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2-14课、语文园地)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部编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2-14课、语文园地)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2-14课、语文园地)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2-14课、语文园地)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12古诗二首教学目标1.认识“首、踪、迹”等12个生字;会写“首、无、采”等7个生字。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踪迹、采、藏”等字词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图文结合,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教学重难点重点:识字、写字,背诵两首古诗。难点:了解古诗的大意。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板书:古诗二首。2.教学“首”。(1)量词,一首歌,一首诗等。(2)古诗二首指的是哪两首?画出来,读一读。3.(课件出示荷塘图片)看到那么美的荷塘,谁不想欣赏一番呢
2、?一千多年前,诗人白居易来到池边,看见发生在荷花池里的关于一个小娃的有趣的故事。于是,诗人忍不住就吟诵了一首诗。想知道在这个小娃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这首古诗。(揭示诗题)4.板书课题:池上二、循序渐进,掌握字词句1.自读诗句,认识生字词。(1)自由读池上,画出生字宝宝,要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做上记号多读几遍。(2)课件出示生字,小老师教读生字,教师重点指导“首、踪、萍”等字的读法。(“首”为翘舌音,“踪”为平舌音、后鼻音,“萍”为后鼻音)(3)课件出示生字词,采用抽生个别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灵活掌握本课生字。2.巩固生字,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首”“采”,教
3、师指导学生观察字形笔画。学生练习描红。(2)教师重点指导两个字易写错的部分。首:下半部分是“自”,共九画,第三笔是长横,第四笔是短撇。采:上半部分的笔顺是“撇、点、点、撇”,爪字头的撇是横撇。3. 生字宝宝告诉老师,它们想和你们一块玩捉迷藏的游戏。它们都躲到诗句里去了,看大家能不能准确地找到并叫出它们的名字。(齐读古诗)三、诵读古诗,了解诗意1.教师范读,学生领读,全班齐读古诗,读通读顺。2.出示挂图,引导学生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谁在干什么?(图上画了一片荷塘,荷塘上开着几朵粉红的荷花,有一个小朋友撑着小船,到荷塘中采莲蓬。)3.教师解读古诗。(1)课件出示词语的意思。撑:撑船,划船。小
4、艇:轻小的船。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解:知道,懂得。浮萍一道开: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2)引导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讲了一件什么事。(3)课件出示每句诗的翻译,让学生找出相应的诗句。(4)指定一名学生读诗句翻译,另一名学生朗读诗句。4.集体讨论: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故事中的“小娃”可爱吗?你从哪里看出他的可爱?(“偷”,结合自己小时候“偷偷”做的一些小恶作剧和顽皮之事,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5.指导朗读、背诵古诗,读出小娃的天真无邪、顽皮可爱。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看图揭题,学习小池1.出示课文插图,问:这是什么?2.
5、小池美吗?美在哪里?(指导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二、初读感知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诗句。2.同桌合作读课文。检查字音,纠正读错了的字音。3.指名两人一组朗读并汇报。三、学习生字,巩固词语1.出示带音节生字认读,去掉音节认读。2.认读课后“读一读,记一记”中的词语。3.指导书写生字。“树”用“加一加”的方法:木+对=树。“爱”为上中下结构;“角”字中两横不能碰两边。“尖”字上方“小”变成部件后竖钩变成竖。四、图文对照,理解感悟(一)整体感知1.课件出示插图: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都看见了什么。2.引导学生边看画面边读,说说诗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诗中找出来。(泉眼、树荫、小荷和蜻蜓。)
6、(二)理解诗意1.看课文插图,说说你觉得池塘怎样。诗中是怎么写的?引出诗句: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2.交流自学。理解“泉眼、晴柔”的意思,教师引导理解“惜”“爱”的意思。(泉眼:涌出泉水的那个口子;晴:晴天;柔:柔和。)3.仔细观察图画,你看到了什么?诗中是怎么写的?引出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4.学生提问自学不能解决的字词,教师作简要解答。5.简单讲述诗意。(联系生活理解)6.全班齐读全诗,说说此诗描写的是哪一个季节,哪些词可以体现出来?7.各种方式诵读古诗。(齐读、比赛读、合作读)五、课堂小结1.教师请学生欣赏荷花池的美景图片。2.全体学生朗读古诗。教学板书12古诗
7、二首教学反思学习古诗的时候,我先出示课文插图,启发学生领悟图画内容,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在生字教学中,抓住字词,扎实训练,夯实基础。然后让学生自由质疑,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学习交流,促进学生知识的构建和生成。抓住“读”的根本,结合古诗意境美的特点,积极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理解感悟。然后让学生反复吟诵,感悟诗句的意境,激发阅读兴趣。13荷叶圆圆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认识“珠、摇、躺”等12个生字和身字旁1个偏旁;会写“亮、机、台”等7个生字。2.能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摇篮、停机坪、歌台、凉伞”等词语的意思。通过做动作知道“躺、展开”等词语的意思。3.能有感情
8、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感受夏天的美好。4.学习并仿照“荷叶圆圆的,绿绿的”的句式说话。教学重难点重点:识字、写字,在朗读中感受夏天的美好。难点:仿照“荷叶圆圆的,绿绿的”的句式说话。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1.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一个很美很美的地方。(出示荷叶图片)(1)啊,放眼望去,小池塘里到处都是(引导学生说出“荷叶”)(2)想一想:荷叶可以当什么?(可以当伞、扇子等)2.揭题,齐读。(板书课题:荷叶圆圆)1.自由说一说。荷叶是的,是的。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读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2.自学生字词。出示生字词语。(1)出示词语,
9、小老师领读。(2)引导识字,传授识字方法。(3)去掉拼音读。3.熟记生字。(1)动作演示,识记“摇”“躺”“唱”等。(2)认识身字旁。三、学习文本,初读感悟1.学生自由读课文,找一找荷叶都有哪些朋友。2.学习第1自然段,指名朗读。师:荷叶有什么样的特点?(圆圆的,绿绿的)学生齐读第1自然段。(出示苹果的图片)师:你能不能模仿这句话说一说苹果有什么样的特点呢?(练习说话)指名说一说。3.学习第2自然段。师:荷叶的第一个朋友是谁呢?(小水珠)出示水滴荷叶图,请同学们边看边思考,小水珠是怎样附在荷叶上的?(躺在荷叶的叶面上)(出示“摇篮”的图片)师:摇篮是小宝宝睡觉用的,小宝宝睡在里头舒适又安全,那
10、么我们的小水珠躺在里头是什么样的感受呢?(安全又舒适,惬意的)谁来说一说,读一读。师:小水珠是透明的,阳光照射在水珠上,小水珠就会闪闪发亮,课文中是怎么形容小水珠闪闪发亮的?(眨着亮晶晶的眼睛)师:你们觉得小水珠可爱吗?你喜欢这个朋友吗?4.指名读第2自然段,全班齐读。5.男女生比赛读,小组分段读第1、2自然段,达到熟读,尝试背诵。四、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齐读生字。2.指导书写。亮:上中下结构的字,中间“口”字要写得小而扁,下方“几”的撇、横折弯钩不能超出上方秃宝盖。机: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台:上下结构,“口”要写得上宽下窄。3.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描红,练习书写。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借助
11、多媒体,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微风吹拂下的荷叶美景图。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3课荷叶圆圆,齐读课题。2.你们瞧,圆圆的荷叶多漂亮呀!想得到它吗?只要你们能闯过生字关,把荷叶上的生字读准、读好,就能得到它!(指名读)二、走进文本,读中感悟过渡: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荷叶的第一个好朋友小水珠,你们还记得它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2自然段。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去认识荷叶的其他几个朋友吧!1.学生自由朗读第35自然段。2.学习第3自然段,齐读第3自然段。(1)师:我们又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小蜻蜓。小蜻蜓说荷叶是它的什么?(停机坪)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停机坪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停机坪图片,教师简单介绍。学生
12、识读生词“停机坪”。(2)师:小蜻蜓就像飞机一样,停在荷叶上,荷叶对于蜻蜓来说很大很宽阔,所以小蜻蜓可以展开它透明的翅膀。(3)带着对荷叶和小蜻蜓的喜爱,读第3自然段。3.学习第4自然段。(1)齐读,出示图片“歌台”,点明小青蛙爱唱歌的特点。那么小青蛙的歌声是怎样的?(呱呱)(2)指名读、齐读。4.学习第5自然段。师:小鱼儿在荷叶下游来游去,荷叶帮助小鱼儿挡住太阳光,所以荷叶是小鱼儿的“凉伞”。5.分小组按自然段顺序朗读课文。6.你最喜欢谁?角色扮演你喜欢的小动物,向大家说明荷叶是你的什么,你可以在荷叶上面或下面做什么。7.分角色朗读表演全文,体会快乐。三、开心写字,学写句子1.教师指导,学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一年级 语文 下册 第六 单元 12 14 园地 教学 设计 教案 反思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