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水轮发电机组含抽水蓄能机组事故重点要求及实施细则.doc
《防止水轮发电机组含抽水蓄能机组事故重点要求及实施细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止水轮发电机组含抽水蓄能机组事故重点要求及实施细则.doc(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防止水轮发电机组含抽水蓄能机组事故重点要求及实施细则1.1 防止机组飞逸1.1.1 设置完善的剪断销剪断(破断连杆)、调速系统低油压、电气和机械过速等保护装置。过速保护装置应定期检验,并正常投入。对水机过速140%额定转速、事故停机时剪断销剪断(破断连杆破断)等保护在机组检修时应进行传动试验。1.1.2 机组调速系统安装、更新改造及大修后必须进行水轮机调节系统静态模拟试验、动态特性试验和导叶关闭规律等试验,各项指标合格方可投入运行。1.1.3 新机组投运前或机组大修后必须通过甩负荷和过速试验,验证水压上升率和转速上升率符合设计要求,过速整定值校验合格。1.1.4 工作闸门(主阀)应具备动水关闭
2、功能,导水机构拒动时能够动水关闭。应保证工作闸门(主阀)在最大流量下动水关闭时,关闭时间不超过机组在最大飞逸转速下允许持续运行的时间。1.1.5 进口工作门(事故门)应定期进行落门试验。水轮发电机组设计有快速门的,应当在中控室能够进行人工紧急关闭,并定期进行落门试验。1.1.6 对调速系统油质进行定期化验和颗粒度超标检查,加强对调速器滤油器的维护保养工作,寒冷地区电站应做好调速系统及集油槽透平油的保温措施,防止油温低、粘度增大,导致调速器动作不灵活,在油质指标不合格的情况下,严禁机组启动。1.1.7 机组检修时做好过速限制器的分解检查,保证机组过速时可靠动作,防止机组飞逸。1.1.8 大中型水
3、电站应采用“失电动作”规则,在水轮发电机组的保护和控制回路电压消失时,使相关保护和控制装置能够自动动作关闭机组导水机构。1.1.9 电气和机械过速保护装置、自动化元件应定期进行检修、试验,以确保机组过速时可靠动作。1.1.10 机组过速保护的转速信号装置采用冗余配置,其输入信号取自不同的信号源,转速信号器的选用应符合规程要求。1.1.11 调速器设置交直流两套电源装置,互为备用,故障时自动转换并发出故障信号。1.1.12 每年结合机组检修进行一次模拟机组事故试验,检验水轮机关闭进水口工作闸门或主阀的联动性能。1.1.13 新投产机组或机组大修后,应结合机组甩负荷试验时转速升高值,核对水轮机导叶
4、关闭规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通过合理设置关闭时间或采用分段关闭,确保水压上升值不超过规定值。1.2 防止水轮机损坏1.2.1 防止水轮机过流及重要紧固部件损坏。1.2.1.1 水电站规划设计中应重视水轮发电机组的运行稳定性,合理选择机组参数,使机组具有较宽的稳定运行范围。水电站运行单位应全面掌握各台水轮发电机组的运行特性,划分机组运行区域,并将测试结果作为机组运行控制和自动发电控制(AGC)等系统运行参数设定的依据。电力调度机构应加强与水电站的沟通联系,了解和掌握所调度范围水轮发电机组随水头、出力变化的运行特性,优化机组的安全调度。1.2.1.2 水轮发电机组设计制造时应重视机组重要连接紧固部
5、件的安全性,并说明重要连接紧固部件的安装、使用、维护要求。水电站运行单位应经常对水轮发电机组重要设备部件(如水轮机顶盖紧固螺栓等)进行检查维护,结合设备消缺和检修对易产生疲劳损伤的重要设备部件进行无损探伤,对巳存在损伤的设备部件要加强技术监督,对已老化和不能满足安全生产要求的设备部件要及时进行更新。1.2.1.3 水轮机导水机构必须设有防止导叶损坏的安全装置,包括装设剪断销(破断连杆)、导叶限位、导叶轴向调整和止推等装置。1.2.1.4 水电站应安装水轮发电机组在线监测系统,对机组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记录和分析。对于机组振动、摆度突然增大超过标准的异常情况,应当立即停机检查,查明原因和处理合格
6、后,方可按规定程序恢复机组运行。水轮机在各种工况下运行时,应保证顶盖振动和机组轴线各处摆度不大于规定的允许值。机组异常振动和摆度超过允许值应启动报警和事故停机回路。1.2.1.5 水轮机水下部分检修应检查转轮体与泄水锥的连接牢固可靠。1.2.1.6 水轮机过流部件应定期检修,重点检查过流部件裂纹、磨损和汽蚀,防止裂纹、磨损和大面积汽蚀等造成过流部件损坏。水轮机过流部件补焊处理后应进行修型,保证型线符合设计要求,转轮大面积补焊或更换新转轮必须做静平衡试验。1.2.1.7 水轮机桨叶接力器与操作机构连接螺栓应符合设计要求,经无损检测合格,螺栓预紧力矩符合设计要求,止动装置安装牢固或点焊牢固。1.2
7、.1.8 水轮机的轮毂与主轴连接螺栓和销钉符合设计标准,经无损检测合格,螺栓对称紧固,预紧力矩符合设计要求,止动装置安装或点焊牢固。1.2.1.9 水轮机桨叶接力器铜套、桨叶轴颈铜套、连杆铜套应符合设计标准,铜套完好无明显磨损,铜套润滑油沟油槽完好,铜套与轴颈配合间隙符合设计要求。1.2.1.10 水轮机桨叶接力器、桨叶轴颈密封件应完好无渗漏,符合设计要求,并保证耐压试验、渗漏试验及桨叶动作试验合格。1.2.1.11 水轮机所用紧固件、连接件、结构件应全面检查,经无损检测合格,水轮机轮载与主轴等重要受力、振动较大的部位螺栓经受过两次紧固拉伸后应全部更换。1.2.1.12 水轮机转轮室及人孔门的
8、螺栓、焊缝经无损检测合格,螺栓紧固无松动,密封完好无渗漏。1.2.1.13 水轮机伸缩节所用螺栓符合设计要求,经无损检测合格,密封件完好无渗漏,螺栓紧固无松动,预留间隙均匀并符合设计值。1.2.1.14 灯泡贯流式水轮机转轮室与桨叶端部间隙符合设计要求,桨叶轴向窜动量符合设计要求。混流式机组应检查上冠和下环之间的间隙符合设计要求。1.2.1.15 水轮机真空破坏阀、补气阀应动作可靠,检修期间应对其进行检查、维护和测试。1.2.2 防止水轮机导轴承事故。1.2.2.1 油润滑的水导轴承应定期检查油位、油色,并定期对运行中的油进行油质化验。1.2.2.2 水润滑的水导轴承应保证水质清洁、水流畅通和
9、水压正常,压力变送器和示流器等装置工作正常。1.2.2.3 技术供水滤水器自动排污正常,并定期人工排污。1.2.2.4 应保证水轮机导轴承测温元件和表计显示正常,信号整定值正确。对设置有外循环油系统的机组,其控制系统应正常工作。1.2.2.5 水轮机导轴承的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轴承瓦面完好无明显磨损,轴承瓦与主轴接触面积符合设计标准。1.2.2.6 水轮机导轴承紧固螺栓应符合设计要求,经无损检测合格,对称紧固,止动装置安装牢固或焊死。1.2.2.7 水轮机顶盖排水系统完好,防止顶盖水位升高导致油箱进水。1.2.3 防止液压装置破裂、失压。1.2.3.1 压力油罐油气比符合规程要求,对投入运行的
10、自动补气阀定期清洗和试验,保证自动补气工作正常。1.2.3.2 压力油罐及其附件应定期检验检测合格,焊缝检测合格。压力容器安全阀、压力开关和变送器定期校验,动作定值符合设计要求。1.2.3.3 机组检修后对油泵启停定值、安全阀组定值进行校对并试验。油泵运转应平稳,其输油量不小于设计值。1.2.3.4 液压系统管路应经耐压试验合格,连接螺栓经无损检测合格,密封件完好无渗漏。1.2.4 防止机组引水管路系统事故。1.2.4.1 结合引水系统管路定检、设备检修检查,分析引水系统管路管壁锈蚀、磨损情况,如有异常则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做好引水系统管路外表除锈防腐工作。1.2.4.2 定期检查伸缩节漏水、伸
11、缩节螺栓紧固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1.2.4.3 及时监测拦污栅前后压差情况,出现异常及时处理。结合机组检修定期检查拦污栅的完好性情况,及时更换变形严重的进水口拦污栅,防止进水口拦污栅损坏。1.2.4.4 当引水管破裂时,事故门应能可靠关闭,并具备远方操作功能,在检修时进行关闭试验。1.3 防止水轮发电机重大事故1.3.1 防止定子绕组端部松动引起相间短路(参见10.1)。1.3.1.1 定子绕组在槽内应紧固,槽电位测试应符合要求。1.3.1.2 定期检查定子绕组端部有无下沉、松动或磨损现象。1.3.2 防止定子绕组绝缘损坏。1.3.2.1 加强大型发电机环形接线、过渡引线绝缘检查,并定期按
12、照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 596-2000)的要求进行试验(参见10.2.1)。1.3.2.2 定期检查发电机定子铁芯螺杆紧力,发现铁芯螺杆紧力不符合出厂设计值应及时处理。定期检查发电机硅钢片叠压整齐、无过热痕迹,发现有硅钢片滑出应及时处理(参见10.10)。1.3.2.3 定期对抽水蓄能发电/电动机线棒端部与端箍相对位移与磨损进行检查,发现端箍与支架连接螺栓松动应及时处理。1.3.2.4 卧式机组应做好发电机风洞内及引线端部油、水引排工作,定期检查发电机风洞内应无油气,机仓底部无积油、水。1.3.3 防止转子绕组匝间短路。1.3.3.1 调峰运行机组参见10.4.2。1.3.3.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防止 水轮 发电 机组 抽水 蓄能 事故 重点 要求 实施细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