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反应物如何尽可能转变成生成物 第1课时 可逆反应中的化学平衡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doc--高中化学 .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6.2 反应物如何尽可能转变成生成物 第1课时 可逆反应中的化学平衡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doc--高中化学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2 反应物如何尽可能转变成生成物 第1课时 可逆反应中的化学平衡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doc--高中化学 .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资 源 信 息 表标题:可逆反应中的化学平衡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关键词: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状态、动态平衡、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描述:本课主要从常见的化学反应和学生已有的认知中抽象出有关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状态等概念和原理,逐步形成一个由宏观到微观,由感性到理性,由简单到复杂的科学探究过程。学科:化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试用本)上科版第六章第二节第一课时作者:陈 寅单位:上海市继光高级中学地址:上海市高阳路690号Email:chenyin746.2 反应物如何尽可能转变成生成物(共2课时)第1课时 可逆反应中的化学平衡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设计思想本节课涉及的主题化学平
2、衡,旨在使学生认识化学变化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初步形成关于物质变化的正确观念,体现化学的学科思想。本节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由浅入深,从常见的化学反应和学生已有的认知中抽象出有关的概念和原理。形成一个由宏观到微观,由感性到理性,由简单到复杂的科学探究过程。化学平衡观念的建立对学习化学很重要,也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精心设置阶梯,采用图形、联想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观念。在设计“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影响”的时候,应重视实验教学,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得出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影响的正确结论。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B)(2)影响化
3、学平衡移动的因素(B)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数据、绘制图像等方法来认识化学平衡的特征。(2)通过不同浓度FeCl3与KSCN溶液反应的实验,来认识浓度是如何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到“平衡”是自然科学中的普遍规律,学会辩证地看待事物。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理解可逆反应和化学平衡的特征;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2难点对化学平衡状态的理解。三教学用品实验用品(0.01mol/L FeCl3溶液、1mol/L FeCl3溶液、0.01mol/L KSCN溶液、浓KSCN溶液、试管若干等),多媒体四教学流程师生互动分析图像引入课题可逆反应定义学生活动1概念辨析学生活动2阅读思考
4、学生活动3绘制图像学生活动4分析图像学生活动5思考问题演示实验1FeCl3与KSCN混合1流程图演示实验2继续滴加FeCl3溶液学生活动6探究溶液颜色变化的原因学生活动7设计实验学生活动8得出结论小结2流程说明引入课题:通过思考若干个化学反应,逐步引入新课。教师提供的反应有:盐酸跟氢氧化钠溶液混合;过氧化氢分解;铜和稀硫酸混合;H2和I2在高温下混合;氧化铁和水混合;H2和O2混合后点燃。教师提出的问题有:在这些反应中哪些能够发生反应,哪些不能?哪些反应很快,哪些较慢?如何加快H2O2分解反应的速率等?学生活动1:辨析NH4Cl受热分解以及重新化合的反应是否属于可逆反应?碳酸分解和重新化合的反
5、应是否属于可逆反应?学生活动2:阅读、思考教材53页的“思考与讨论”。师生互动:共同分析教材53页图6.22,可逆反应中正逆反应速率跟时间的关系图。学生活动3:教师提供的素材是表 20时,测定N2O4 2NO2反应的数据时间(s)020406080100c(N2O4)mol/L0.1000.0700.0500.0400.0400.040c(NO2)mol/L0.0000.0600.1000.1200.1200.120学生活动4:分析图像。讨论反应何时达平衡?计算达平衡时N2O4和NO2的速率。学生活动5:思考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后,反应条件不改变时,反应是否停止进行?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
6、处于平衡状态时,是不是可逆反应进行的最大限度?演示实验1:将10mL 0.01mol/L KSCN溶液与10mL 0.01mol/L FeCl3溶液混合后,观察现象。演示实验2:往KSCN与FeCl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1mol/L KSCN,观察现象。学生活动7:设计实验,验证是否是原混合液中过量的FeCl3和加入KSCN溶液继续反应,使溶液颜色加深?学生活动8:学生得出浓度是如何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五教学案例1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可逆反应中的化学平衡板书教师根据学生情况选择若干个化学反应思考在这些反应中哪些能够发生反应,哪些不能?能够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思考哪些反应很快
7、,哪些较慢?如何加快H2O2分解反应的速率?引入课题能够发生的化学反应能否趋于完成。也就是说反应物能否全部转变为生成物呢?这是有关化学平衡的问题。提问如何实现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讲解3000以上高温也能实现分解水,但2000左右,在密闭容器中,H2O分解成H2和O2,同时发生H2和O2生成水的反应,这类反应我们称为可逆反应。从而引出可逆反应的定义和表示方法,并重新书写上述反应。分析书本上的可逆反应。讲解很多化学反应都有一定的可逆性。但有些化学反应的逆反应倾向很弱,从整体上看,反应实际上是朝着一个方向进行的。例如,盐酸和氢氧化钠的中和反应;另有一些反应,当逆反应发生的条件还没有具备时,反应物就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6.2 反应物如何尽可能转变成生成物 第1课时 可逆反应中的化学平衡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doc-高中化学 反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41828128.html
限制150内