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1届高三下学期3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江苏省2021届高三下学期3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2021届高三下学期3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古诗词鉴赏专题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21届高三3月教学情况调研(一)语文试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 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16 题。乌夜啼引张籍秦乌啼哑哑,夜啼长安吏人家。吏人得罪囚在狱,倾家卖产将自赎。少妇起听夜啼乌,知是官家有赦书。下床心喜不重寐,未明上堂贺舅姑。少妇语啼乌,汝啼慎勿虚。借汝庭树作高巢,年年不令伤尔雏。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以乌鸦啼叫引出长安吏人家的故事,这种写法与关雎以关关雎鸠弄篇的写法相同。B诗歌没有采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叙事,意在以静夜突出乌啼,先声夺人,背罐出别样的氛围。C乌鸦常被认为是不祥之鸟,是本诗中
2、的鸦啼是吉祥之兆,这从少妇闻乌啼后的连串反应可知。D.下床两句的细节描写,形象地表现了少妇无心再睡又急欲让公公婆婆分享享讯的激动心情。16.全诗最后四句的叙写不合常理但真挚动人,请简要分析。(6 分)15.A16. 少妇和乌鸦对话是不合常理的,非理性的,她向乌鸦的许诺既切合其身份特点又关联 她当下的生活际遇,表现了少妇渴望丈夫平安归来又唯恐乌啼不应验的患得患失心理。江苏省海安实中、高邮一中、吴江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客去追记坐间所言陆 游征西幕罢几经春,叹息儿音尚带秦。每为后生谈旧事,始知老子是陈人。建隆乾德开王业,温
3、洛荣河厌虏麈。倘得此生重少壮,临危敢爱不赀身。注坐间所言:陆游晚年闲居家中,但以其诗名和主战态度名著当世,韩侂胄主政,曾一度主持北伐,可能是朝廷当局派人来向陆游征求意见。陆游1172年(47岁)被任命为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携同家眷赴任,1178年被回朝廷。这期间曾亲赴南郑前线抗金。陈人:过去时代人物。建隆乾德:是宋太祖开国时的两个年号。温洛荣河:尚书中候“帝尧即政,荣光出河,休气四塞”,又易乾凿度“帝盛德之应,洛水先温”,诗中总指中原之地,为古帝王所都。不赀:价值无限。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写壮岁从戎的经历,家眷同去,小儿咿呀学语时在边防前线度过,至
4、今还带有秦地的方音,这常常又使诗人回忆起那段前线抗金的峥嵘岁月。B. 诗人生于硝烟战火,长于万方多难,对于南宋王朝屈辱的历史记忆犹新,而那些生长于承平之际的后生们对历史却一无所知,还常常嘲讽诗人是落伍之人。C. 中间两联用对比的手法,将“老子”与“后生”对待历中的态度,宋太祖开创基业的宏伟与南渡君王之萎弱进行对比,传达出“斯人独憔悴”的孤寂情怀。D. 尾联照应标题,是对来客坐间所言之事的回应;如果人生还能再少,面对国家的的危难,我毫不爱惜自身,义无反顾地重返战场杀敌报国。16. 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答案】15. B 16. 对曾经的征西抗敌的战斗经历难以忘怀;对年轻人不知历史的痛
5、心、忧虑;对宋王朝抗金大业后继无人的忧愤;对南宋君主长期以来贪图享乐,腐朽无能,不思抗金的讽刺;表达了老骥伏枥,时刻准备奔赴战场,杀敌保国,勇于牺牲的决心。【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鉴赏诗歌的能力。B.“还常常嘲讽诗人是落伍之人”错,于诗无据。“始知老子是陈人”是诗人感慨于年轻人对历史真相无知,再加上统治者美化历史,在年轻人面前谈历史,诗人自感落伍,是激愤之语。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概括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分析鉴赏诗歌情感需要抓住诗歌关键词句理解概括。“征西幕罢几经春,叹息儿音尚带秦”写壮岁从戎的经历,家眷同去,小儿咿呀学语时在边防前线度过,至今还带有秦地的方音,这常常又
6、使诗人回忆起那段前线抗金的峥嵘岁月。表达了诗人对曾经的征西抗敌的战斗经历难以忘怀。“每为后生谈旧事,始知老子是陈人”写诗人感慨于年轻人对历史真相无知,再加上统治者美化历史,在年轻人面前谈历史,诗人自感落伍,是激愤之语。表达了诗人对年轻人不知历史的痛心、忧虑。“建隆乾德开王业,温洛荣河厌虏麈”将宋太祖开创基业的宏伟与南渡君王之萎弱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南宋君主长期以来贪图享乐,腐朽无能,不思抗金的讽刺,对宋王朝抗金大业后继无人的忧愤。“倘得此生重少壮,临危敢爱不赀身”写出如果人生还能再少,面对国家的的危难,我毫不爱惜自身,义无反顾地重返战场杀敌报国。表达了老骥伏枥,时刻准备奔赴战场,杀敌保国,勇
7、于牺牲的决心。江苏、福建、广东等八省市2021届新高考二模考前热身练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风亭下梅花盛开(节选)苏轼松风亭下荆棘里,两株玉蕊明朝瞰。海南仙云娇堕彻,月下縞衣来叩门。酒醒梦觉起绕树,妙意有在终无言。先生独饮勿叹息,幸有落月窥清樽。注瞰(tun):初升的太阳。砌:台阶。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前两句写梅花开放在荆棘丛中,朝阳映射明洁如玉,饱含作者的欣喜之情。B.诗人在歌咏梅花时,着力于正面描写和具体刻画,突出了梅花的独特个性。C.第五、六句写诗人酒醒绕树,对花妙意存心,却终
8、而无言,表达深沉的思绪。D.第七、八句写诗人强作排遣口吻,独把清樽,对此名花,领取这短暂的欢愉。16.清朝评论家汪师韩称:海南仙云娇堕砌,月下縞衣来叩门”两句非常“传神”。请赏析这两句诗的妙处。(6分) 15.B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时归纳内容要点、评价作品思想内容、作者观点态度和表达技巧的能力。B项,不是着力于正面描写,而是着力于侧面烘托;也不是具体刻画,而是采取遗貌取神、虚处着笔的手法,故选 B。16.盛开的梅花仿佛是婀娜的海南仙子,驾着仙云,穿着白衣,于深夜降临在寂静的阶前,在月下轻叩着诗人的门扉。(2分)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联想),(1分)把盛开的梅花比作素衣仙子(1分),赋予梅
9、花无限情韵,渲染了梅花的独特风姿,(1分)表达了自己对梅花的喜爱之情。(1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作者奇思妙想令人赞叹,首先把盛开的梅花比作婀娜的海南仙子,分别写出梅花的颜色和韵致,其次想象梅花不是原地开放,而是驾云而来,并且月下叩门,比喻新巧,想象奇特。江苏省南通、宿迁等七市2021届高三二模考前热身练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九日杜甫去年登高郪县北,今日重在涪江滨。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世乱郁郁久为客,路难悠悠常傍人。酒阑却忆十年事,肠断骊山清路尘。【注】762年至76
10、3年,杜甫在梓州(今绵阳三台县)避难一年八个月,本诗作于此期间。15.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紧扣标题,诗人感叹自已远离故土,流寓梓州,并在这里已度过了两个重阳节。B. 白发是人事,黄花属天时,二者对仗工整却平常,添上“苦”“羞”两字便翻出新意。C. 杜甫写诗好用叠词,如诗中“悠悠”状写道路漫长难行,诗人体弱因而走路需人搀扶。D. 本诗写诗人九日梓州登高,融写景、叙事和抒情为一体,体现出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16. 这首诗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15. C 16. 对年华已逝的无奈。颔联写满头白发,羞见黄花,表现诗人对年岁不饶人的无可奈何。对遭逢乱世、漂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新高考语文 高中语文 统编版语文 高中语文课件 语文学案 语文设计 语文专题 语文试卷 高考作文指导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