时A.有感应电流通过电阻R,大小为B.有感应电流通过电阻R,大小为C.有感应电流通
2、过电阻R,大小为D.没有感应电流通过电阻R图15-22.()两根相距d=0.20 m的平行金属长导轨固定在同一水平面内,并处于竖直方向的匀强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0.20 T,导轨上面横放着两条金属细杆,构成矩形闭合回路.每条金属细杆的电阻为r=0.25 ,回路中其余部分的电阻可不计,已知两金属细杆在平行导轨的拉力作用下沿导轨朝相反方向匀速平移,速度大小都是v=5.0 m/s,如图15-2所示,不计导轨上的摩擦.(1)求作用于每条金属细杆的拉力的大小.(2)求两金属细杆在间距增加0.40 m的滑动过程中共产生的热量.图15-33.()(1999年上海)如图15-3所示,长为L、电阻r=0
3、.3 、质量m=0.1 kg的金属棒CD垂直跨搁在位于水平面上的两条平行光滑金属导轨上,两导轨间距也是L,棒与导轨间接触良好,导轨电阻不计,导轨左端接有R=0.5 的电阻,量程为了 03.0 A的电流表串接在一条导轨上,量程为01.0 V的电压表接在电阻R的两端,垂直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向下穿过平面.现以向右恒定外力F使金属棒右移.当金属棒以v=2 m/s的速度在导轨平面上匀速滑动时,观察到电路中的一个电表正好满偏,而另一个电表未满偏.问:(1)此满偏的电表是什么表?说明理由.(2)拉动金属棒的外力F多大?(3)此时撤去外力F,金属棒将逐渐慢下来,最终停止在导轨上.求从撤去外力到金属棒停止运动的
4、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量.案例探究例1()据报道,1992年7月,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进行了一项卫星悬绳发电实验,实验取得了部分成功.航天飞机在地球赤道上空离地面约3000 km处由东向西飞行,相对地面速度大约6.5103 m/s,从航天飞机上向地心方向发射一颗卫星,携带一根长20 km,电阻为800 的金属悬绳,使这根悬绳与地磁场垂直,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假定这一范围内的地磁场是均匀的.磁感应强度为410-5T,且认为悬绳上各点的切割速度和航天飞机的速度相同.根据理论设计,通过电离层(由等离子体组成)的作用,悬绳可以产生约3 A的感应电流,试求:(1)金属悬绳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2)悬绳两
5、端的电压;(3)航天飞机绕地球运行一圈悬绳输出的电能(已知地球半径为6400 km).命题意图:考查考生信息摄取、提炼、加工能力及构建物理模型的抽象概括能力.B级要求.错解分析:考生缺乏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不能于现实情景中构建模型(切割磁感线的导体棒模型)并进行模型转换(转换为电源模型及直流电路模型),无法顺利运用直流电路相关知识突破.图15-4解题方法与技巧:将飞机下金属悬绳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看作电源模型,当它通过电离层放电可看作直流电路模型.如图15-4所示.(1)金属绳产生的电动势:E=Blv=410-5201036.5103 V5.2103 V(2)悬绳两端电压,即路
6、端电压可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U=E-Ir=5.2103-3800V2.8103 V(3)飞机绕地运行一周所需时间t=s9.1103 s则飞机绕地运行一圈输出电能:E=UIt=280039.1103 .6107 图15-5例2()如图15-5所示,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0.5 T,并且以=0.1 T/s在变化,水平轨道电阻不计,且不计摩擦阻力,宽0.5 m的导轨上放一电阻R0=0.1 的导体棒,并用水平线通过定滑轮吊着质量M=0.2 kg的重物,轨道左端连接的电阻R=0.4 ,图中的l=0.8 m,求至少经过多长时间才能吊起重物.命题意图:考查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综合能力.B级
7、要求.错解分析:(1)不善于逆向思维,采取执果索因的有效途径探寻解题思路;(2)实际运算过程忽视了B的变化,将B代入F安=BIlab,导致错解.解题方法与技巧: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求出回路感应电动势:E=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求出回路中电流I由于安培力方向向左,应用左手定则可判断出电流方向为顺时针方向(由上往下看).再根据楞次定律可知磁场增加,在t时磁感应强度为:B(Bt)此时安培力为F安=BIlab由受力分析可知F安=mg由式并代入数据:t=495 s锦囊妙计一、命题特点对电磁感应电路的考查命题,常以学科内综合题目呈现,涉及电磁感应定律、直流电路、功、动能定理、能量转化与守恒等多个知识点,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难点突破-电磁感应电路分析与模型转换doc-高中物理 2010 高考 物理 一轮 复习 难点 突破 电磁感应 电路 分析 模型 转换 doc 高中物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