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药师基础知识讲义-药物分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初级药师基础知识讲义-药物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药师基础知识讲义-药物分析.doc(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基础知识 药物分析考试大纲的三个要求层次:了解掌握熟练掌握考试要求:细目要点1.概述(1)药品质量控制目的与质量管理的意义(2)全面控制药品质量2.药品质量标准(1)药品质量标准(2)中国药典(3)制定药品质量标准的基本原则与依据3.常用的分析方法(1)定性方法:化学鉴别法、光谱鉴别法、色谱鉴别法(2)定量方法:滴定法、分光光度法、色谱法一、概述(一)药品质量控制的目的、质量管理的意义保证用药的安全、合理和有效常见的质量管理文件: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二)全面质量控
2、制:研制、生产、供应、临床使用静态分析综合评价、动态分析二、药品质量标准(一)药品质量标准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药政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国内药品标准:中国药典(Ch.P.)、药品标准;国外药品标准:美国药典(USP)、美国国家处方集(NF)、英国药典(BP)、日本药局方(JP)、欧洲药典(Ph.Eup)和国际药典(Ph.Int)。(掌握各自的简称)(二)中国药典1.历史沿革:建国之后至今共出了十版:1953、1963、1977、1985、1990、1995、2000、2005、2010、2015年版1963:开始分一、二两部。20
3、05:开始分三部,第三部收载生物制品。2015:开始分四部。2.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中国药典由一部、二部、三部、四部组成,首次将通则、药用辅料单独作为中国药典四部。凡例(重点掌握一些概念和解释)凡例是为解释和使用中国药典,正确进行质量检验提供的指导原则。关于检验方法和限度的规定检验方法:中国药典规定的按药典,采用其他方法的要与药典方法对比。仲裁以中国药典方法为准。关于标准品和对照品的规定标准品、对照品系指用于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标准物质,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指定的单位制备、标定和供应。标准品:用于生物检定、抗生素或生化药品中含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按效价单位(或g)计,以国家标准品标定。
4、对照品指用于检测时,按干燥品(或无水物)计算后使用的标准物质。举例:对照品10g,含水量为10%,按干燥品计算的对照品为9g。考点:混淆标准品、对照品的概念标准品按效价,对照品要干燥关于精确度的规定“精密称定”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例:0.2g精密称定,0.2XXXg“称定”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精密量取”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密度要求。取用量为“约”若干时,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十分之一。试验中供试品与试药等“称重”或“量取”的量,均以阿拉伯数码表示,其精确度可根据数值的有效数位来确定。(小数点后多一位)称取“0.1g”,系指
5、称取重量可为0.060.14g;称取“2g”,指称取重量可为1.52.5g;称取“2.0g”,指称取重量可为1.952.05g;称取“2.O0g”,指称取重量可为1.9952.O05g。“空白试验”系指在不加供试品或以等量溶剂替代供试液的情况下,按同法操作所得的结果;含量测定中的“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是指按供试品消耗滴定液的量 (ml)与空白试验中所耗滴定液的量(ml)之差进行计算。试液、试药、指示剂符合相关规定计量110符号:固体溶质1.0g或液体溶质1.0ml加溶剂使成10ml的溶液;正文按顺序可分别列有:名称、有机药物的结构式、分子式与分子量、来源或有机药物的化学名称、含量或
6、效价的规定、处方、制法、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或效价测定、类别、规格、贮藏及制剂等。通则制剂通则、鉴定方法、标准物质、试剂试药和指导原则。(三)制定药品质量标准的基本原则与依据基本原则:坚持质量第一,充分体现“安全有效、技术先进、 标准合理、方法规范”的原则。检测项目和限度针对性、合理性检测手段选用可行性、先进性三、常用的分析方法(非常重要)1.常用的定性方法(1)化学鉴别法呈色反应鉴别法主要有:三氯化铁呈色反应适用于具有酚羟基或水解后产生酚羟基药物的鉴别,如:水杨酸、对乙酰氨基酚。反应试剂:三氯化铁异羟肟酸铁反应适用于芳胺及其酯类药物或酰胺类药物的鉴别,如-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反应试剂
7、:盐酸羟胺、三氯化铁茚三酮呈色反应适用于具有脂肪氨基或-氨基酸结构药物的鉴别,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反应试剂:茚三酮 重氮化-偶合显色反应适用于具有芳伯氨基或水解后产生芳伯氨基药物的鉴别,如:盐酸普鲁卡因。反应试剂:亚硝酸钠试液、-萘酚试液氧化还原显色反应适用于具有还原基团药物的鉴别,如:维生素C。沉淀生成反应鉴别法主要有:与重金属离子的沉淀反应,如与银盐、铜盐的反应,如:巴比妥类药物;与硫氰化铬铵的沉淀反应;其他沉淀反应。荧光反应法主要有三种情况:药物本身在可见光(或紫外光)下发射荧光;药物溶液加硫酸使呈酸性后,在可见或紫外光下发射荧光;药物与某些试剂如溴、间苯二酚、衍生化
8、试剂等反应,于可见光下发射荧光。气体生成反应鉴别法:利用药物与某些试剂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特征气体的原理,通过对此种气体的鉴别来确定药物种类的方法。主要有:胺类、酰脲类、酰胺类药物经强碱处理后,产生氨气;(含N的药物产生氨气)含硫的药物经强酸处理后,产生H2S气体;含碘的有机药物加热,生成紫色碘蒸气;含醋酸酯、乙酰胺类药物水解后,加乙醇,产生醋酸乙酯的香味。(含酯键药物产生香味)(2)光谱鉴别法:主要包括紫外光谱鉴别法和红外光谱鉴别法。紫外光谱鉴别法(UV):200nm400nm为紫外光区;共轭双键400nm760nm为可见光区;有色溶液鉴别方法:测定最大吸收波长(max),或同时测定最小吸
9、收波长(min);规定一定浓度的供试液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收度;规定吸收波长和吸收系数法;规定吸收波长和吸收度比值法;经化学处理后测定其反应产物的吸收光谱特性。红外光谱法:采用标准图谱对照法(3)色谱鉴别法:包括TLC法、HPLC法和GC法。TLC法一般采用对照品(标准品)比较法,要求供试品斑点的比移值(Rf)与对照品的一致。HPLC法和GC法一般采用对照品(标准品)比较法,要求供试品溶液中药物色谱峰的保留时间(tR)与对照品的一致。供试品 对照品图 用已知纯物质与未知样品对照比较进行性分析19未知物的色谱峰 a甲醇峰 b乙醇峰c正丙醇峰 d正丁醇峰 e正戊醇峰2.定量分析方法(1)滴定法:方
10、法:将已知浓度的滴定液滴加到待测药物的溶液中,直到所加滴定液与被测药物按化学计量反应完全为止,根据滴定液的浓度与消耗滴定液的体积计算被测药物的含量。举例:NaOH+HClH2O+NaClaA+bBcC+dD计算方法:直接按计量关系计算通过滴定度计算滴定度为每1ml某摩尔浓度的滴定液相当于被测物质的重量(mg)。含量计算:直接滴定法:剩余滴定法:重点:滴定液、指示剂滴定液:装在滴定管里用来和药物反应的试液。指示剂:用来指示反应终点的试剂。补充:常见滴定方法:亚硝酸钠法(氧化还原法的一种):又称重氮化法,是以亚硝酸钠为滴定液测定具有芳伯氨基(普鲁卡因、磺胺类)或经适当化学反应(如水解、还原等)后产
11、生芳伯氨基(如对乙酰氨基酚、氯霉素等)的药物的含量。指示终点的方法有三种:a.外指示剂法:以碘化钾淀粉糊或溶液为外指示剂。b.内指示剂法:常用的指示剂有橙黄-亚甲蓝、中性红等。c.永停滴定法:本法是利用永停滴定仪指示终点的方法,为我国药典所采用。非水滴定法:适于酸碱性不太强的有机碱或有机酸类药物的含量测定。有机碱的含量测定,常以冰醋酸为溶剂,高氯酸为滴定液,结晶紫为指示剂。如:生物碱类药物的含量测定;沉淀滴定法:主要指银量法,即以硝酸银为滴定液测定含卤素离子药物的含量。如巴比妥类药物的测定;酸碱滴定法:适用于酸、碱药物的含量测定。常用滴定液:盐酸滴定液、氢氧化钠滴定液。指示剂:甲基红、酚酞。如
12、:芳酸类药物的含量测定。(2)光谱分析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量依据是Lambert-Beer定律:A-lgT-lgll0=ECL式中的E为吸收系数,有两种表达方式:摩尔吸收系数()和百分吸收系数()。当被测物浓度(C)以molL为单位时,E为摩尔吸收系数;当C的单位为1g1OOml时,E为百分吸收系数。与的关系为:M/1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常用的定量方法有:A.对照品比较法:B.吸收系数法:注意:测定时,要求供试品溶液的A应在0.30.7。C.计算分光光度法双波长、导数光谱法。用于复杂样品的分析。荧光分光光度法:物质在低浓度范围内的荧光强度与溶液中该物质的浓度成正比。答题技巧:通过判
13、断公式中有无吸收系数,确定是何种方法(3)色谱分析法:是一种分离分析方法,该法先将混合物中各组分分离,然后逐一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液体为流动相的色谱法。分类:正相HPLC反相HPLC固定相硅胶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流动相有机溶剂混合液(烷烃为底剂,加入适量的极性溶剂组成)甲醇-水乙腈-水洗脱顺序极性小的组分先流出极性大的组分先流出应用极性和中等极性化合物非极性、弱极性及中等极性化合物仪器:流动相储液瓶、输液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数据处理系统。常见检测器:紫外检测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质谱检测器。气相色谱法:以气体为流动相
14、的色谱法。分类:填充柱、毛细管柱。仪器:气源系统、进样系统、色谱柱、检测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常用检测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HPLC、GC法的系统适应性试验:图 色谱图及色谱峰参数示意图理论塔板数:n=16(tR/W)2 =5.54 (tR/Wh/2 )2分离度:R =2(tR2-tR1) /(W1+W2)图 不同分离度时色谱峰分离的程度定量分析时分离度的要求:分离度大于1.5重复性:标准偏差不大于2.0%拖尾因子:T常用定量方法:内标法加校正因子测定供试品中主成分含量校正因子(f)含量(CX)外标法测定供试品中主成分含量:分为标准曲线法和外标一点法,外标一点法的计算公式为:(4)生物检定
15、法:有肝素生物检定法、胰岛素生物检定法、洋地黄生物检定法等。试题分析下列关于2015版中国药典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国药典由一部、二部组成B.中国药典由一部、二部、三部组成C.中国药典由一部、二部、三部、四部组成D.中国药典由一部、二部、三部及其增补本组成E.中国药典由一部、二部、三部及附录正确答案C试题分析在药品含量测定中,取对照品约10,精确至A.0.1gB.0.01gC.1mgD.0.1mgE.0.01mg正确答案C试题分析A.BPB.Ch.PC.JPD.Ph.EE.USP1.美国药典的英文缩写是2.中国药典的英文缩写是3.英国药典的英文缩写是4.日本药局方的英文缩写是正确答案E、B
16、、A、C含芳香伯氨基药物的鉴别反应是A.与硝酸银反应B.重氮化-偶合反应C.与三氯化铁反应D.铜吡啶反应E.维他利反应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考察常用的鉴别反应药品质量控制考试要求:细目药典通则(1)药检的任务和技术要求(2)医院内部药品流通环节的质量监控质量跟踪报告制度(3)药检序程:取样、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留样、写出检验报告(4)药品质量控制的常见通用项目:重量差异或装量差异、含量、含量均匀度、释放度、溶出度、融变时限、崩解时限、微生物限度、无菌、不溶性微粒的法定检查方法及结果判定片剂、胶囊剂各种片剂的特点和质量要求(口腔贴片、咀嚼片、分散片、泡腾片、阴道片、肠溶片、速释、缓释-控释片、口腔
17、崩解片)注射剂和滴眼剂(1)注射剂的装量、注射用无菌粉末的装量差异的检查方法(2)可见异物检查方法(3)热原或细菌内毒素检查的临床意义和方法(4)静脉滴注用注射液、注射用混悬液、注射用无菌粉末及附加剂的质量要求(5)检漏方法(6)滴眼剂的装量、可见异物、混悬型滴眼剂粒度与沉降体积比、渗透压摩尔浓度、无菌检查的意义栓剂质量检查项目,融变时限检查的意义软膏剂、眼膏剂(1)粒度检查的意义(2)对大面积烧伤、严重损伤皮肤时用软膏,用于伤口、眼部手术用眼膏剂应做无菌检查气(粉)雾剂及喷雾剂各型气雾剂检查的项目如每瓶总揿次、每瓶总喷次、每揿主药含量、每喷喷量、雾滴(粒)分布、喷射速率、喷出总量的含义和意义
18、颗粒剂粒度、干燥失重、溶化性检查的含义和意义滴耳剂、滴鼻剂、洗剂、搽剂、凝胶剂装量、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意义透皮贴剂释放度检查的含义和意义混悬剂质量检查的项目和意义膜剂质量检查的项目和意义乳剂质量检查的项目和意义复方制剂分析复方制剂分析的特点及要求重点:1.药品质量控制的常见通用项目2.片剂的质量要求一、通则1.药检任务:药检工作是药品监督管理和药品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物理学、化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方法,对各种药物及其制剂进行质量检验,判断其质量是否符合药品质量标准的规定。药检工作不仅仅包括常规的检验,还应包括工艺流程、反应历程、生物体内代谢过程等方面的监测。药品检验可分为:抽检、委托
19、检验、复核检验、注册检验、仲裁检验和进出口检验。2.药品检验程序(1)取样:取样应具有科学性、真实性和代表性。取样的基本原则应该是均匀,合理。样品总件数X3时,每件取样;样品总件数3X300时,按的取样量进行随机取样;样品总件数X300时,按取样量随机取样。取样后可按等量混合后检验。(2)药品的鉴别:依据药物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进行某些化学反应,测定某些理化常数或光谱特性,来判断药物及其制剂的真伪。(3)药物的检查:药典中检查项下包括有效性、均一性、纯度要求与安全性四个方面;药物的纯度控制主要是通过对药物中存在的杂质检查来进行的。(4)药物的含量测定:测定药物中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化学分析、理
20、化分析。(5)留样:留样数量不得少于一次全项检验用量。留样检品保存一年,进口检品保存一年,中药材保存半年,医院制剂保存3个月。(6)检验记录与报告:检验记录必须真实、完整、科学。3.药品质量控制的常见通用项目(1)重量差异检查:重量差异是指按规定称量方法测得每片的重量与平均片重之间的差异程度。检查意义:在片剂生产中,由于颗粒的均匀度、流动性及生产设备等原因可使片剂重量产生差异影响临床用药,所以应规定该项检查。(片重差异影响临床用药)检查方法:取药片20片,精密称定总重量,求得平均片重,再分别精密称定每片的重量,计算每片片重与平均片重差异的百分率。要求:表 片剂重量差异的限度平均重量重量差异限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级 药师 基础知识 讲义 药物 分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