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考化学专题”对点”精练酸、碱、盐的性质 --初中化学 .doc
《2010年中考化学专题”对点”精练酸、碱、盐的性质 --初中化学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中考化学专题”对点”精练酸、碱、盐的性质 --初中化学 .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2010年中考化学专题”对点”精练:酸、碱、盐的性质一.选择题1(09龙岩)归纳总结是学习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在学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知识后,结合常见酸(HCl、H2SO4)的性质与变化绘制出下图。图中“”两端的物质都能够反应,其中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其他连线的产物也都是盐和水的是2(09揭阳)“食品安全是大事。”用碱性溶液或水浸泡,如果蔬菜上洒了农药,可使残留在蔬菜上的农药毒性降低。因此,买来的蔬菜在食用前最好用稀碱水或清水浸泡一段时间。浸泡蔬菜时可加入适量 A食醋 B白酒 C白糖 D纯碱3(09揭阳)若用实验证明CuSO4溶液显蓝色不是由SO42-离子造成的
2、,下列实验无意义的是A观察K2SO4 溶液的颜色 B向CuSO4 溶液滴加适量的NaOH 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颜色消失C加水稀释后CuSO4 溶液颜色变浅 D向CuSO4 溶液滴加适量的Ba(OH)2 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颜色未消失 4(09玉林)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其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主要是:加热NH3 + CO2 + H2O = NH4HCO3 NH4HCO3 + NaCl = NaHCO3 + NH4Cl 2 NaHCO3 = 2 Na2CO3+H2O+CO2。 在上述反应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A置换反应 B化合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5(09大庆
3、)蒸馒头时,面碱(主要含Na2CO3)放多了会发黄。为除去过多的面碱,做馒头时可加入适量A. 食醋 B. 食盐 C. 黄酒 D. 白糖6(09大庆)如右图所示,夹子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将液体A滴入试管与气体B充分反应,打开夹子,可发现试管内的水立刻沸腾了。则液体A和气体B组合可能是液体A气体BANaOH溶液CO2BNaOH溶液O2C浓硫酸H2D稀硫酸NH37(09大庆)某金属加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废液含有少量硝酸银和硝酸铜,为回收利用资源和防止污染,该厂向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
4、定不含锌 B. 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和锌C. 滤液中一定含硝酸锌,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D. 滤液中一定含硝酸锌,可能有硝酸银和硝酸铜8(09重庆)化学实验室中的药品按物质类别分类放置。下面是做“酸的性质”实验时,实验桌上部分药品的摆放情况。小林取用了硫酸以后,应该把它放回的位置是9(09重庆)关于物质的用途,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稀盐酸用于除铁锈 B.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干冰用作制冷剂 D.氢氧化钠固体用于干燥CO210(09肇庆)下列物质间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煅烧石灰石 B酸碱中和 C铝投入稀盐酸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11(09宜宾)已知氢氧化锂(LiOH)可溶
5、于水,其化学性质与氢氧化钠相似。下列对氢氧化锂的化学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B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C能与稀硫酸反应 D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12(09兰州)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浓盐酸 浓硫酸 烧碱 食盐 生石灰 稀硫酸A B C D13(09南昌)在氢氧化钡溶液中主要存在的微粒有 A氢氧化钡分子 B氢氧根离子 C钡原子 D氧离子14(09河南)滴有酚酞溶液的Ca(OH)2,溶液分别与下列各物质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仍显红色的是A.CO2 B.H2SO4溶液 C.稀盐酸 D.K2CO3溶液15(09河南)完成下列变化,一步即可实现的是CaCO3 CaCl2
6、Fe2O3 FeCl2 Cu(OH)2 CuCl2 Fe FeCl2A B C D16(09厦门)向烧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图1),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关系符合图2的是烧杯中的物质x溶液AHCl和FeCl3溶液NaOH溶液B碳酸氢钠和氯化钠溶液稀HClC镁铝合金稀HClD稀盐酸和稀硫酸BaCl2溶液17(09贵港)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足量的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NaNO3 Ba(OH)2 HNO3 BH2SO4 NaNO3 Na2SO4CH2SO4 NaNO3 FeSO4 DCaCl2 Na2SO4 BaCl218(09青岛)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钠
7、、硫酸钠、硝酸钡、氯化钾和氯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未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1)取该固体粉末少量,加足量水,搅拌,静置,得到白色沉淀,上层为无色溶液;(2)过滤,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白色沉淀有一部分溶解,且有无色气体产生。依据上述实验对原固体粉末的判断正确的是A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氯化钾,可能含有氯化铜B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一定不含氯化铜,可能含有氯化钾C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可能含有氯化铜;氯化钾D一定含有碳酸钠、硝酸钡,一定不含硫酸钠、氯化铜,可能含有氯化钾19(09达州)生活中常见的三种物质:柠檬汁,肥皂水,食盐水。柠檬汁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8、肥皂水显碱性,食盐水的pH=7。它们的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A B C D20(09漳州)“雪碧”等碳酸饮料的pH小于7,若晃动后打开瓶盖,其pH将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无法确定21(09黄冈)由C、H、O、Fe四种元素组成的初中常见物质间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其中甲、乙、丙是单质,X、Y是化合物。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两两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由某一物质可制得另一物质。以下判断错误的是A甲、乙是非金属单质 B物质X一定是H2OC物质Y一定是氧化物 D甲与丙反应能生成X22一定条件下,与NaOH溶液、BaCl2溶液、Fe2O3、Zn、Na2CO3五种物质均能发生反应的是 A硝酸铜 B
9、稀盐酸 C稀硫酸 D二氧化碳23(09佛山)下列物质能共存于同一溶液中,且无色透明的是 A.NaOH、NaNO3、K2SO4 B.CuSO4、MgSO4、KCl C.Ba(OH)2、H2SO4、NaCl DNaCl、AgNO3、HNO324(09漳州)小明为了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25(09黄冈)探究中和反应是否发生的方法有多种。小华同学进行了以下四个实验,并用图像分别描述了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其中,依据图示现象不能判断中和反应一定发生的是A在稀盐酸中加入氯化铜,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B在NaOH溶液中加入CaCO3,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
10、酸C在NaOH溶液中加入CuO,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D在NaOH溶液中加入Ba(NO3)2,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26(09佛山)在一定质量的甲溶液中逐渐加入乙至过量,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总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的关系,能用右下图曲线表示的是序号甲乙HCl溶液NaOH溶液HCl溶液大理石BaCl2溶液Na2CO3溶液CuSO4溶液铁粉H2SO4溶液锌粒A B C D27(09苏州)蒸馒头、炸油条时常用到一种白色物质,它既能中和发酵过程产生的酸,又能引起发泡作用,这种白色物质是ANaOH BNaHCO3 CCa(OH)2 DNaCl28(09连云港)将下列物质同时加入到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年中考化学专题”对点”精练酸、碱、盐的性质 -初中化学 2010 年中 化学 专题 精练 性质 初中化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