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数据的收集教案(沪科版七年级上)doc--初中数学 .doc
《5.1 数据的收集教案(沪科版七年级上)doc--初中数学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1 数据的收集教案(沪科版七年级上)doc--初中数学 .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永久免费在线组卷 课件教案下载 无需注册和点数 5.1数据的收集 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可以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数学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其个体特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让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教师在活动中,与学生的一起合作参与、适时指导学生进行有效探究,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个性差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主动与创造中获得发展.教学内容义务教育
2、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数据的收集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根据具体情境设计适当的抽样调查方案,进一步理解抽样调查中样本的代表性与广泛性的重要性.2.过程与方法: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领会抽样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体会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领悟其应用价值.4.重点:抽样调查中数据的收集.5.难点:抽样调查中样本的代表性与广泛性.学情与教材分析 授课班级的学生,比较活泼,上课纪律性较好,可以比较好的开展活动,自主性强,对于问题能自主的探讨与交流.平时全班同学能积极主动、自然和谐与授课教师的沟通交流
3、.全班同学的数学学习情况较好,而对于前一节(“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内容的学习掌握得较好.同时学生对统计部分的知识比较感兴趣,动手实践能力却相对较弱.学生通过第一节(“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到普查和抽样调查各自的特点,体会到抽样调查工作量较小等优点.但学生还缺乏抽样调查的实际经验,对于抽样调查中的一些注意事项也知之甚少,为此本节借助一个具体的调查活动,通过对各种抽样方式及其结果的比较与分析,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抽样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了解抽样调查中样本选取的注意事项,体会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并能根据具体情境设计适当的抽样调查方案.教学准备学生利用课前的课外时间完成以全
4、班同学为对象的一个抽样调查,对所得数据做好简单的分析与处理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学情预设设计意图课堂导入1.回顾与思考 2.创设问题情境为了了解你所在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你准备怎样收集数据?P179调查的两种方式:普查与抽样调查,对各自的特点能够了解,并能判断具体环境下所选择哪种调查方式.回顾前一节课的内容,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通过具体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问题解决方案一:小明同学在公园里调查1000名老年人一年中生病的次数.方案二:小颖同学到本地区的一个医院与院方取得联系,了解1000名老年人一年来医院看病的情况,即生病的次数.方案三:小亮同学调查自己的老年人邻居
5、了解老年人在一年中生病的次数.问题:(1)你同意他们的做法吗?说说你的理由.(2)为了了解该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你认为应当怎样收集数据?与同伴交流.(3)小华利用派出所的户籍网随机调查了该地区10%的老年人,发现他们一年平均生病3次左右,你认为他的调查方式如何?学生通过四人小组的讨论可以做出判断,主要会选方案一、方案三,并能说出自己的理由.选方案一的,觉得方案二的对象特殊,都是在医院里的,而方案三则因为数量太少.大部分同学不会选方案二.选方案三的同学会觉得,在公园里的调查对象相对都是比较健康的老人,也不行,也可能觉得都不行等等不同的结论.对学生再给出的收集的数据的各种方法作出评价与肯定.对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5.1 数据的收集教案沪科版七年级上doc-初中数学 数据 收集 教案 沪科版七 年级 doc 初中 数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