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1届高三下学期3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doc
《江苏省2021届高三下学期3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2021届高三下学期3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言文阅读专题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21届高三3月教学情况调研(一)语文试卷(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 题。申时行,字汝默,长洲人。万历五年,由礼部右侍郎改吏部。时行以文字受知张居正,蕴藉不立崖异,居正安之。六年三月,居正将归葬父,请广阁臣,遂以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居正揽权久,操群下如束湿,异己者率逐去之。及居正卒张四维时行相继柄政务为宽大以次收召老成朝论多称之然是时内阁权积重六卿大抵徇阁臣指 诸大臣由四维、时行起,乐其宽,多与相厚善。四维忧归,时行为首辅。言路为居正所遏,至是方发舒。以居正素昵时行,不能无讽刺。时行外示博大能容人,心故弗善
2、也。帝虽乐言者讦居正短,而颇恶人论时事,言事者间谪官。众以此望时行,口语相诋淇。诸大臣又皆右时行拄言者口,言者益愤,时行以此损物望。十二年三月,御史丁此吕言侍郎高启愚以试题劝进居正,帝手疏示时行。时行曰此吕以暧昧陷人大辟,恐谗言接踵至,非清明之朝所宜有。尚书杨巍因请出此吕于外,帝从巍言。而给事御史王士性等交章劾巍阿时行意,蔽塞言路。帝寻亦悔之,命罢启愚、留此吕。时行、巍求去。(余)有丁、(许)国言入臣国体所系,今以群言留此吕,恐升以安时行 巍心。国尤不胜愤,专疏求去,低诸言路。帝乃听巍,出此吕于外,慰留时行、国石言路群起攻国。时行请量罚言者,言者益心憾,阁臣与言路日相水火矣。初,御史魏允页、即
3、中李三才以科场事论及时行子用懋,贬官。给事中邹元标劾罢时行姻徐学谟,时行假他疏逐之去。已而占物情,稍稍擢三人官,世以此称时行长者,时行欲收人心罢居正时所行考成法;一切为简易,亦数有献纳。尝因灾异,力言催科急迫,征派加增,刑狱繁多,用度侈靡之害。又尝请减织造数,用邓子龙、刘钮平陇川,趣顺义王东归、寝叶梦熊奏以弭杨应龙之变。然是时天下承平,上下恬熙,法纪渐不振。时行承帝指,不能大有建立。(选自明史申时行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及居正卒/张四维/时行相继柄政/务为宽大/以次收召老成/朝论多称之/然是时内阁权积重/六卿大抵徇阁臣指/B.及民正卒/张四维/时行相继
4、柄政务/为宽大/以次收召/老成朝论多称之/然是时内阁权积重/六卿大抵徇阁臣指/C.及居正卒/张四维/时行相继柄政/务为宽大/以次收召老成/朝论多称之然/是时内阁权积重六卿/大抵徇阁臣指/D.及居正卒/张四维/时行相继柄政务/为宽大/以次收召老成/朝论多称之/然是时内隔积重六卿/大抵徇阁臣指/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3 分) A.束湿,指捆扎湿物,文中用以形容官吏对待下属苛酷急切。 B.忧归,指官员因忧虑过度无法履行应尽的职责而辞职回家。 C.交章,文中指官员交互向皇帝上书奏事,揭发杨巍的罪状。 D.催科,指催征赋税。灾荒之年催征赋税,易滋生社会弊端。 12.下列对
5、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申时行为人内敛,不喜欢标新立异,张居正对他很放心,后来召他入内阁参与机密事务。B.申时行常示人以博大,但内心并不宽容,谏官被贬时不为他们说话,导致谏官对他不满。C.申时行看重为官声誉,有官员弹劾他儿子和姻亲,他贬逐儿子和姻亲,提拔举报的官员。D.申时行身居高位,多次有进言被采纳,但为政没有大的建树,这与他一味顺承旨意有关。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诸大臣又皆右时行拄言者口,言者益愤,时行以此损物望。(2)然是时天下承平,上下恬熙,法纪渐不振。14 对丁此吕言待郎高启愚以试题劝进居正一事引发的纷争,皇帝最终是怎么处理的
6、?其后果是什么?(3分)10.A11.B (指官员因父母去世而辞职回家守丧,这是古代“丁忧”制的要求)12.C13.(1)各位大臣又都袒护申时行不让谏官说话,谏官更加愤怒,申时行因此名望受到损害。(2)然而这时候天下太平,上下安定和乐,法纪逐渐松弛。14.外放丁此吕,慰留申时行、许国。阁臣和谏官的矛盾加剧。【参考译文】申时行,安汝默,长洲人。万历五年由礼部右侍郎调事部。申时行由于文笔好而受到 张居正赏识,他含蓄而不标新立异,张居正很放心他。六年三月,张居正将回去葬父,请求增加内阁大臣,他就以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的身份进入内阁参与机密事务。张居正把持大权久了,对待下属很峻急,跟自己意见不同的大 都
7、被驱逐离开。到张居正去世,张四维、申时行接着掌权,着意于宽大。挨次召回有经验 之人,朝廷舆论多称赞他们。然而这时候内阁掌握大权已形成习惯,六卿大都顺着内阁的 大臣的意向行事。各大臣由张四维、申时行提拔而任用,喜欢他们的宽容政策,多和他们 有很深的交情。张四维守丧回家,申时行成为首辅。谏官被张居正所遏制,到这时才解除约束。由于 张居正过去一向亲近申时行,谏官对这不能没有讽刺。申时行表面上显示出博大能容忍人, 内心却不宽容。皇帝虽然喜欢谏官攻击张居正的短处,但是很讨厌人们议论时事,议论时事的人间或异被贬谪降官的。大家都因此责怪申时行。各位大臣又都袒护申时行不让谏官说话,谏官更加愤怒,申时行因此名望
8、受到损害。十二年三月,御史丁此吕进言侍郎高启愚用科举考试的题目劝张居正僭越,皇帝亲笔 批示把奏疏给申时行看。申时行说:“丁此吕以暧昧的事陷人于死罪,恐怕谗言会接踵而至,这不是清明的朝代所应该有的事。”尚书杨巍因而建议将丁此吕外放到地方上去,皇帝依从了杨巍的话。而给事御史王士性等接连上疏弹劾杨巍阿附申时行的心意,堵塞了进言的通道。皇帝不久也懊悔这件事,命令罢去高启愚、留用丁此吕。申时行、杨巍请求离去.余有丁、许国进言:“大臣关系到国体,现在因众人上言而留住丁此吕,恐怕没有什么可以安定申时行、杨巍的心了。”许国尤其愤慨,专门写了奏章要求离去,谴责谏涉诤官员。皇帝于是听从杨巍,将丁此吕外放,慰留申时
9、行、许国,而谏官们却群起攻击许国。申时行请求根据不同情况处罚谏官,谏官们更加不满,阁臣和谏官关系一天天地如水火般互不相容。当初,御史魏允贞、郎中李三才以科场的事论列到申时行的儿子申用懋,被贬了官。给事中邹元标弹劾罢去申时行的姻亲徐学谟,申时行假借他人的奏章斥逐了他。不久知道了人们的情绪,渐渐提升了三人的官职,三人得以没有被废弃。世人因此称赞申时行是宽厚的人。申时行想笼络人心,就罢除张居正时所实行的考试法;一切变为简易,也多次有忠言进献供采纳。曾经藉灾害异常的事、尽力进言催收赋税急迫,征派增加,刑罚诉案繁多。用度奢侈靡费的害处。又曾经建议减少皇宫要求织造的丝织口数额,催促批复官员们的奏章。任用邓
10、子龙,刘铤平定陇川,促使顺义王东归,搁置叶梦熊的奏章以止息杨应龙的变乱。然而这时候天下太平,上下安定和乐,法纪逐渐松弛。申时行只是奉承皇帝的意思,不能够有多大的建树。江苏省海安实中、高邮一中、吴江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杜衍,越州山阴人,字世昌,衍总发苦志厉操,尤笃于学。擢进士甲科,知平遥县,诏举良吏,擢知乾州,徙知凤翔府。及罢归,二州民邀留境上,曰:“何夺我贤太守也?点河东路刑狱,按行路州,折冤狱。高继升知石州,人告继升连蕃族谋变,逮捕系治,久不决,衍辩其诬,抵告者罪。宁化军守将鞫人死罪不以实衍覆正之章献太后遣使安抚淮南
11、使还未及他语问杜衍安否使者以治状对太后叹日吾知之久矣。衍为治谨密,不以威刑督吏,然吏民亦惮其清整。兼判吏部流内铨,选补科格繁长,主判不能悉阅,吏多受赇,出缩为奸。衍既视事,即敕吏函铨法,问曰:“尽乎?”曰:“尽矣。”力阅视,具得本末曲折。明日,令诸吏无得升堂,各坐曹听行文书,铨事悉自予夺,由是吏不能为奸利。数月,声动京师。改知审官院,其载制如判铨时。契丹与元昊战黄河外,参知政事范仲淹宣抚河东,欲以兵自从。衍曰:“二国方交斗,势必不来,我兵不可妄出。”仲淹争议帝前,诋衍,语甚切。仲淹尝父行事衍,衍不以为恨。契丹婿刘三嘏避罪来归,辅臣议厚馆之,以诘契丹阴事。谏官欧阳修亦请留三嘏,帝以问衍。衍曰:“
12、中国主忠信,若自违誓约,纳叛亡,则不直在我。且三嘏为契丹近亲,而逋逃来归,其谋身若此,尚足与谋国乎!纳之何益,不如还之。”乃还三嘏。衍好荐引贤士,而沮止侥幸,小人多不悦。庆历七年,衍甫七十,上表请还印绶,乃以太子少师致仕。卒,年八十。自作遗疏,其略曰:“无以久安而忽边防,无以既富而轻财用,宜早建储副,以安人心。”语不及私。(选自宋史)注:铨:选授官职,量才授官。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宁化军守将鞫人死罪/不以实/衍覆正之/章献太后遗使安抚淮南/使还/未及他语/问杜衍安否/使者以治状对/太后叹曰/吾知之久矣/B. 宁化军守将鞫人/死罪不以实/衍覆正之/章献太
13、后遣使安抚淮南使还/未及他语/问杜衍安否/使者以治状对/太后叹曰/吾知之久矣/C 宁化军守将鞫人/死罪不以实/衍覆正之/章献太后遣使安抚淮南/使还/未及他语/问杜衍/安否/使者以治状对太后叹曰/吾知之久矣/D. 宁化军守将鞫人死罪/不以实/衍覆正之/章献太后遣使安抚淮南使还/未及他语/问杜衍安否/使者以治状对太后叹曰/吾知之久矣/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总发,即束发,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借指年满15岁的成童,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就有“余自束发读书轩中”。B. 科格:古代一般指关于征发赋役的规章,而文中“选补科格”则指“吏部选授官职的规章”。C. 逋
14、逃:“逋”有两个常见意思,一是指逃亡,一是指拖欠。根据上下文理解,文中的“逋逃”指逃亡。D. 致仕:给予官职,指士人通过科举或选拔等形式,得到了朝廷授予的官职,与“乞骸骨”不同,“乞骸骨”是指官员因为年龄大了辞官不做,把官职交还给皇帝。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杜衍在殿试中被选拔为进士甲科,在平遥任县令,又被提拔为乾州知府,后来被贬职去凤翔府任官,得到了两州百姓的挽留。B. 杜衍受命巡察河东路狱讼,他巡视潞州,平反冤案,后来又为石州官员高继升辩诬。他深得章献太后赏识。C. 杜衍在兼任吏部事务时,认真研读,把握了官吏任命的各项条例,任免之事都自己裁决,断了
15、诸吏徇私舞弊的路子。D. 杜衍与范仲淹为出兵黄河之事有争执,范仲淹攻击杜衍,言辞激烈。因为范仲淹曾经像对待父辈一样侍奉杜衍,所以杜衍也不恼恨。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衍既视事,即敕吏函铨法,问曰:“尽乎?”(2)无以久安而忽边防,无以既富而轻财用,宜早建储副,以安人心。14. 对于收留刘三嘏,朝廷有哪两种意见,请分别说明。【答案】10. A 11. D 12. A 13. (1)杜衍上任之后,就让下属将吏部选授官职的规章全都呈送上来,问下属:“选授官职的规章全都呈送上来了吗?”(2)不要因为长时间天下太平就忽视边防,不要因为国库充裕就挥霍浪费,应该早立储君,以安定人心。
16、 14. 欧阳修等人认为应当好好地招待收留他,借以了解契丹内幕;杜衍认为收留他违背两国诚信交往的原则,且此人不值得与他共同谋划大事,应当把他送回去。【解析】【分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子大意是:宁化驻军将领审讯逼供,定人死罪,没有根据实情,杜衍审察后予以改正。章献太后派使者安抚淮南,使者回来后还未来得及汇报,章献太后就先问杜衍怎么样,使者把杜衍治理地方的情况报告给了太后,章献太后感叹道:“杜衍治理地方的情况我早就知道了。”“鞫人死罪”是动宾结构,“死罪”是宾语,应在其后断开;“不以实”的主语是“宁化军守将”,应在其前断开,排除BC;“淮南”是“安抚”的宾语,其后断开;
17、“使还”是主谓结构,意思完整,前后断开;“太后”是“叹曰”的主语,前面断开;排除D。故选A。【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D.“致仕:给予官职,指士人通过科举或选拔等形式,得到了朝廷授予的官职”错。“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后来被贬职去凤翔府任官”错,原文是“徙知凤翔府”的“徙”在这里是“调任”的意思,并非被贬。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本题得分点有:(1)视事,上任,处理政事;敕,下令;铨,选拔官吏。(2)无以,不要因为;忽,忽视;储副,储君。【14题详解】本题考
18、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题目是,对于收留刘三嘏,朝廷有哪两种意见。结合原文“契丹婿刘三嘏避罪来归,辅臣议厚馆之,以诘契丹阴事。谏官欧阳修亦请留三嘏,帝以问衍。衍曰:中国主忠信,若自违誓约,纳叛亡,则不直在我。且三嘏为契丹近亲,而逋逃来归,其谋身若此,尚足与谋国乎!纳之何益,不如还之。” 对于收留刘三嘏,以欧阳修为首的官员认为应当好好地招待收留他,借以了解契丹的内幕;而杜衍则认为接纳刘三嘏违背两国诚信交往的原则,且此人不值得与他谋划大事,应当把他送回去。参考译文:杜衍,字叫世昌,是越州山阴人。杜衍从小刻苦磨砺品行节操,尤其重视学习。被选拔为进士甲科,任平遥县县令,皇上下诏举荐良吏,被提拔
19、为乾州知府。(后来)调任凤翔知府。在(他)被免去知府返回京城时,(凤翔、乾州)二府的百姓沿途迎候,说:“为什么夺去我们的好太守?”(后朝廷派杜衍)到河东路巡察刑狱,在巡行考察潞州时,判断冤案。高继升任石州知府,有人告发继升串通蕃族图谋叛乱,(高继升)被捕关在狱中,长时间不能定案。杜衍搞清楚高继升是受人诬陷,(为之纠正,并)把诬告者关押抵罪。宁化驻军将领审讯逼供,定人死罪,没有根据实情,杜衍审察后予以改正。章献太后派使者安抚淮南,使者回来后还未来得及汇报,章献太后就先问杜衍怎么样,使者把杜衍治理地方的情况报告给了太后,章献太后感叹道:“杜衍治理地方的情况我早就知道了。”杜衍从政谨慎细密,不用严厉
20、的刑法督促属下,而下属、百姓还是敬畏他的清廉整肃。(后来杜衍)兼管吏部选授官职。(原先吏部)选授官职的规章繁杂冗长,主管官员不能尽阅,分管的下级官吏借机索要贿赂,增减条规造假作奸。杜衍上任之后,就让下属将吏部选授官职的规章全都呈送上来,问下属:“选授官职的规章全都呈送上来了吗?”属下回答说:“全部呈送上来了。” 杜衍下功夫全部读完,全部掌握了吏部选授官职的规定。第二天,(杜衍)命令下属不必升堂,只在各自分管的部门听候命令,官吏任免的事情都由他自己裁决,从此吏部下属办事的官员再也无法徇私舞弊、卖官自肥。几个月后,杜衍的名声震动京城。(后来杜衍)调任到审官院,管理的办法和在吏部时一样。契丹与元昊在
21、黄河以北交战,参知政事范仲淹安抚河东,打算带兵防御。杜衍说:“二国刚刚交战,(敌方自顾不暇,)势必不会来侵犯我,我们不可随便出兵。”范仲淹在皇帝面前力争,诋毁(指责)杜衍,言辞很激烈。范仲曾经像对待父辈一样侍奉杜衍,杜衍并不因此记恨。契丹皇帝的女婿刘三嘏因逃避罪责来归顺(大宋),辅政大臣主张好好地招待收留他,借以了解契丹的内幕。谏官欧阳修也主张收留三嘏,皇帝就此征求杜衍的意见。杜衍说:“中国与邻国交往以诚信为根本,如果我们自己违背誓约,招降纳叛,那样我们就要背负理亏的责任。况且刘三嘏作为契丹皇帝的女婿,却逃离契丹来投归(大宋),他为自身谋划尚且如此,还值得和此人谋划国家大事吗!接纳他有什么好处
22、,还不如把他送回(契丹)。” (皇帝最终听从了杜衍的意见,)把刘三嘏送回到契丹。杜衍喜好引荐贤士,而阻止投机钻营的小人,小人大都不喜欢他。庆历七年,杜衍刚七十岁,上表请求退休,以太子少师的身份退休。八十岁时去世。 去世前自立遗嘱,大体意思是:“不要因为长时间天下太平就忽视边防,不要因为国库充裕就挥霍浪费,应该早立储君,以安定人心。” 遗嘱(一点)不涉及自家私事。江苏、福建、广东等八省市2021届新高考二模考前热身练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乔允升,字吉甫,洛阳人。万历二十年进士。除太谷知县。以治行高等征授御史。历按宣、大、山西、畿辅,并
23、著风采。三十九年,大计京官。允升协理河南道,力锄匪类。而主事秦聚奎、给事中朱一桂咸为被察者讼冤。察疏犹未下,允升虑帝意动摇,三疏别白其故,且劾吏部侍郎萧云举佐察行私,事乃获竣,云举亦引去。寻迁顺天府丞,进府尹。齐、楚、浙三党用事,移疾归。天启初,起历刑部左、右侍郎。三年,进尚书。魏忠贤逐吏部尚书赵南星,廷推允升代。忠贤以允升、南星党并逐主议者允升复移疾归既而给事中薛国观劾允升主谋邪党诏落职闲住崇祯初,召拜故官。时讼狱益繁,帝一切用重典。允升执法不挠,多所平反。二年冬,我大清兵薄都城,狱囚刘仲金等百七十人破械出,欲逾城,被获。帝震怒,下允升及左侍郎胡世赏、提牢主事敖继荣狱,欲置之死。中书沈自植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新高考语文 高中语文 统编版语文 高中语文课件 语文学案 语文设计 语文专题 语文试卷 高考作文指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