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初三语文专项练习——文言文阅读 doc--初中语文 .doc
《2011届初三语文专项练习——文言文阅读 doc--初中语文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初三语文专项练习——文言文阅读 doc--初中语文 .doc(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2011届初三语文专项练习文言文阅读(一)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
2、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万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一 解释划横线的词语。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_ _ _ _ 2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 _ _ _ _ _ _3.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_ _ _ _4.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_ _ _ _5. 阡陌 交通,鸡犬相闻 _ _ _ _6. 黄发 垂髫,并怡然自乐 _ _ _ _ _ _ 7. 问
3、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 _ _ _ _8.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_ _9.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_ _ _ _10.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 _ _ _11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_ _ 12. 此中人语云:“不足 为外人道也! _ _ _ _ 13. 既出,得其船,便扶 向路,处处志之 _ _ _ _ _ _ _ _14. 及郡下,诣太守说此 _ _ _ _15.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_ _ _ _ 16. 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遂无问津者。 _ _ _ _ _ _二解释下列句子.1.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_ _2.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_3.
4、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_ _4.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_ _5.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_ _ _6.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 7.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_ _ 三思考1. 第二段主要写了桃源的美好环境和桃源人的幸福生活,作者从哪几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了描写?_ _2. 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_ _3. 文中哪句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虽“叹惋”却仍然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选文中加点的“俨然”的意思是整齐的样子,“妻子”指的是妻子、儿女。B.从这两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渔
5、人”的行踪是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辞别桃花源。C.“便邀还家,设久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源人的淳朴、热情、好客。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一句中的“此人”指的是桃源人。5.对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桃花源记一文中进桃源一段描写了一幅理想社会中的生活图景,就是常说的“世外桃源”B.一进入洞口,眼前酒出现了一个开阔敞亮的境界,这就是桃花源。C.“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中的“乃大惊”写出桃花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花源与世隔绝的久远。D.文中没有具体写渔人说的话,只用“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带过,这显示了作者行文的简洁凝练。6.渔人离开桃花源,“便扶向路”,
6、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得目的是什么?_ _(二)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曰:何陋之有?一 解释加点的词语1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 )( ) ( )2 鸿儒( ) 3 劳形( )二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话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译文: 。2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译文: 。3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译文: 。4 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 。三 请给文段划分层次,并概括各层的意思。 。 。 。四“调
7、素琴”、“阅金经”分别照应哪句? 。 。五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表达作用? 。六 找出文中你喜欢的对偶句? 。七 请写出文章的中心句? 。(三) 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蕃: 2、染: 3、濯: 4、妖: 5、亭亭: 6、植: 7、亵: 8、鲜: 9、宜: 二、 翻译下列句子。1、 水陆草木
8、之花,可爱者甚蕃: 2、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4、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5、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7、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8、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三、 回答下列问题。1、下面的句子分别有什么寓意?(1)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3)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本文以 正面衬托莲,以 来反衬托莲,用意是什么?从中能看出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3、作者把“菊”比喻成“隐逸者”,是指 的人,把“牡丹”比喻成“富贵者,是指 的人,把“莲”比喻成“君子”,
9、是指 的人。4、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名篇,它借赞美 来歌颂 ,表现了作者 。5、点明本文主旨的句子是: 。6、作者在第1段中从 、 、 等方面描写莲的可爱形象,用莲来象征 。7、“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8、联系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喜爱的一种花,并用一句话来概括喜爱的原因。 。 (四)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
10、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一、 解释下列加划线的字。1.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_ _ _ _ 2.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_ _ _ _ 3. 至于夏水襄陵,沿 溯阻绝 _ _ _ _ _ _4.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_ _ _ _ _ _5. 虽乘奔 御风,不以 疾也 _ _ _ _ _ _6.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_ _ 7. 绝 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_ _ _ _ _ _8. 清 荣 峻 茂,良多趣味 _ _ _ _ _ _ _ _ _ _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届初三语文专项练习文言文阅读 doc-初中语文 2011 初三 语文 专项 练习 文言文 阅读 doc 初中语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