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化学第一轮总复习 1章单元复习检测精品练习 .doc
《2011届高考化学第一轮总复习 1章单元复习检测精品练习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高考化学第一轮总复习 1章单元复习检测精品练习 .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1届高考第一轮总复习满分练兵场第一章单元复习检测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请将第卷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第卷各题答在试卷的相应位置上。答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N14O16Mg24Ca40Al27Si28S32Ba137Ag108Fe56第卷(选择题,共54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54分)1(2009杭州模拟)已知气体的密度与它的摩尔质量成正比,一只气球若放在空气中静止不动,那么在相同条件下,该气球放在下列气体中会下沉的是()AO2BCl2CCO2DH2答案:D2(
2、2009合肥模拟)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Cu和足量的稀硝酸反应产生2.24 L气体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3 NAB常温常压下,4.4 g CO2和N2O的混合物中所含有的原子数为0.3 NAC标准状况下,2.24 L丙烷中含有的非极性键数为0.3 NAD在1 L 0.2 molL1的硫酸铁溶液中含有的铁离子数为0.4 NA答案:B3(2009罗定模拟)一定温度下,将少量生石灰放入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搅拌并冷却到原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质的质量增大 B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CCa(OH)2溶解度不变 D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答案:C4配制0.1 molL1的
3、NaCl溶液,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A称量时,左盘高,右盘低B定容时俯视读取刻度C原容量瓶洗净后未干燥D定容时液面超过了刻度线答案:B5如果Fe3、SO、Al3和M四种离子以物质的量之比为2:4:1:1共同存在于同一种溶液中,那么M可能是()ANa BI CCO DCl答案:D6(2009宿州模拟)在MgCl2、KCl、K2SO4三种盐的混合溶液中,若K为0.8 mol,Cl为1.3 mol,Mg2为0.5 mol,则SO的物质的量为()A0.1 mol B0.5 mol C0.15 mol D0.25 mol答案:D7(2009六安模拟)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甲同学欲制
4、备收集A气体,乙同学欲制备收集B气体(制备方法、装置、试剂的化学式均相同)。甲采用排水法却收集到B气体,乙用排空气法却得A气体。关于A、B两种气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B气体只能通过人工合成BA、B气体分子中均含有极性共价键CA、B均不属于酸酐DA、B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6答案:A8(2009德州模拟)如图为实验室制氢气的简单装置。若在加稀硫酸时,发现锌粒与稀硫酸没有接触而稀硫酸又不够了,为使该反应顺利进行,则可以从长颈漏斗中加入的试剂是()食盐水KNO3溶液乙醇Na2CO3溶液CCl4浓氨水A B C D答案:A9下列气体发生装置,当加入适当的块状固体和液体时不具有随开随关功能的是()答
5、案:D10(2008天津滨海联考)下列操作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给盛有液体的体积超过1/3容积的试管加热把鼻孔靠近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将试管平放,用纸槽往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后,然后竖立试管取用放在细口瓶中的液体时,取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倾倒液体时,瓶上的标签对着地面将烧瓶放在桌上,用力塞紧塞子用坩埚钳夹取加热后的蒸发皿将滴管垂直伸进试管内滴加液体稀释浓硫酸时,把水迅速倒入盛有浓硫酸的量筒中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捂住容器的外壁或用酒精灯微热A BC D解析:给盛有液体的试管加热时,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
6、,否则液体易溅出;闻气体的气味不可把鼻孔靠近容器口,应用手在瓶口处轻轻扇动,让少量气体飘进鼻孔;倾倒液体时瓶上的标签应对着手心;向烧瓶上塞塞子时,应用手持烧瓶,慢慢将塞子塞紧;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一般不可将滴管伸进试管内,以免对试剂造成污染;不可在量筒中稀释浓硫酸,也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中。答案:A11(2008安徽江南十校测试)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中和滴定实验时,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烘干后才能使用B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为终止温度C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实验中,为防止污染空气,用饱和食盐水吸收尾气D验证蔗糖水解产物时,在蔗糖溶液中加稀硫酸,加热水解后加入银氨溶液解析:中和滴
7、定实验中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不必烘干,残留的水不影响滴定结果;氯气尾气应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很小,不能吸收尾气;验证蔗糖水解产物之前应先用碱将硫酸中和,然后再加入银氨溶液进行检验。答案:B12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除去N2中的少量O2:通过灼热的CuO粉末,收集气体B除去CO2中的少量HCl:通入Na2CO3溶液,收集气体来源:学科网ZXXKC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FeCl3: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D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答案:C13(2008浙江宁波北仑模拟)化学与人们的生活、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不合理的
8、是()A用米汤检验加碘食盐中的KIO3B用透析的手段净化尿毒症患者的血液C用灼烧和闻气味的方法区别棉织物和纯毛织物D向豆浆中加入盐卤(主要成分为MgCl2)制做豆腐解析:只有单质碘才能使米汤(含淀粉)变蓝色,化合态碘不能使淀粉变蓝色,故A不合理。答案:A14(2008天津六校第二次联考)下列有关实验中,用所选用试剂(括号内物质)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证明FeCl2溶液被氧化(KSCN溶液)B除去C2H2中的H2S气体(CuSO4溶液)来源:Zxxk.ComC鉴别SO2和CO2两种气体(溴水)D检验Na2SO4溶液中是否混有NaCl(AgNO3溶液)解析:A项中FeCl2溶液被氧化则生成Fe3,
9、遇KSCN溶液显红色,故A正确;B项中的H2S气体与CuSO4溶液反应能生成黑色的CuS沉淀,故B正确;C项中的SO2能使溴水褪色,而CO2不能,故C正确;D项中的Na2SO4也能与AgNO3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D错误。答案:D15(2007衡阳模拟)把a L硫酸铵和硝酸铵混合液分成两等份,一份需用b mol烧碱刚好把氨全部赶出,另一份与BaCl2溶液反应恰好消耗c mol BaCl2。原则溶液中NO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 molL1 B. molL1来源:Z。xx。k.ComC. molL1 D. molL1解析:n(NH)2b moln(SO)2c moln(NO)2b mol4c mo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届高考化学第一轮总复习 1章单元复习检测精品练习 2011 高考 化学 第一轮 复习 单元 检测 精品 练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